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兒子從華南理工大學某創新專業本科畢業,已經一年多了。

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今天看到今日頭條徵文活動,忍不住回憶往昔。雖然兒子不是最優秀的人,但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也有些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飲食方面,剛開始,為均衡營養,輪流用各種蔬菜汁拌米糊,之後,用肉末蒸水蛋下飯。一歲後,葷素搭配,不刻意而為。

教育方面,首先,利用唯一的功放播放音樂,儘可能營造一個音樂育兒環境。

其次,購買一些色彩豐富的嬰幼兒畫冊,陪兒子一起看,並適當講解。

我深知,兒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剛剛開始。期間接觸到的一切,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這個不重要,重要的經歷過。

教育的過程經歷,看畫冊,講故事他聽,之後由他自己讀故事。

在陪伴的過程中,我也時常自己看書。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兒子初中畢業。

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做錯了事必須充分交流。記得二歲半時,兒子與一位同事女兒一起玩時,把臉盆裡的泥鰍用洗衣粉藥死了。兩個孩子經歷了興奮與不安。興奮的是看到泥鰍在臉盆裡亂蹦亂跳,不安的是看到泥鰍在臉盆裡一動不動。

用心澆灌,靜待花開


不安的兒子前來告知,對著臉盆問道“怎麼不動了?”,“死了”,“剛才會動會跳呢?”,“剛開還沒死”。“會動就沒死,死了就不動動“。簡單的邏輯,深藏著智慧。“為什麼會死”?“因為洗衣粉”,“怎麼洗衣粉會弄死泥鰍”,“洗衣粉對泥鰍來說是毒”,“洗衣粉毒死了泥鰍”?“對”

簡單而充分的交流,培養了孩子的思維。後來上街時,兒子看到賣家桶裡一動不動的泥鰍,就說“爸爸,你看這條泥鰍死了”。

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最大的自控力,也是最可貴的財富。記得剛上幼兒園時,有一次老師講刷牙時,兒子哭了起來,要回家刷牙。老師陪同回家,刷完牙後,又高高興興的去上學了。

時間飛逝,轉眼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很多記憶已模糊,育兒的方法已然不同。如同任何事情,都有時代的印跡。

不論你即將做父母,還是已做父母,在孩子還小時,一定要用心澆灌,其它交給時間,靜待花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