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敷面膜四大誤區,你踩雷了嗎?

一到冬天,『敷不敷面膜』成為難題。

敷,好冰好刺激,使用後效果不如春夏好

不敷,臉好乾好癢,一化妝就起皮好煩

……

那麼,寒冷的冬天如何做到既高效又舒適地敷好面膜呢?又有哪些誤區與雷點呢?

誤區一:洗完臉直接敷面膜

這個是錯誤的,我們化妝前都知道,要先做好打底工作,其實敷面膜也一樣。因為用洗面奶等洗完臉後會帶走臉部的油脂,皮膚會變得乾燥且緊繃,此時直接敷面膜,尤其是功效性的,直接敷上去,很容易很出現敏感刺痛,尤其是敏感肌的仙女。並且肌膚在潔面后角質層相對要脆弱些的,面膜營養成分高,直接敷上面膜的話,肌膚很難適應。

所以在敷面膜前,我們可以用肌底精華液或者是爽膚水打底,促進後續面膜精華更好的吸收。也可以用熱毛巾敷臉兩分鐘,皮膚毛孔打開,滲透性和吸收性才會更好。同時在面膜選擇上也要注意使用呵護敏感肌膚的醫用面膜,緩解外界刺激,增強肌膚耐受性。

冬天敷面膜四大誤區,你踩雷了嗎?

所以潔面後應該先用爽膚水緩解肌膚,然後再選擇敷面膜哦~

誤區二:敷完面膜不護膚

大家都有想偷懶的時候,敷完面膜都懶得再塗護膚品或者抱著僥倖心理:反正都敷完面膜保溼過了。其實面膜的護理是補充肌膚內部水分,如果沒有為肌膚表面鎖水,補充的營養會很快流失,所以敷完面膜後,大家一定要記得正常護膚,提高面膜的作用。

所以光靠敷面膜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在敷完面膜後,做好保溼工作,鎖住肌膚水分不被流失。

冬天敷面膜四大誤區,你踩雷了嗎?

誤區三:每天都敷功效性面膜

現在市面上的面膜有很多種,美白的、補水的、淡斑的等等,但是這種功效面膜並不適合所有人群,如果你想每天敷面膜,只要給皮膚補水就可以了,只有臉上的水分充足了,那麼皮膚的問題也就相對減少很多,功效型的面膜應該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合理的使用,否則一樣會加重臉上的皮膚問題,反而讓肌膚產生吸收負擔。

所以在面部肌膚缺水的情況下,建議天天敷補水面膜,確保皮膚水潤。這裡可以選擇主打日常保溼的醫用面膜,其內含透明質酸、膠原蛋白等安全成分,達到補水鎖水的雙重功效,使皮膚接近水油平衡。

冬天敷面膜四大誤區,你踩雷了嗎?

誤區四:敷面膜時間越長越好

敷面膜的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敷的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肌膚失去水分,一般控制在15~20分鐘之內即可,醫用面膜一般在30分鐘內。(免洗式面膜和睡眠面膜除外)。所以大家要嚴格遵守面膜包裝上標註的使用時間,超出這個時間,面膜會把臉上本身的營養成分吸走,清潔面膜敷太長時間的話,已經吸附出來的髒東西會再回到臉上。

如果面膜上還有很多精華的話,可以用來擦身體其他部位,這樣就不會造成浪費了。

在乾燥的冬季,擔心皮膚缺水粗糙的你,還需要注意:

①不要使用皂基類潔面產品及熱水洗臉

不論是熱水洗臉還是皂基類洗面奶,都會洗脫皮脂對皮膚的保護,讓皮膚比之前還要乾燥。

②不要使用含有酒精的護膚品

對於乾性與敏感皮膚而言,含酒精的護膚品不僅會加速皮膚乾燥速度,而且存在刺激性。

③保養品一定要足量且塗抹均勻

臉只有一張,可別捨不得保養。用量不足和塗抹不均勻既讓錢白花,又達不到理想效果。

春天來了,肌膚也要粉潤閃耀!想要一掃冬季的幹暗臉色,更應搭配其他護膚步驟,定期合理地使用面膜,敷出少女元氣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