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我國的故宮在世界文化遺址來說算是一個令外國人歎為觀止的世界著名景點,它以中國人規矩方圓的思想,建築成體系健全,規模龐大的人文景觀。它曾是明清兩朝的帝都,而隨著時間的逝去,人去城空,就只留下了一座宏大的紫禁城。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在民間一直有種傳說:故宮的水井裡有很多的珍寶。那我們不禁要問?故宮的水井裡到底有沒有珍寶,我們為什麼不去勘察證實一下?或者說既然有那麼多的珍寶,為什麼我們不去打撈?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達72萬平方米。光是建築面積就有15萬平方米,故宮的建築是按照《周禮·考工記》記載: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的。總共是動用了100萬的民工,建造了整整14年完成,裡面有8707間房屋。建造得如此的宏偉,如果燒著那後果就嚴重了。所以在故宮裡面還會配有72口井,一般來說皇城的飲水是不從井裡提供的。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這72口井的主要作用就變成了救火,還有就是生活用水,像什麼澆花、打掃衛生之類的就是用井水。故宮的井底有沒有文物,一直都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有不少的傳說,而且一般來說,逃難的時候帶不上的東西自然是要想辦法藏起來的。據說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把很多的寶物都丟進了故宮的井裡。

這件事要從兩個時間段說起:

解放前: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這個時間段,沒有對故宮進行打撈的原因大概有兩個。第一,故宮在明清兩朝是個血雨腥風之地,什麼皇子爭奪帝位、妃子爭寵、宮女太監嫉妒爭寵各種事情都在不斷髮生,弄死個人都如同踩死個螞蟻,弄死後投到井裡也是常事,在當時的人看來,拿死者的東西是會給自己帶來晦氣的,要去打撈的話,可能更多的是白骨,因此人們也不願意去沾染這個晦氣。

第二, 溥儀被趕出故宮後,那麼故宮也不是個無主之地,軍閥派人把守封閉了起來,軍閥結束後,還有民國政府在,不是說誰想進去就進去的,就是又不怕沾染晦氣的,想去打撈珍寶發財的,也沒有辦法進入故宮的。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解放後:

專家道出了答案,其實這些寶物的打撈可沒有那麼的容易,因為這口井被封過口了,所以人根本就無法進入,除非是將其敲了,而誰都不敢保證這些井在經歷了這麼多年是否有什麼未知的危險,尤其是閉封的井口裡面有很多的氣體可能對人體有害,所以沒人敢下去。

當然了最主要還是因為現在還沒有絕對的技術,保證這些文物在打撈出來的時候不會出現問題,如果說文物被打撈出來後沒辦法保證他的完好,那絕地是很大的損失,因此我國是不能承受的,所以一定要在掌握絕對的技術時才會對其進行打撈,而井口這麼小正好也是對其的一種保護。

故宮的井裡有很多珍寶,為何卻無人打撈?專家:小心人身安全!

這也是現代人不去嘗試打撈的一個原因,它最多隻能容納一個人進去。而裡面又漆黑陰森,不好展開打撈工作。再有就是故宮的井也經歷了許多年,穩固程度還不好說。在裡面作業可能會引起坍塌,在那麼狹小的空間如果出現意外可不好救援。

當然,這並不是不打撈的理由。其實也有專家嘗試過,裡面確實有些文物,不過都不是很有價值的。大部分有價值的都被慈禧拿走了,剩下的也不是很多,工作人員也就沒有必要冒著危險前去打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