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曼之後最精微有力德語小說”,中文世界首度引進

去年我們推出了德語作家塞巴爾德絕唱之作《奧斯特利茨》,今年,塞巴爾德《移民》被首次引入中文世界。這本書是塞巴爾德的成名作,也是他討論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作品。中國讀者對這位被譽為“21世紀的喬伊斯”並不是很熟悉,今天這篇推文來自新民說老朋友,資深媒體人姚崢華,去年我們也出版了她所著的《書人陸離》,這次她想和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塞巴爾德,這位不被瞭解的偉大作家。

“托马斯·曼之后最精微有力德语小说”,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憑雜糅風格享譽世界,塞巴爾德成名作《移民》首次引進出版

姚崢華 文

本文首發於 深圳晚報

在中國,讀者對 W. G. 塞巴爾德(1944-2001)可能相對陌生。十年前他的長篇小說《奧斯特利茨》曾被引進,2019 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品牌重新推出,時隔一年,新民說再次請翻譯家刁承俊操刀,推出塞巴爾德的名成作《移民》,這部作品是塞巴爾德四部短篇小說的結集,首次被譯成中文正式出版。

在英法美等國文壇,W. G. 塞巴爾德是一位重量級作家。人們對他讚譽有加。尤其 2001 年初他生前的最後一部小說《奧斯特利茨》出版,引起轟動,被視為新世紀公認的最偉大的德語小說。該小說 2002 年獲美國全國書評家協會獎,2009 年被英國文學網站評為新千年最佳小說。

但對 W. G. 塞巴爾德的熱議,則歸結於他作品創作手法的無法歸類。

塞巴爾德,1944 年生於德國的塞巴爾德,1967 年畢業於瑞士弗裡堡大學 ,1970 年起在英國東英吉利大學任職。1980 年代起他開始文學創作。

塞巴爾德的第一本小說《暈眩》(也譯《暈頭轉向》)語言簡樸優雅,有評論稱是 " 文學類型的雜燴 "。" 雜燴 " 當然是客氣的話,不客氣的潛臺詞卻是質疑他的 " 包羅萬象 "。

《移民》是他的成名作,發表於 1992 年。隨後《土星之環》發表於 1995 年。六年後長篇小說《奧斯特利茨》出版,這部作品使塞巴爾德進入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行列。

塞巴爾德的小說,每一部都與眾不同,熔散文、雜文、歷史著作、隨筆、回憶錄、小說、遊記於一爐,鍛造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文學體裁。

有人把他這種揉合了各種元素的寫法稱為 " 創意寫作 ",或是 " 塞巴爾德的漫談 "。心理分析學家亞當 · 菲利普甚至認為他是 " 某一類新型的歷史學家,而非某一類新型的小說家 "。而塞巴爾德把自己的作品稱為 " 紀實小說 "。在學院高牆內當了二三十年老師的他,承認自己考慮到學術出版的種種限制,才決心打破了現實與虛構的界限,推翻虛構與非虛構的壁壘。並放棄敘事小說的常規要素——情節、角色、事件、節奏、衝突、高潮,以平緩節制漫談式的文本敘述,夾雜大量的黑白照片為歷史寫照,呈現作品的紀實面貌。

在塞巴爾德看來,照片如同現實,終究會消失在時間的灰塵中,而留存影像,只是為了挽留歷史的瞬間。他個人有收藏照片的習慣,也會到處拍攝照片。小說中他所使用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真實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出於小說的要求進行虛構。

“托马斯·曼之后最精微有力德语小说”,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在塞巴爾德文圖互構的作品中,主題多著重於反映局外人、外鄉人的命運,進而討論族群及其歷史淵源,有意凸顯記憶和回望的意義。

勿容置疑,塞巴爾德的創作受博爾赫斯和卡夫卡的影響。其作品中我們甚至可看到托馬斯 · 伯恩哈德、本雅明、胡安 · 卡洛斯 · 昂奈蒂等人的影響。他擅長於細微處理解、實錄和見證歷史。儘管故事性不強,但思辨性勝出。

我們來看看《移民》。譯者刁承俊在後記中說,由於塞巴爾德喜歡使用長句,有時一句長達半頁,所以無論內容還是語言難度都比較大。他在翻譯中儘可能忠於原文。

《移民》包括四個超長短篇小說:第一篇《亨利 · 塞爾溫大夫》講述了塞爾溫大夫的一生。他從七歲隨家離開立陶宛鄉村,本想去美國卻流落到英國,一生奮鬥,到晚年一貧如洗。他同現實世界斷絕聯繫,動植物成了他惟一可以談心的對象,最後開槍自殺。作家給讀者留下一個懸念:塞爾溫大夫同妻子不和是因為金錢,還是最後被揭穿的猶太人身世這一秘密?塞巴爾德通過塞爾溫大夫的自述,展現了移民生活的艱辛。第二篇《保羅 · 貝雷耶特》講述了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國民小學教師的一生。因為家族的不幸,他陷入被驅逐者的憂鬱和對德國的複雜情感。第三篇《安布羅斯 · 阿德爾瓦爾特》講述了移居紐約的舅公帶傳奇色彩卻又悲涼意味十足的一生。他靠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大銀行家的管家,但最後住進療養院,主動接受休克療法。第四篇《馬克斯 · 費爾貝爾》講述了畫家費爾貝爾的一生,以及費爾貝爾母親留下的回憶錄。這些不同的故事有一個共同點,即都是關於背井離鄉的猶太人在原居住地和異國他鄉的生活處境。

塞氏風格是文本與照片互相拼接,互相比對。這些照片有明信片、建築、人物、風景、繪畫、日記本、門票等等。

書中第一篇小說《亨利 · 塞爾溫大夫》收入 5 張風景照,1 張人物照,1 張舊報紙圖。第二篇小說《保羅 · 貝雷耶特》收入 16 張圖,人物照片佔多數,有 11 張之多。此外,練習本上的手繪圖 2 張,書信 2 張。第三篇《安布羅斯 · 阿德爾瓦爾特》中有 26 幅圖。建築物佔 12 張,其餘為日記本、門牌、室內陳設圖。第四篇《馬克斯 · 費爾貝爾》中圖片達 29 張。其中 15 張為建築物。風景圖也佔多數。

可見,使用照片成了塞巴爾德一種書寫方法。在其後創作的《奧斯特利茨》中,他使用的圖片達到了 91 張。小說中,文本因為圖像變得生動和豐滿,圖像又在文本之外傳遞了歷史信息。塞巴爾德語言又極其充滿詩意,時常有跳躍的詞句,比如 " 我當時似乎真的看到了死神的模樣——為時短暫,恰似一隻飛鳥的影子,從我的頭上掠過。" 正因為細節的合理整合,歷史在塞巴爾德筆下栩栩如生。

翻譯家潘小松寫過一篇評論塞巴爾德的文章《在陰影中寫作的塞巴爾德》,他認為,塞巴爾德 1944 年生於德國,因此他的生活一定有著二戰的陰影。他還調用這些歷史的陰影:大屠殺,歐洲帝國主義,環境的毀滅等等。他進入前輩作家的陰影:司湯達,卡夫卡,康拉德,用自己的調子譜寫他們的生活故事。他還進入自己的陰影,回到成長的故鄉小村,去美國探親,蒐集死去移民的哥特式故事。塞巴爾德生活在憂鬱的陰影中,他的文字裡透著鄉思,有一種固定的韻致,有著 " 鐘聲般的莊嚴 "。潘老師對塞巴爾德的寫作賦予了 " 陰影 " 內涵。

而國際上讚賞塞巴爾德的作家中最著名的當屬蘇珊 · 桑塔格。2000 年,桑塔格在《泰晤士文學副刊》撰文,指出 " 文學大師是否存在 " 的問題,在結論中她認為 " 就英文世界來說,尚有幾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 W. G. 塞巴爾德 "。桑塔格這一番評價令很多人重新注目塞巴爾德的作品。

塞巴爾德的創作手法,確實影響了一批當代作家,如比爾 · 賽爾夫、傑夫 · 戴爾。

《紐約客》因此評論稱,塞巴爾德的雜糅風格的作品,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小說的類型,現在預測可能為時尚早。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是自博爾赫斯以來,從根本上抹除和重畫小說界限的第一人。

2001 年 12 月 14 日,塞巴爾德驅車時突發心絞痛,迎頭撞上一輛卡車,隨即身亡,年僅五十七歲。

“托马斯·曼之后最精微有力德语小说”,中文世界首度引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