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民之“幸”——瑞幸咖啡跨國收割洋韭菜的警示

近幾日,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收割海外“韭菜”的新聞引爆了輿論,眾人都在關注事件的後續發展,中國的證監會也及時發佈公告遣責,國內的機構和散戶在暗自慶幸沒有被收割的同時,也在深深的憂慮,希望中國證券市場監管部門能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的類似事件予以重視,讓這樣的醜聞不再發生。

A股股民之“幸”——瑞幸咖啡跨國收割洋韭菜的警示


造假,在A股每年都會發生數起,似乎一直伴隨著我們A股的發展,遠的不說,單說近一年的幾例造假案例:獐子島一直靠財務造假和股民質疑活在A股,大多數人都不清楚獐子島究竟有多少扇貝,死了多少,跑了多少,賣了多少,存貨入賬數量,價格等等;康得新虛增利潤119億元,報表做的相當漂亮,有創意,誘惑了一大批價值投資者買單;康美藥業赤裸裸的做假賬,虛增貨幣資金300億元,偽造收入,關聯交易,把一個垃圾公司包裝成A股的中藥龍頭企業,造就了A股最大的財務造假案;明星**掌控的“萬家文化”收購案,以不正當披露,誤導性陳述,用6000萬元人民幣想收購30億元的萬家文化,最終因證監會干預而放棄。諸如此類,還有很多,這些公司不把心思放在經營管理上提升業績以回饋社會和投資者,而是通過業績包裝、虛假宣傳,靠“講故事”,傍“高富帥”,蹭熱點,當網紅,吸引眾多不知真相的散戶投資者們追捧,高位接盤,最後東窗事發,股價暴跌,落得一地雞毛,投資者們怨聲載道,血本無歸。

A股股民之“幸”——瑞幸咖啡跨國收割洋韭菜的警示


瑞幸咖啡的造假事件,被美國立案調查,可能面臨著涉案高管被判刑重罰的處罰,公司也可能被強制退市,相關的中介機構、保險、審計機構也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美國對造假上市公司如此嚴厲的處罰力度,是從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安然能源財務造假案開始的,這家能源大公司轟然倒塌,遭到了諸如被罰款5億美元,公司破產,幾十個相關責任人被提起刑事訴訟,行政總裁被判刑24年,沒收4500萬美元;幫助造假的安達信會計事務所也宣告破產,幾大投行遭到重罰,受騙的投資者們經過集體訴訟獲得了71.4億美元的賠償金。這一震驚世界的案例也催生了一部影響深遠的證券類法律,美國在2002年頒佈了《薩班斯法案》,規定了一系列嚴厲的處罰措施,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利益。而縱觀我們的市場,不僅造假公司比美股巿場多,對造假的處罰力度也相差甚遠,值得我們深思。與同等規模市場相比,國內上市公司的造假成本偏低,除了60萬元人民幣的處罰,而且相關責任人還不用承擔刑事責任,受害者維權又遙遙無期,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這些現象我相信監管部門定會予以重視,在不久的將來會出臺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


A股股民之“幸”——瑞幸咖啡跨國收割洋韭菜的警示


關注瑞幸咖啡事件,除了慶幸自己沒有被收割之外,更期盼該事件能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更加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震懾力度,提高上市公司違法成本,充分保護投資者利益。唯此,乃我A股股民之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