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我們是為了什麼而活在這個世上?

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辛苦工作?

如果你對生活、工作感到很迷茫,我建議,看一看石原里美主演的這部正能量劇《Unnatural》(非自然死亡)。

36萬人豆瓣評分高達9.4,讓你哭過、笑過之後,找到工作和生活的真諦,燃起重新前進的動力。

這部劇值得大家一刷再刷。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治癒系女演員,石原里美,在這部劇中擔任主角,飾演一名法醫解剖師。

這部劇以法醫的視角,通過一個個調查的案件背後,揭示了工作和生活的意義,讓大家看清現實的真相後,還能繼續熱愛生活,美好地活著。

雖然這部劇在豆瓣上被定義為懸疑劇,但是,我認為,卻對身在職場的人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無論你是在職場工作了多年的老員工,還是初入職場的新人,如果你正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迷茫,都可以在這部劇中,找到啟迪人生的答案。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遇到瓶頸的職場老人,該如何重新燃起鬥志


劉若英說過:“沒有一樣工作是不委屈的。”


比起剛進入職場的新人,職場老人已經失去了對於工作的新鮮感,所剩下的,就是每天重複的機械工作。

看似每天都很忙碌,但只是一些簡單重複的事情,沒有成就感,總覺得一眼就望到了頭,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動力和熱情。

想想當初參加工作,只不過是為了賺錢養家餬口,好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現在,不光工資收入與想象的相去甚遠,還由於各種加班,失去了陪伴親人的時間。

那麼,作為職場老人,應該如何突破這種瓶頸呢?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1) 找到工作的目標

當我們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對自己的工作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想想我們當初決定幹這份工作的初衷。

當初是為了什麼而學習這個專業?

當初又是為了什麼而開始幹這份工作?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只是單純地想賺錢,也並沒有像三澄美琴那樣遠大的志向。

那也不要緊。為了賺錢也是一個很好的目標。

就好像劇中三澄美琴說的:

“夢想什麼的,不用那麼誇張的東西吧,有個目標就行了。比如,發了工資要買什麼,或者下次休假去哪裡玩,又或者為了誰而工作。”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三澄美琴當初寧可辭掉醫學院的教職崗位,來到這個薪水不高的民間機構,當著被稱為7K工作(危險、髒、累、規矩嚴格、無休假、不化妝、結不了婚)的法醫解剖師,就是因為她抱著要了解每個死亡背後的真相的初衷。

這還和她年幼時候的一段經歷有關。

三澄美琴的母親,當初燒炭自殺的同時,還連帶要將他們全家一起殺死。而她僥倖活了下來,成為唯一的倖存者。

她到現在,都不能理解,自己的母親為什麼要自殺。

所以,她才那麼執著地想要知道每個死亡背後的真相,不光是為了還死者以公道,也是為了讓家屬可以釋懷。

當你也像三澄美琴那樣,找到自己堅持下去的目標,你就會找到工作的意義,不會再覺得目前的工作是乏味無聊了。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2)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經濟學認為,沒有前途的人,才是真正的窮人:

只要是有前途,有一技之長的人,按照比較優勢原理,哪怕是在絕對能力上比所有人差,但是隻要自己跟自己比,也一定能夠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在分工合作當中改善自己的生活。


經濟學家托馬斯·索威爾在他的一本名為《美國種族簡史》中提到,猶太人的平均收入水平,在所有種族中是最高的,為172美元。

為什麼呢?因為猶太人最重視教育投資。

索威爾說,在紐約工作的猶太人,不管白天工作多忙,晚上都會堅持去聽講座。他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育積累自己的人力資本。

既然對自己的工作現狀不滿意,與其一邊抱怨,一邊還是墨守成規,不如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可以為自己增加砝碼的職業技能。

所謂“技多不壓身”。

只有不斷地學習,且保持終身學習,才能增加自身的人力資本投入,提高自身的素質。

如果想要改變,任何時候都不算晚。

肯德基的創始人,不就是在60歲的時候才開始創業的嗎?

就如經濟學家Dambisa Moyo說的:

“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3)保持樂觀的心態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就好像劇中的三澄美琴,儘管生活並不是都盡如人意,但她還是每天都對生活充滿感恩。

“正是因為沒有心情,才要好好吃飯的。”

“有時間絕望,還不如去吃美食,然後睡個覺。”


即便被關在冷庫車內,連人帶車在湖水裡慢慢下沉,她也能夠冷靜告訴同事水質情況、阻止湖水流進車裡、等待同事前來救援。

幼兒時期死裡逃生的親身經歷,讓三澄美琴更加了解:

“屏住呼吸,一動不動的話就能堅持2~3分鐘,失去意識1分鐘,呼吸停止後3分鐘之內心臟還能跳動,在此期間被救就可能活下來。人類,是很頑強的。”


所以,她才能夠以輕鬆的心態面對一切絕境。

誰不是一邊受傷,一邊學堅強。

一個人所有的成熟,都是來自曾經痛苦的經歷。

把每一次挫折都當作是人生的收穫。

正如伏波娃所說:

“生命本身並無意義,只有每個人靠著各自的能量與智慧賦予它不同的意義。”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初入職場的新人,該如何找到奮鬥的方向


(1)要勇於嘗試

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是被家人精心呵護長大的。

或許當初選擇專業的時候,並不是出自自己的本意,而是因為家長說學這個有前途,便填報了這個專業。

結果大學四年讀下來,自己還是不明白,將來應該幹什麼。

窪田正孝飾演的久部六郎就是這樣的新人。

六郎出身於醫生世家,一家人都是優秀的醫生,爺爺還開有自己的診所,所以,他從小就被家人灌輸,

長大是一定要當醫生的。而且他父親還威脅他,如果不當醫生,就不是他的兒子。

“我當時就覺得,原來我是為了繼續當這個人的兒子,所以才要成為醫生。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


好不容易經過復讀,考上了一個三流的醫學院,可是六郎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當醫生。

因此,他休學了一年,來到報社,從事他熱愛的寫作兼職。

為了替報社拿到第一手的獨家新聞,他聽從報社的話,以臥底的身份進入UDI,一邊擔任兼職助手,一邊收集新聞素材。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但是,在一個個解剖調查的過程中,六郎由一開始的迷茫,到最後認清了自己學醫的真正意義,找到了奮鬥的目標:

“我進UDI的契機,也許是為了逃避沒錯,但我現在至少學會了:尊重生死,敬畏生命。”


最終,六郎離開了兼職的報社,重新回到醫學院學習,並且正式開始以實習生的身份,重新進入UDI,向著成為法醫的職業規劃而努力。


如果你是職場新人,如果你在正式踏上職業生涯之前,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感到迷茫,那你就要像久部六郎那樣,趁年輕,敢於嘗試

如果不喜歡自己目前的工作,可以試著找一些你喜歡的兼職。

接觸的人多了,工作涉及的領域多了,你也就會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2)要跟對人

其次,你也要善於去發現那些職場中的伯樂

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


職場中,所謂,跟對人比做對事重要

就好比六郎一樣,在沒有接觸法醫的時候,他一直認為“法醫是為死者而存在的科學吧,我還是考慮成為治療生者的臨床醫生。”

但是,經過與UDI裡各位熱愛法醫的同事一起努力工作、參與到每一個死者死亡真相的調查之後,他才真正領悟到“法醫學者也是優秀的醫生;法醫學是為未來而存在的工作”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作為普通職員,該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在第四集中,網紅蛋糕工廠的社長,為了趕訂單,強迫員工免費加班。

員工不願意加班的,社長就以離職為要挾。

員工佐野先生,每個月被強制免費加班140個小時。為了不失去工作,照顧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他依然辛勤工作。

為了給社長的Party送去他們生產的蛋糕,佐野先生深夜在路上出了車禍。

但是,為了不影響工作,他沒有及時去醫院進行治療,最後導致死亡。因為沒有證據,能證明是加班,所以拿不到賠償。

當年一起奮鬥的同事,也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選擇緘默。

佐野先生的兒子,從這件事中,也認為自己的爸爸是笨蛋:“爸爸以前經常說,現在是工廠的關鍵時期,即使再難熬,也要拼命堅持下去,但是,他們是怎麼對爸爸的呢,爸爸簡直就是笨蛋。”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在UDI同事和律師(三澄美琴的母親)一起努力下,工廠廠長最終決定站出來,動員全體員工,停止無休止的免費加班,幫助死去的同事佐野先生找到證據。

在面對社長責問時,廠長激動地說:“我對工作有自尊心,對產品也充滿了愛,但是,有必要工作到出人命嗎?”


在現在這個到處宣揚996, 007的職場,大家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讓家人獲得幸福嗎?

“不要和我說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工作就是為了錢,也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

但是,如果因為工作,就讓自己失去了生命,那用什麼來照顧家人,拿什麼來給家人幸福?

老闆在給你畫大餅的時候,把你當成一家人。但是,當你真正因為工作,而累出病來的時候,又有誰會出來為你買單。

那個得了絕症,卻被網易辭退的員工,就是很好的例子。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漫天絢麗的煙花,出車禍後因為疼痛而躺在地上的佐野先生,以及辛苦送到,卻不被社長他們珍惜的網紅蛋糕,真是形成鮮明的諷刺。

拿命換來蛋糕,總有人不會知道珍惜。

“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工作?”這個問題也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工作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只是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已。

要想突破工作瓶頸、找到職業方向,這部豆瓣9.4分高分劇值得一看


結束語

工作和生活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個世界上,能夠救贖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認真生活,陪伴家人,好好工作。

如果你能找到一份既有興趣、收入又不錯的工作,那真的太幸運了。

如果沒有,那也不要緊。

雖然生活會推著我們前行,但是,學會取捨,堅持底線

所謂生活,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