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6月12日,高考結束4天,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一中633班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班主任、地理老師蘭會雲要帶著11名高中畢業生,從朔州一路騎行到上海,總行程1800多公里。

這是蘭會雲在課堂上許下的承諾。這名31歲的老師相信,高考只是人生的驛站,絕非終點,他要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畢業記憶。

但出發的這天早上,蘭會雲還是感受到了壓力。校領導口吻嚴肅,命令必須保證學生的絕對安全,送別的學生媽媽帶著哭腔留下了眼淚,有家長甚至開車跟行了幾公里。

只有騎行的學生們用“亢奮”形容這一刻,他們大多數是剛滿18歲的孩子,還沒去過千里之遙的南方。 早晨8點半,騎行隊伍出發了......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蘭老師帶著11位孩子出發了

01

蘭老師其人、其事

蘭老師何許人也,31歲的80後,山西朔州市朔城區一中633班的班主任兼地理老師。一位在朔城區一中633班留下了太多“傳說”故事的老師:

傳說一:接手全校最差的班,三年後卻逆襲成為全校考的最理想的班。一個班80多位學生,說實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聞人數這麼多的班,而且這個班的學生幾乎都是差生,是學校同事乃至校長親口承認,全校最差的班了。全班的同學啥事都幹,就是不讀書。就是這樣的一個班,通過蘭老師三年的愛心轉化,今年高考上線了13個一本、34個二本!

傳說二:喜歡包場的老師,蘭老師在帶633班過程中,因喜歡包場的舉動而轟動全校。2017年包下一個電影廳請全班同學觀看熱播的愛國熱血電影《戰狼2》;2018年又包場請同學們看《快把我哥帶走》;高考體檢日只因為班上很多農村的學生沒吃過串串火鍋,又包下整個火鍋店請兩個班的同學吃串串,花了5000多;6月9日高考結束當天,包下全市最好的網吧請全班同學通宵上網。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包下全市最好的網吧


傳說三:永遠用不完的300元,蘭老師為了照顧班上同學的自尊心,在講臺上的英漢字典裡面放著300元錢,留下話:誰不夠錢用,就來抽一張,有錢時再還上!三年來這300元錢在633班的同學手裡兜兜轉轉、來來回回,永遠都在633班講臺上的英漢字典裡!

傳說四:半夜打遊戲的老師,蘭老師班上30多位男生,有20多位沉迷網遊不能自拔,孩子們想盡辦法逃避學校收繳手機,半夜窩在被窩裡玩手機遊戲。蘭老師為了能和沉迷遊戲的孩子說上話,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半夜兩點上游戲就為了和他們在遊戲裡面聊聊天!

......

傳說N:高考結束後,蘭老師帶領十一位同學,騎自行車從山西朔州市穿越1800多公里到達上海,給孩子們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同時也完成了633班高中階段的最後一次傳說。而這一次轟動了全網,一舉成名!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途中休息的蘭老師


02

一場揹負著責任和擔當的旅行

一場穿越1800公里的騎行,把蘭老師推向了風口浪尖,說蘭老師作為一位老師帶著11位孩子,太過兒戲。但是我卻從蘭老師的系列準備中,看到的是擔當和責任。

為了對自己的承諾負責,也為了讓這場騎行能夠順利到達終點,蘭老師提前了幾個月開始準備:

利用週末休息時間開車沿途規劃考察路線,來來回回確定安全係數;給孩子們準備各類急救醫療用品和用具;騎行裝備的採購及事故急救裝備的採購;出發前進行了體能確認刷選,能騎上40公里不掉隊的學生才能有資格參加這次騎行活動;為孩子購買短期意外保險;立下免責承諾書等,從這一系列的舉動,都說明了蘭老師的這次騎行活動是理性的,目的正如學校校長所說,騎行能磨練孩子們的意志,挑戰惰性;也如蘭老師所說:高考只是人生的驛站,絕非終點,最後一次盡個人的微博之力,不留遺憾,為孩子們的成年禮奠基,只為了他們將來能飛的更高,飛的更遠。

我看到的是一位人民教師正真的情懷,肩負的是擔當和責任!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03

任憑世人笑我、諷我、譏我,我心依舊

自從蘭老師騎行計劃拋出來之後,就一直被議論不休,不被同事理解,不被同學認可,甚至被家長唾棄。

同事笑他:你這是拿職業生涯做賭注,你想過後果嗎?

同學諷他明天新聞頭條:80後老師帶學生騎行,途中突發事故,造成多名學生受傷,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家長不理解,死活不肯孩子參加,氣的心臟病發住進醫院......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蘭老師的內心煎熬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為了那份承諾他依然堅持不忘初心帶著孩子們砥礪前行,我想蘭老師是想用這種堅持、這份擔當和責任感,送給孩子們做最好的成年禮禮物吧。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風雨之後的蛻變是成長

這十一位孩子歷時17日,途徑五省,騎行1800餘公里。這一路,橫貫大同盆地,領略盆地風貌,翻過雁門山脈見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趟過汾河谷地,越過長治高原和太行山脈尾翼,跨過黃河進入華北平原,穿過淮河踏入江南丘陵,最終見識到南方都市大上海的繁華。一路艱辛,一路收穫,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課堂,同學們灑下的是汗水,付出的是汗水和艱辛,收穫的卻是心靈的蛻變!

一路走來,非意志堅定者不足以成事;不能吃苦耐勞者不能到達終點;不守紀律沒有團隊意識者不能全團通過。正如,採訪中同學所說:一個人可以騎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騎得很遠啊!這群十幾歲的孩子,通過親身的實踐經歷,深深地體會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這種成長、這種收穫是無價的。

拿職業生涯做賭注,為11個孩子成年奠基,向這位偉大的老師致敬


最後我想要蘭老師的座右銘作為本文的結束:“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努力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孩子們,祝福你們飛得更高,分的更遠!也祝福蘭老師,向蘭老師致敬和學習!


筆者讀蘭老師事蹟有感而發,故寫下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