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這部電影,拿到了戛納大獎,豆瓣評價8.8分,但在我來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滿分神作。(略有劇透,適合已經看過的人)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對於“寄生蟲”的含義,目前大部分解讀都很片面。

因為導演奉俊昊在戛納接受採訪時,自己親自解釋了這一意向的含義,他說道:

“觀眾一般理解是指窮人,電影中窮人在富人家騙吃騙喝騙住,寄生在富人身上。富人要依賴窮人照顧,司機、保姆、洗衣工,所以這些人也可以這麼稱呼那些有錢人。”

所以寄生蟲,在這部電影裡有了二元含義。

一層是窮人寄生,謊話連篇佔盡社長便宜。

一層是富人寄生,需要被人照顧。

在解讀第一層含義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空間是這部電影裡,表達主題的非常重要的概念。

據奉俊昊介紹自己說:“就好像用顯微鏡展現最為私密的空間。階層不同,所佔據的空間大小就不同,用空間差異赤裸裸暴露出階層差距。”

所以第一層窮人寄生,在空間層面上就一分為二。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以廚房為分界線,表層能見光的,是宋康昊一家四口,以謊言騙取社長一家信任,表面寄生;隱藏在幽暗地下室,是管家老公,在地底寄生。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一個雨夜兩個寄生家庭相遇碰撞,並相互指責廝打,以奪取唯一的寄生權,故事至此開始變得魔幻。雖然他們各懷鬼胎,但相似的是,他們都對社長心懷感激。

第二層含義,是社長家庭的寄生。

社長一家看似傻白甜,某種角度上其實是偽善。

社長和社長夫人時時刻刻都在保持自己“體面人”的身份,辭退管家時都在說“根據經驗最好不能直白的辭退”;但在沙發上親密時,提出要社長夫人穿上那條廉價的內褲…然後鏡頭轉向了桌子底下宋康昊的臉部特寫。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他們既離不開司機、管家的照顧,又帶著上層人固有的驕傲俯視他們,矛盾又自私。

奉俊昊用空間的疏離感,還原了三個家庭的全貌。

社長住在明亮開闊的別墅裡,宋康昊一家住在破落矮小的貧民窟,管家老公住在陰暗逼仄的地下室。從大到小,從明亮到黑暗,導演在空間的處理上,可以說是駕輕就熟。

基宇和基婷在去面試的時候,一路在陽光下走的是上坡路;從社長家倉皇出逃的時候,在下坡路上尷尬且急匆匆的行走著。這種強烈的空間感對比,也是對現狀的映射。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如果你仔細看電影,你會發現,幾乎所有關於階層膈膜的片段,導演都以窗戶為視覺中心。

基宇第一次去應聘家教,是在落地窗上看到了富裕的社長夫人;宋康昊一家都在社長家站住腳跟後,基宇和撒尿醉漢的搏鬥,也是一家人在窗戶裡看到;影片結局基宇在幻想搬進社長家裡之後,視覺又再次切換到社長家的落地窗戶。

窮人家的窗戶逼仄陰暗,富人家的窗戶一片光明。

窗戶在這裡,成為了窺探生活的道具。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與《我不是藥神》一樣的現實主義傑作。

之所以在取得巨大票房後,兩極分化的口碑不一致,很大原因在於《寄生蟲》在濃烈的現實主義中,加上了很多魔幻主義的色彩。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現實主義”這一概念起源於14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形成於19世紀歐洲的現實主義運動,由此形成的藝術思潮影響到各個藝術領域,如:文學、戲劇還有電影。

在現實主義電影理論大師安德烈·巴贊看來,現實主義電影風格符合並能夠複製觀眾對於現實的體驗。

在《寄生蟲》中,這種現實體驗的強烈映射,在於貧富差距的荒誕感。導演奉俊昊卻在這種現實的貧富荒誕中,加入了魔幻的地上和地下室雙重寄生情節。

在故事完成度、拍攝手法、劇情結構方面,奉俊昊的這部《寄生蟲》都堪稱流暢而完美。而被許多人詬病的過於直白沒有隱喻,在我看來,恰恰是一種中國武術界所說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

即真正的高手過招,看似技巧簡單,但卻蘊含著無窮力量。這正應了那句話,如果對於一個事物不夠熟悉,你根本無法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出來。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真正優秀的電影,往往是用技巧於無形。

當然也有人會把這解讀成“好萊塢工業電影式的技巧純熟。”過多的技巧運用,反而失去了電影的質樸意味和餘味。

但這正是現實主義電影的魅力,而影片中不是沒有隱喻,而是由於過於晦澀,而被觀眾所忽視了。

影片隱喻的解讀

關於隱喻的解讀,大家已經寫了很多,我想寫一點鮮有人寫的,社長小兒子多頌。

在矛盾激化的過程中,多頌起到了穿針引線作用。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是多頌,發現了宋康昊和他老婆身上的味道,就像坐地鐵的人有地鐵人群的氣味,住地下室的人有地下室的氣味。而基婷的那句“地下室的窮酸味,不搬出去就永遠擺脫不掉。”,讓氣味的含義進一步昇華。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也是多頌,發現了宿管老公的存在,並被社長一家稱之為“鬧鬼”,在地下室生活了四年的人,不見天日,陰森幽暗,與鬼又有何差別。有人猜測說,多頌那幾幅畫中的男人,正是宿管老公。

戛納大獎,口碑炸裂,這部滿分電影你一定不能錯過

還是多頌,在露營回家後堅持住在帳篷裡戲耍,才有了宋康昊一家人躲在沙發底下窺視社長夫婦親熱的畫面,才有了窮人和富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多頌喜愛的印第安文化,在電影中也有著極強的隱喻。

歷史上印第安人曾經統治了美洲大陸,但由於歐洲人的到來,已經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印第安人不敵資本主義,慘遭滅頂之災。

以多頌為代表的社長一家,也如曾經的印第安人一樣,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但最終由於一場血腥鬧劇而家破人亡。

奉俊昊在《寄生蟲》中,給了觀眾足夠多的誠意。至於是否過譽是否能拿戛納,我覺得不需過多爭論,因為不會有結果。

藝術本就沒有邊界,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平的偏向。

對於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和如此用心的作品,看完電影,能有一些感悟和收穫,足矣。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