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陰符經》叢林法則無處不在,破壞規律的人終將自食其果

《黃帝陰符經》是軒轅黃帝所作,乃是一部講述處世、治國、用兵之道的思想著作,非常有研究意義。《黃帝陰符經》總共400多字,分上中下篇。上篇主要講述天人之道,中篇講治國治民之道,下篇講兵法。全書內容環環相扣,步步推進。

《黃帝陰符經》叢林法則無處不在,破壞規律的人終將自食其果

《陰符經》頗具陽剛之氣,一直在強調規律和規則的作用,認為萬事萬物只要遵循規律和法則,就可以順利地發展下去。規律法則也是實實在在的,不需要摻雜人情。

“陰符”兩字中“陰”是玄隱之道,“符”是機顯之道,表示玄顯結合。全書重點闡釋易經與老子之道的關係,高端之處在於以道為本,但又不為道所反噬。

《陰符經》的主題在於一個“賊”字,在古語中,賊字與則字同意,意思是按照既定的規則分配食物。而賊字在則的右邊加了一個戈字,意思就變成不按套路出牌,改變既定的規則來處理事務,以致對己有利。

因此,“賊”蘊含著不按套路出牌,不走尋常路,非正常規則,奮起反抗等意思,五賊就是五種不正常的規則,在古代被稱為五行的反套路。

《黃帝陰符經》叢林法則無處不在,破壞規律的人終將自食其果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相生相剋,被稱為五德或文始學中的凡五行。而五行之間的反相生相剋,就是五賊或文始學中的真五行。五德容易理解,所以很一般,而五賊難以理解,能弄懂它的都不是一般人。這就是賊字蘊含的哲理。

在古代,很多研究道學的大家多次翻譯《黃帝陰符經》,比如張良有八卦之說,認為八卦之中隱藏著神奇的奧秘,頗具神秘色彩。清朝的徐大椿也有類似的結論。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是《陰符經》的第一句話,也是對全書的總括。從這句話中便可看出這本書深度和厚度,“法於天道,察於陰陽,明於生克,通於變化,因而制之”是最高的生存法則。

《黃帝陰符經》叢林法則無處不在,破壞規律的人終將自食其果

總之,《黃帝陰符經》告誡我們的人生哲理就是,做事時一定要遵循規律和法則,破壞規律的人終將會受到報復。不知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