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懂拒絕,一味犧牲,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

【為什麼“我”不懂拒絕,一味犧牲,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一味的去討好他人?】

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我們的行為都是有目的的,我們所謂的無條件的付出,實際上也來自於自己內心的需要。

我們的需要有的是從外部世界就能夠獲得資源來滿足,而有的需要則是通過自己與他人的交互之後才能獲得。

一般人的思路是我付出是因為我想獲得,如果我沒有獲得,那麼我可以尋求其他的方式。

討好型人格卻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我付出可是我不知道我想獲得什麼,我什麼都沒有得到,我好難過,如果我不付出的話,那麼就會更加一無所有,因此我需要付出。

所以說討好型人格的人對自己的需求一無所知,於是將付出當成自己的一種需求,通過付出來獲取自我價值感。通過無條件的付出來感知自我存在的價值意義。

為什麼“我”不懂拒絕,一味犧牲,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