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訪」周公度:傑出的兒童文學塑造人的未來

「系列專訪」周公度:傑出的兒童文學塑造人的未來

《 鯨 魚來 信 》後記 周公 度

「系列专访」周公度:杰出的儿童文学塑造人的未来

面對你,就像面對一顆石榴。

如果我能夠知道一顆石榴裡所有種子的未來,那麼我也就知道石榴樹叢林的樣子了。

我知道這很難。

但我依然想知道你所有的細節,上學、讀書、吃飯、睡眠、嬉戲時,是否高興,是否有憂傷,可曾有哭泣。我想盡我最大的努力做點什麼。

如果我可以把你今生所有可能發生的憂傷、孤單、落寞的時刻,都承擔過來,有一個合理又便捷的解決方法,你的一生將平靜而美好。

那麼,我相信豐饒的石榴樹叢林距離我也就很近了。

那碩果累累的時刻,多麼令人期待啊。

「系列专访」周公度:杰出的儿童文学塑造人的未来

周公度,詩人、作家。著有詩集《夏日雜誌》,詩論《銀杏種植——中國新詩二十四論》,兒童詩集《夢之國》,隨筆集《機器貓史話》,戲劇《憶少女》,小說集《從八歲來》等。周公度著的《鯨魚來信》塑造了一個凡事總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的小女孩。她的思維奇異,可以改變童話書中的結局,可以改變不喜歡的夢境,還會挖地道到達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她的世界是那麼獨特,孤單又快樂,憂鬱又美麗,她的名字叫做安。

「系列专访」周公度:杰出的儿童文学塑造人的未来

文化藝術報:

您大學畢業後曾長期從事古代典籍隋唐五代文的校勘工作,後來在期刊市場黃金時期辦過多種刊物,比如《詩選刊》原創版、《佛學月刊》、MOOK雜誌《摶物》,還寫詩評詩編詩歌選本,近些年來在文學翻譯、兒童文學創作方面努力很多。這個轉換過程是基於什麼契機呢?

周公度:在詩歌與佛學雜誌之前,我還主編過近十年的通俗期刊,那種女性心理與軟娛樂雜誌。這是令我經常懊惱的一段時光。感覺在其中浸淫太久了,對個人品格有很大的傷害。我經常把我的各種缺點,譬如粗鄙、虛偽、貪婪、浮躁、庸俗的部分歸緣於此。你今天問起後,我重新思考了一會兒,感覺自己可能受益於這段經歷,它讓我真實。虛偽太累了。

這樣一思考,之後主持各種跨度巨大的期刊的因緣,也就理順了。之前,我把各種契機歸於“不同的年齡做不同的事情”,這個答案是自我美化的。事實上,一個人所有的選擇都是基於一種理想原則與生存之道的微妙平衡。這是功利主義的,很令人厭惡。未來的幾年,我希望能夠證明這是個完全錯誤的答案。

文化藝術報:兒童詩集《夢之國》,兒童小說集《從八歲來》,兒童文學《一頭很豬的驢》《鯨魚來信》《老土豆》,出版後獲得好評或者獲獎。這是您曾經的兒童時代或者您孩子的生活記錄和異想天開?

《打孩子》《閉上眼睛看見你》《山上的風》《果園裡》《小鹿的眼》《豹子們的食譜》……這些作品為什麼會引起孩子的共鳴?

周公度:基於我對佛學的瞭解與體悟,我相信一個人的體內有很多個“人”。當我想表達哪一種情感的時候,我就讓他走出來。而我體內的其他的“人”,則自覺地退居幕後。

讓孩子與孩子們交流,而不是讓孩子面對一個居高臨下的人。作家的區別,就在於調動安排這些“人”的能力的差異。

文化藝術報:作為一名資深兒童文學作家,您如何看待現在孩子的童年生活?

周公度:現在孩子的童年生活都很快樂,但也讓人有更深的憂慮,畢竟面對水泥建築和身處萬里平野,一個孩子內心的快樂有很大的不同。以西安而言,我希望孩子們感覺到是生活在一座承載著中國古典美學的古城,南屏秦嶺,北依渭水,中間是周秦漢唐故地,而不僅僅是一座有點兒古代痕跡的現代都市。現在看,這方面西安市顯然還需要繼續努力。

文化藝術報:兒童文學作為課外讀物,好的作品對孩子們健康成長有著無可替代的滋養,您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周公度:我認為這兩者應該是根與環境的關係。在學校,孩子們獲得基本的判斷,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一個孩子的未來是令人擔憂的。缺少感性的課外輔助,一個孩子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教條的、思想保守的人。這樣說略顯誇張,但符合兒童教育心理學的邏輯。一定意義上,外部環境的營造會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走向。一顆種子即便再優良,如果外部是不確定的暴風雨,或置身於不適應的區域,諸如沙漠戈壁,不可能如意地開花結果。所以,由教育名家、傑出人物推薦的兒童閱讀書目極為重要。

文化藝術報:有人說,近些年有很多兒童文學作品出版,但成為經典作品的卻很少。難免會讓人覺得兒童文學出版門檻低。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現象?

周公度:有這種觀點的人一般出於兩個原因:一是讀書太少,二是智力問題。

以他們這種“勢利”又狹隘的邏輯,以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的作品分析,他們會更信服。僅就文學而言,傑出的兒童文學塑造人的未來,偉大的詩篇與哲學思辨規範人的內心,其他作品則消遣人的時光。吉卜林的《叢林之書》、拉格洛夫的《騎鵝歷險記》、梅特林克的《青鳥》,泰戈爾、葉芝、黑塞、希梅內斯的童話,等等,包括以現代主義理念著稱的福克納和以干預現實著稱的斯坦貝克,他們都有非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的寫作,不是基於文學觀念的弱化,恰恰相反,它的寫作更難,“天下之道,至簡最難”。兒童文學也是如此。它標誌著一位作家對人的無限善意,對愛的理解、對家的責任,和對世界的未來具有更深的期待。

另外,當代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非常多。我們陝西的王宜振老師,就是一位國家級的兒童文學作家。還是建議認為“兒童文學出版門檻低”的人,一定要多讀書,而且讀書的時候一定要系統,避免一葉障目。

文化藝術報:您認為應該如何去判斷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

周公度:一部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語言必定是簡潔的,結構是清晰的,情感是真摯的,而潛在的思想,必定是對孩子的品格形成是善意的。美一定就在真與善之間。

文化藝術報:電子閱讀會成為未來的主體形態嗎?紙質閱讀會被取而代之嗎?孩子們在閱讀方面是否會受到影響?

周公度:電子閱讀未來是有可能成為主要的閱讀形式,短期內電子閱讀與紙質閱讀平分秋色。“紙質”只是圖書的載體,就像我們現在的印刷版圖書的前世是青銅銘文、竹簡、帛書一樣,載體的變化不影響思想的傳遞。

電子閱讀對於孩子們來講應該是受到好的影響。相比傳統讀物,電子書傳遞信息的速度更為便捷。目前電子書還處於發展中,未來應該有更好的閱讀體驗。譬如音頻的同步,或者還可能有全息形象的呈現,譬如如果我們在讀《伊索寓言》,可以聽得到小驢與獅子的叫聲,可以看得到兔子奔跑的動態形象,甚至可能有一陣來自深山溪谷的夏日輕風吹來。

文化藝術報:還想和您交流一下您兒童文學創作之外的詩歌話題。詩集《夏日雜誌》,收錄了您1997年至2008年間的詩作近130首。有評論說“清晰地呈現了詩人周公度獨特的詩學理念和詩歌創作風格變遷”。又一個十年過去了,您第二階段的詩歌創作小結有什麼改變?

周公度:前年出了一本新的詩集,《食缽與星宇》。收錄了2008年至2017年的作品。詩學理念沒有發生改變,一如既往。但風格即是氣象,相較上一個階段,有所豐富。如果說之前的詩歌是春末夏初的氣息,那麼現在則是夏末秋初的韻致。

一個詩人必須完成自己的四季,與四季之間的交匯。只有其一,當然也可以,但總歸是單一的。那是《詩經》美學呈現出的自然之美、理想之書、勇氣之路與諧和之勢。

文化藝術報:您在2008年至2009年系列詩論《中國新詩二十四論》,提到新詩寫作,“簡單而言,就是《詩經》的標準:簡單的詞語;內在的節奏;美好的願望”。2015年9月第二屆甘肅詩歌八駿研討會上,您又提到詩歌寫作“在文學的判斷上,再沒有比樸素、清晰、自然、真摯更高貴的了”。2014年12月,中國作協、陝西省作協在京舉辦的“文學陝軍”詩歌創作座談會,臧棣評價您“有點像古代的那種詩人,但是又跟古代詩人不一樣,他還是保持中國當代詩人內在的張力。我覺得周公度的這個技巧,可能會給當代詩歌帶來啟示”。這是您想堅持的風格嗎?

周公度:很高興你問到這個詩學上的問題。中國古詩,《詩經》之後,五言七言的變化,即便排律,也並不是根本性的,到唐末五代的詞、元朝的散曲,清末民國的新詩,才是徹底的拓展。但《詩經》的美學標準,始終如一,未曾改變。其中,新詩的產生直接改變了語言的形式,意義最大,寫作難度也更大,因為它去除了詩這一文學體裁的表面韻制,節奏、結構與韻律更為依賴詩人的內心。這應該就是臧棣教授說的古代詩人與當代詩人的結合“技巧”。所謂對“當代詩歌”的“啟示”,應該是指國內文學界暢行的修辭式寫作、諧趣式寫作、翻譯體寫作、複雜化寫作。

評論家看到的“技巧”與“風格”,在詩人自身,就是他的日常與內心。童年時期所受的教育與家庭影響,決定了我的美學傾向。嚴格說來,我的內心是一種儒家的秩序,對尊天禮地、對趨新求變,有一種持續不捨的追慕。

文化藝術報:關於繼承和弘揚柳青精神,能談談您的看法嗎?

周公度:

我對柳青的印象是複雜的。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他出版過幾部譯著,令人驚訝。這與《創業史》後面的柳青給人的印象迥異。有一種坐在玉米地裡喝咖啡的印象。後來讀到他女兒劉可風寫的回憶錄,其中大量篇幅是柳青晚年的思考和讀書札記摘引,讓我非常震撼。如果用詞語概括柳青精神,那麼應該是:真,自我剖析的勇氣。但無論是讚美與沉思,1970年之前與之後的柳青,對於國家和人民,他的情感都是真摯的,都有一份知識分子的良知在推動他的寫作。很期待這部讀書筆記的出版。

文化藝術報:您 目前有新的創作嗎?

周公度:目前在寫作“熊貓三部曲”,共三冊,分別名為《熊貓下山》《熊貓上山》《熊貓坐山腰》。第一部即將收工。通過照片和實際的觀察,我發現秦嶺熊貓比四川熊貓臉圓,更好看一些。我覺得很有必要把這個消息告訴更多的人和全世界的孩子。並希望將來陝西有自己的熊貓基地,不僅僅是承載科研的功用,還對孩子們開放。

作者丨文化藝術報記者 李濟樸 漢興

責 編丨張瑞琪

審 核丨梁飛燕 趙梓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文化藝術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