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點單”服務,南陵老鄉很受用

南陵縣籍山鎮 “點單式”技能培訓

確保“授之以漁”“售之有魚”

“一定要給鵝圈定期消毒、及時清理鵝圈垃圾,如果發現有傳染性病鵝,要第一時間進行隔離處理,也可在最開始給鵝注射疫苗,鵝群適宜的養殖溫度為20℃-25℃,溼度也不宜過高,否則容易滋生病菌......”在南陵縣籍山鎮倉溪村養馬灘種養綜合家庭農場,社長劉文斌正在向前來學習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傳授養鵝知識。

这样的“点单”服务,南陵老乡很受用

近年來,南陵縣籍山鎮以“貧困戶想學什麼,需要什麼,能做什麼,就培訓什麼”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培訓新方法、新途徑,推出“菜單式”、“師帶徒”等人性化服務模式。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為確保貧困勞動力技能就業和穩定就業,南陵縣籍山鎮推行“基地+田間地頭”的培訓模式,按照特色產業的發展需求,整合本土資源,實地、實時、實效的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打造“產業基地就是技術培訓點,種植、養殖大戶就是技術培訓師"的網狀式培訓模式。把種植技術培訓和養殖技術培訓搬到大棚內、基地上、田間地頭,把合作社的種菜老農、養殖大戶変身土專家,對貧困戶進行一對一、一對多、零距離的指導培訓,實打實地傳授農民種植和養殖技術。

这样的“点单”服务,南陵老乡很受用

“我今年養2000只鵝,聽說鎮組織到倉溪村生養馬灘種養綜合家庭農場學習的技能培訓,我抓緊報名,通過培訓解決了養殖過程中的困惑,讓我對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更有信心了!”倉溪村江文廣高興地說。目前,南陵縣籍山鎮已有420戶貧困戶發展種養殖產業,戶均可實現年增收5000元以上。

这样的“点单”服务,南陵老乡很受用这样的“点单”服务,南陵老乡很受用

百畝水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南陵縣籍山鎮新建村位於縣城東北部,距205國道約2公里,位置優越,物產資源豐富,有良田美池八百餘畝,而南陵的氣候、土壤、光照等條件都非常適宜蓮藕生長。2012年,籍山鎮新建村村民劉寶根和女兒姍姍在政府的引導和各項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建立了南陵縣綠潤種養殖綜合家庭農場,並通過僱傭、土地流轉、資本入股、技術指導等方式,帶領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成為籍山鎮當之無愧的扶貧“車間”。疫情期間,為保證貧困戶種養的反季節棚栽蓮藕正常銷售,劉寶根帶著專業技術人員和幫扶責任人一起一戶一戶的走訪,察看棚栽蓮藕長勢,指導棚栽蓮藕在種植中所遇到的施肥的時期、病害等難題,贈送藕種,對那些有發展產業願望,卻因缺乏資金、不懂技術、沒有銷路而遲遲不敢出手的貧困戶,劉寶根主動伸出援手,幫助其打消顧慮。通過產前賒給他們、產中一對一技術指導、產後訂單回收、產品幫助銷售等“保姆式”服務,增添了貧困戶大力發展產業的信心。同時,新建村通過籍山鎮“四帶一自”、“三有一網”的規劃佈局,大力發展稻、蟠桃、水產等產業,擴大棚栽蓮藕種植規模,帶動農戶35戶(其中貧困戶20戶),種植有機水稻300餘畝,蓮藕200畝,養殖魚、蝦等水產250畝,蟠桃300棵。新建村趙開華說,“有了蓮藕種植專業合作社,才使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多渠道增加收入,一舉摘掉貧困帽。真正是‘蓮藕’聯‘姻’,幫我脫貧啊!”

这样的“点单”服务,南陵老乡很受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據瞭解,南陵縣籍山鎮除了把種植、養殖培訓送到群眾家中,還按照“因人施培、因崗定培”原則,量身定做職業技能培訓“菜單”,疫情期間還開設電商、縫紉機、電焊、電工、瓦工、架子工、家政等專業,全力提高農民工勞務技能,確保貧困勞動力實現技能培訓全覆蓋。籍山鎮貧困戶1149戶,有勞動能力1173人,發展產業420戶,疫情期間,籍山鎮接受貧困戶點單近1000餘次,為1000餘貧困勞動力實現生產就業,確保“授之以漁”後“售之有魚”。

方娟娟 曹雪梅 付玉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