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甘蔗的季節又來了,有些甘蔗一旦發現了要立馬丟掉!

這兩天,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一條新聞刷屏!這東西正大量上市,比毒蛇還毒!而這種食物就是甘蔗!是怎麼回事那?往下看

吃甘蔗的季節又來了,有些甘蔗一旦發現了要立馬丟掉!

寧波女子吃下紅心甘蔗,引起重度中毒險喪命

這一波“謠言”刷屏,源於一條舊聞

2019年2月6日,大年初二,浙江寧波鄞州51歲王女士一家吃過早午飯就一起去邊郊古道爬山。“因為天熱,我們邊爬山邊吃水果。當時就覺得那甘蔗不對,已經紅心了,但她不捨得扔,家裡人沒吃幾口,基本都給她吃了。”王女士丈夫回憶道。

下山路上,王女士和其他吃了甘蔗的家屬相繼出現噁心嘔吐、胸痛症狀。王女士症狀尤其強烈。家人立即把他們送到最近醫院。

到了醫院,檢查都沒來得及做,王女士就出現肺水腫,血氧飽和度驟降,呼吸衰竭,生命體徵不穩等情況。

根據家人描述,結合王女士病情症狀,醫生診斷是黴變甘蔗重度中毒

據醫生介紹,“

甘蔗是秋季成熟,目前吃的都是存儲過後的甘蔗。儲存條件好的,既保存了原有水分和口味,也可以正常食用。但如果運輸過程、儲存方式以及環境條件等不好,就可能導致黴菌生長,產生大量毒素。

惹禍的是黴變甘蔗,吃下去真的很“毒”

為什麼吃發黴甘蔗會中毒?

甘蔗收割主要在10月至次年3月,發黴主要在收割後,因儲存較長,特別是越冬出售,由於儲存、運輸條件不當,造成黴菌生長。

尤其是未完全成熟的甘蔗,含糖量低,更容易變質。此外,一些甘蔗往往因其存放時間長,加之長途運輸過程中的堆積、碰撞等原因,造成甘蔗發熱,溫度升高,導致節菱孢黴菌等微生物繁殖,從而導致變質。

誤食這些變質甘蔗後容易引起黴菌中毒,輕則出現噁心、腹瀉、頭昏等症狀,

重則可能出現抽搐、昏迷,導致視神經或中樞神經系統受損,嚴重者還會雙目失明、患全身痙攣性癱瘓等難以治癒的疾病,甚至死亡。

據瞭解,甘蔗黴變後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這種毒素是青黴屬和麴黴屬等少數菌種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3-硝基丙酸。

3-硝基丙酸對多種動物具有毒性作用,被人體吸收後,發病急,一般是十幾分鍾至十幾小時。短時間內就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導致腦水腫、頭痛,重者抽搐、四肢強直、足呈雞爪樣、瞳孔放大,嚴重者可導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還有部分因甘蔗毒素導致中毒的患者留下語言、運動障礙等後遺症。

而近年來,因為食用黴變甘蔗出事的案例,屢見不鮮,後果真的很嚴重。

吃正常甘蔗並沒有問題!!

看到壞的,立馬扔掉別猶豫!

但大家別因此驚慌

這並不是說

甘蔗就不能吃了

正常的甘蔗是完全可以食用的

而且甘蔗確實對人體有諸多益處

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鈣、有機酸、礦物質等;還含有大量的鐵、鈣、磷、錳、鋅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別是含鐵量,每公斤達9毫克,在水果中含量是最高的之一。

此外,甘蔗有清熱解毒、清潔牙齒、預防口臭、潤腸通便、解酒、促進新陳代謝、消除疲勞等作用。

所以,甘蔗並不是不能吃

只是不能吃壞的

看到有紅心、發黴的

別猶豫,立馬扔!

當下是甘蔗銷售尾季看到這些甘蔗別去碰

如今,並不是甘蔗大量上市的時間。甘蔗一般是在10月份左右成熟,11月份陸續上市銷售。三四月份,則是甘蔗銷售的尾季。

因為運輸等各方面原因,大家看到有以下“狀況”的甘蔗,務必留神。

1

甘蔗斷裂面有菌絲

挑選甘蔗時,發現斷裂面纖維質變得粗糙、乾澀,並且有菌絲黴斑,說明甘蔗放置時間過長,不宜食用。

2

存放太久的甘蔗

存放時間較長的甘蔗,不僅水分流失、口感變差,還容易產生黴菌。因此,甘蔗從採摘到存放最好不宜超過2周,應儘快食用。

3

變色的甘蔗

有的甘蔗切來,瓤部顏色較深,如果呈黑色或紅色,便是發黴變質的甘蔗。一定不要變色的甘蔗!

如何健康吃甘蔗?

食用甘蔗之前,可以用清水把甘蔗皮洗乾淨,再削去外皮才吃,或把甘蔗洗乾淨後,用開水浸泡30秒鐘以上,就可以有效地殺滅黏附在蔗皮上的寄生蟲卵。

另外,孕婦對於甘蔗這樣含糖高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女性在孕期可以食用甘蔗,但要注意甘蔗的質量。

不只是甘蔗

其它很多我們經常吃的食物

一旦發生變質

也十分危險

1.苦味瓜子

嗑瓜子時總會出現磕到幾個苦瓜子,這些就不要再吃進肚子裡了。因為這些瓜子發黴了,裡面很可能含有化學致癌物質——黃麴黴素,若是長期食用這些苦味瓜子,可能會有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2.發芽的土豆

土豆在日常生活中被用來做許多菜,很常見,但是,如果放置的土豆出現發芽的狀態,不宜再食用。因為發芽的土豆含有一種叫"龍葵鹼"的毒素,且含量特別高,食用後容易引起人們食物中毒,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那些皮肉青紫發綠不成熟或發芽的土豆,應避免食用。

3.黑斑紅薯

紅薯發生黴變,會生長出一些黑斑,其實這是一些有毒物質,即甘薯酮(苦味質)及其衍生物,這些有毒物質能耐受高溫,不管是經過煮、蒸、發酵都不能破壞其毒性,人們大量食用後很容易引發中毒,如果紅薯發生黴變,一定要避免繼續食用。

3.發黑的秋葵

秋葵中含有最多的就是蛋白質和各種糖類,這些成分在外殼受到輕微的損傷後便會很快的被氧化變質,當然菌類感染繁殖也不可避免,引起果莢變色,因此,秋葵發黑了就不能吃了。

食用變黑了的秋葵少量食用會損傷肝臟,而食用過多可出現中毒現象。

秋葵果莢有外皮損傷時便是完美的菌類培養基,若是沒有及時烹飪食用,就會導致菌類大量繁殖,這種秋葵若是食用會引起腸道內菌群紊亂,輕者出現消化不良,嚴重可引起腹瀉,甚至出現瘧疾。

轉發提醒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