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中考必考名著《西遊記》38問,你記住了嗎?

1、下面的對聯各是哪部章回小說的目錄?請在括號裡寫出這部小說的名稱。

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 《_______》 《西遊記》


2、《西遊記》全書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寫_______的故事,是全書的精華部分,表現孫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寫_______的來歷、魏徵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經的緣起;第13回-100回寫_________。

大鬧天宮、唐僧、唐僧師徒取經途中歷經81難和師徒終成正果,帶經回東土大唐


3、《西遊記》主要記敘唐僧師徒四人______戰勝各路妖魔鬼怪的故事。 去西天取經,答“取經”也可


4、《西遊記》中“大鬧五莊觀、推倒人參果樹”的是______。

孫悟空


5、《西遊記》中,師徒一行經過千難萬險,終於得正果,最後唐僧被如來佛封為______、孫悟空被封為_____ 、豬八戒封為_____、沙僧封為_____、白龍馬封為_____ 。旃檀功德佛鬥戰聖佛 淨壇使者 金身羅漢 八部天龍馬


6、有人對《西遊記》道:“陽光燦爛______,百變猴頭_____,憨厚老成_____,阿彌陀佛是_____。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鬥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唐僧


7、“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華,遂有靈通之意。內遇仙胎,一日迸裂,……”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本書中你最喜歡的一個情節是:_________。

《西遊記》、大鬧天宮等


8、《西遊記》的作者運用了________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________,__________”。

浪漫主義、“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9、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又喚______,大鬧天宮後被如來佛祖壓在_____。後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_______。

菩提祖師、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五行山、孫行者


10、分別簡述沙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沙僧: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

八戒:性情憨直,奸懶讒滑,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謅媚。


11、列舉《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黑松林遇黃袍老怪;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搶走唐僧;平頂山蓮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等。


12、《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無能,不辨忠愚。 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


13、班上準備開展題為“話說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寫一段簡短的話,向同學們介紹《西遊記》中令你感動的英雄人物。要求簡潔流暢,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蹟,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人物姓名:(示例:孫悟空)  作品名稱: (示例:西遊記) 寫一段簡短的話: (示例:孫悟空――他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取經路上,他是師傅的好幫手:“三打白骨精”,他窮追猛打,決不手軟;“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謀,化險為夷……他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本領高強。他是藝高膽大的神仙傳奇,更是血肉豐滿的英雄好漢!――從以下幾個方面達標:概述人物主要事蹟;反映人物的性格;語言通順、生動;恰當運用修辭方法。)


14、從下面《西遊記》人物中任選一個,寫一則近200字的人物簡介。

  孫悟空 豬八戒 白骨精 紅孩兒


示例一:孫悟空——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佔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來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魔鬥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他嫉惡如仇,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示例二: 豬八戒——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到人間,錯投豬胎。他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後被孫悟空收服,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示例三: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經途中遇見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雙劍,武藝出色,善於變化,詭計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變成十六七歲的漂亮少女,再變成一個八十歲的老婆婆,後變成年邁力衰的老翁,均被孫悟空識破,於是使出離間計,迫使唐僧逼走孫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險遭殺身之禍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多番變化,幾經爭鬥,白骨精終於被打得露出原形。


示例四: 紅孩兒——紅孩兒號聖嬰大王,住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兒子,鐵扇公主養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練三百年,練成三昧真火,口裡吐火,鼻子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鬥。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捲走唐僧,用計騙擒八戒。孫悟空戰之不勝,請來觀音菩薩,收服了紅孩兒。後來他做了觀音菩薩的善財童子,終成正果。


15、某校初三(9)班同學在閱讀《西遊記》時,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正方,針對反方辯詞該怎麼說?


反方:我方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見識短淺,在取經的路上,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嚷嚷著要散夥。而且還經常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又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是一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示例: 正方:我方認為,豬八戒能吃苦耐勞,對師傅忠心耿耿。在與妖魔的鬥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頭,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錯能改,樂於助人,是一個忠勇善良、淳樸憨厚的人。(理由要符合人物特點,表意清楚即可。)


16、某校初三(2)班同學在閱讀《西遊記》時,對唐僧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反方,針對正方辯詞該怎麼說?(3分)


正方:我方認為,唐僧能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從來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願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


反方:我方認為,唐僧的仁愛之心是虛偽的,在懲罰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時,毫不手軟;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人妖不辨,經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個毫無原則、是非不分、固執己見的人。(3分,答案不惟一,反駁有針對性,扣住“固執己見”、“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17、《西遊記》講述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描寫了孫悟空歷盡曲折終於找到寶物,順利通過了火焰山。這個故事的名稱叫做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18、請說出下面名著選段所寫的人物。

A、雙手侮著眼,正自揉搓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猛睜睛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唿喇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

人物:孫悟空


19、下面的一段話節選自《西遊記》第五十九回,讀後回答問題。(4分)

裙釵本是修成怪,為子懷仇恨潑猴。行者雖然生狠怒,因師路阻讓娥流。……羅剎無知 輪劍砍,猴王有意說親由。女流怎與男兒鬥,到底男剛壓女流。這個金箍鐵棒多兇猛,那個 霜刃青鋒甚緊稠。劈面打,照頭丟,恨苦相持不罷體。

“裙釵”指的是__________。她因何“為子懷仇恨潑猴”?請簡述緣由(30字左右) 羅剎女(鐵扇公主)

因她的兒子紅孩兒在火雲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孫悟空請觀音菩薩幫忙,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作善財童子,母子分離。


20、魯迅評論吳承恩《西遊記》“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認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人中,哪一個最富有人情味?請聯繫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理由(4分)

例一:唐僧最富有人情味因為他有菩薩心腸,富於同情心路遇白骨精時,因不忍孫悟空濫殺無辜而逼走孫悟空,雖好壞不分,顯得軟弱,但也凸顯其富有人情味……

例二:

唐僧最富有人情味當他懲戒孫悟空,對著孫悟空念緊箍咒時,不時因孫悟空的求饒,而不忍心往下念……

例三:孫悟空最富有人情味孫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驅趕,走前那聲聲“師父”,體現了他的人情味他為了拜一下師父,“即變了三個行者,連本身四個,四面圍住師父下拜”對師父的留戀和無奈,顯露無疑……

例四:豬八戒最富有人情味在高老莊時,耕田耙地,收割田禾,表現得很勤快取經路上,與孫悟空協力合作,雖不時偷懶,有時立場不堅定,但仍是孫悟空最得力的助手……

例五:沙僧最富有人情味,被唐僧收服後負責挑擔,老實本份,任勞任怨……


21、《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各有優缺點,請從中挑選一人,寫出他的法名,並客觀說明你對他的看法。

人物法名: 看法:

參考答案:孫悟空 桀驁不馴、敢作敢當、敢於反抗壓迫、機智勇敢、愛憎分明、疾惡如仇、正直無私、行俠仗義、無所畏懼、幽默;喜歡“戴高帽”、好勝心強、喜歡搞點惡作劇等。 /豬悟能 一方面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愛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戰鬥勇猛、能知錯改錯、淳樸憨厚。 /唐玄奘 崇信佛法、嚴守戒律、目標明確、立場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堅不可摧;但有時賢愚不分、好壞不辨。 /沙悟淨 忠厚老實、任勞任怨、忠於職守等;但缺少自己的見解。


22、(1) 讀到《西遊記》第60回,我們知道孫悟空向鐵扇公主二調芭蕉扇採用了 假冒牛魔王方法。


23、大聖卻有算計:爬上樹,一隻手使擊子,一隻手將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到廚房裡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麼?”行者道:“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這個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八戒即招手叫道:“悟淨,你來。”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進廚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開衣兜道:“兄弟,你看這個是甚的東西?”沙僧見了道:“是人參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裡吃過的?”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捲簾大將,扶侍鸞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將此果與王母上壽。見便曾見,卻未曾吃。哥哥,可與我些兒嚐嚐?”行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他三人將三個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吞嚥下肚,卻白著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甚麼?”沙僧道:“人參果。”八戒道:“甚麼味道?”行者道:“悟淨,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嚥,嚐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哥啊,為人為徹。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麵食,撞著盡飽。象這一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罷罷罷!彀了!”

他欠起身來,把一個金擊子,瞞窗眼兒,丟進他道房裡,竟不睬他。


本文段節選自《西遊記》,作者是   朝的 吳承恩(人名)。(2分)

請為選文擬一個恰當的題目:    (2分)

選文表現了豬八戒怎樣的性格特點?(2分)

答:孫悟空偷吃人參果(只寫“偷吃人參果”得1分) 表現了豬八戒貪吃、急躁的性格特點。 


24、名著導讀(4分)

《兩遊記》第十四至第四十二回說號山枯松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曾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神通廣大。他聽說只要吃唐僧一塊肉,就會延生長壽,與天地同休。號山是唐僧西天取經必經之路,於是他變成一個被人用麻繩捆住手腳高吊在松樹梢頭的七歲頑童,騙取唐僧解救,趁機擒拿唐僧。於是發生了“孫悟空大戰紅菝兒”的故事。

(1)概述“孫悟空大戰紅孩兒”故事中的任一情節(不得使用導讀材料中“紅孩兒用計劫持唐僧”情節答題)。

(1)(2分)示例:紅孩兒用三昧真火打敗孫悟空;紅孩兒用三昧真火打敗孫悟空及四海龍王;紅孩兒假變觀音菩薩誘擒豬八戒;紅孩兒識破假變牛魔王的孫悟空;紅孩兒被觀音菩薩用計擒獲收為善財童子。說明:只要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均給2分。直接抄錄導讀材料不給分。


(2)概括故事中紅孩兒的性格特徵。

(2)(2分)示例:聰明狡黠;狂妄任性;野性難馴;膽大心細。


25、《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屍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戲唐三藏”的?

首先變成一個花容月貌的女子,來山上送飯還願:接著變成一個老婦人前來尋找女兒;最後變成一個老公公前來尋看女兒和妻子。


26、閱讀下面文字,完成題目。(8分)

悟空打死小妖,變作它的模樣,來到妖怪母親門前,叫開了門,道:“我是平頂山蓮花洞差來請老奶奶的。”到了二層門下,閃著頭往裡觀看,見那正當中高坐著一個老媽媽。

悟空見了,在二門外捂著臉,脫脫的哭起來。你道他哭怎的,莫成是怕他?就怕也便不哭,況先哄了他的寶貝,又打殺他的小妖,卻為何而哭?他當年曾下九鼎油鍋,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點淚兒。只為想起唐僧取經的苦惱,他就淚出痛腸,心想道:“老孫既顯手段,變做小妖,來請這老怪,沒有個直直的站了說話道理,一定見他磕頭才是。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即五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了肝肺,用盡了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於人!”到此際也沒奈何,撞將進去,朝上跪下道:“給奶奶磕頭。”老怪問道:“你是那裡來的?”悟空道:“平頂山蓮花洞,二位大王差來請奶奶去吃唐僧肉。”老怪大喜道:“好孝順的兒子!”就叫抬出轎來。 (節選自《西遊記》第三十四回,有改動)


(1)選文中孫悟空說“兩界山(即五行山)師父救了我”,請聯繫選文之前的情節,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孫悟空被壓兩界山的原因。(4分) 孫悟空大鬧天宮(2分),如來佛制服悟空並壓他在五行山(兩界山)下(2分)。


(2)選文中,一向堅強勇敢的孫悟空卻“哭”了,並“跪”在老妖怪面前,這反映了他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1分),“跪”又表現他忍辱負重(或機智靈活、隨機應變、能曲能伸、重情重義等任一點)的性格(3分)。


27、根據下面提供的信息,結合名著內容,完成下列問題。

A.他,禁軍教頭,誤入節堂,平添復仇怨。 B.他,鬥戰勝佛, 斬妖除魔,美名永流傳。

(1)A是____(人物),人物性格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

(2)B是____(人物),與人物相關的一個故事情節是__________。

(1)林沖 安分守己 循規蹈矩 武藝高強 有勇有謀 (2)孫悟空 大鬧天宮 三打白骨精 三借芭蕉扇等。


28、《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藝術形象。請根據你的閱讀體會,寫出他身上令人讚賞的一種精神,並舉例證明。(4分)

精神: 舉例:

答案示例:精神: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舉例:孫悟空大鬧天宮。他被騙到天庭,屢遭羞辱,大攪蟠桃會,偷御酒,吃仙丹,勇鬥神兵,雖敗猶榮。


29、那怪一聞此言,丟了釘耙,唱個大喏道:“那取經人在哪裡?累煩你引見引見。”行者道:“你要見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觀音菩薩勸善,受了他的戒行,這裡持齋把素,教我跟隨那取經人往西天拜佛求經,將功折罪,還得正果……今日既是人與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說取經之事?”

選文中“那怪”指:_________,請寫出以他為主角的一個故事名稱:_________。(2分)

豬八戒,示例:八戒大戰流沙河,高老莊取親


30、A舉扇,徑至火邊,盡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騰起,再一扇,更著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漸漸燒著身體。

上面文段節選自一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文段中的A指的是 孫悟空(人物),請再寫一個與A相關的故事情

三打白骨精


31、名著閱讀學習小組在閱讀《西遊記》後,有位同學對書中主要人物這樣評價:“悟空可頌,悟淨可敬,悟能可氣,唐僧可憎。”針對這一評價,同學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假設你也參加了討論,請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選一人,結合原著內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開頭,談談你的看法。(4分)

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觀點。作為取經集體中的核心人物,唐僧有著常人難以容忍的缺點。他膽小懦弱。走到窮山惡水時,常常“大驚失色”,“流下淚來”。他人妖顛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當仍是執迷不悟,對忠心耿耿的孫恬空動不動就唸緊箍咒。可見,唐僧還真足可憎可惡。

②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觀點。唐僧為了從西天取回真經,不畏千難萬險,不為財色迷惑,寓有獻身精神。他對徒弟要求嚴格,對自己從不懈怠。處處以“慈悲為懷”,一路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他那普度眾生的崇高信念、堅韌不拔的意志、執著追求的精神,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③我同意“悟能可氣”的觀點。豬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懶做,每當遇到困難。總愛嚷嚷著散夥。他還特別好進讒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這一節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緊箍咒,趕走了孫悟空。這種損人不利已的行為,真是可氣可恨。

④我不同意“悟能可氣”的觀點。在西天取經的曲折道路上,豬八戒雖然投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不少戰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戰盤絲洞等戰鬥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作戰,足悟空鬥魔降妖的好幫手。他憨厚老實、肯賣力氣、富有人情味,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32、請概述《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受的最後一難。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靈山聖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送人事給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才求得真經,返回本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還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黿把四人翻落河中,溼了經卷,至今《佛本行經》不全。


33、選出對名著《西遊記》相關內容的表述錯誤的一項。( )

A.孫悟空在龍宮索得金箍棒和一身披掛,惹惱了龍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為“弼馬溫”。

B.悟空得知“弼馬溫”真相,氣憤之極,打傷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敗天兵天將,直到玉帝封他做“齊天大聖”才暫時作罷。

C.豬悟能被高太公招為上門女婿,雖然他勤謹能幹,不傷害百姓,但因相貌醜陋、食量驚人,又經常飛沙走石、來去無影,所以被眾人當成妖怪。

D.朱紫國的王后被妖怪賽太歲擄去,妖怪的三個金鈴厲害無比,讓悟空費盡周折。酣戰之際,觀音菩薩趕來帶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

【答案】B(2分。“打傷太白星”是後話,應是“打出南天門”。玉帝派去擒拿孫悟空的是託塔李天王和哪吒。二郎神出場是孫悟空蟠桃宴上二次大鬧天宮之後的事情)


34、《西遊記》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 (A.托塔天王 B.捲簾大將 C.天蓬元帥),後因 (A、偷吃人參果 B、調戲嫦娥 C、打碎玻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在流沙河做水怪。


35、請從下面兩個故事情節中任選一個簡述。(簡述故事情節的起因、經過、結果,100字以內)(5分)

A.豹子頭誤人白虎堂 B.五行山三藏收悟空

示例:A.高俅為讓其子高衙內達到霸佔林沖妻子的目的,設計陷害林沖,以看寶刀為藉口,騙林沖進入軍機要地白虎堂,並以林沖帶刀私闖白虎堂行刺為由治他的罪,把林沖刺配滄州。

B.孫悟空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路經五行山下,得知悟空經觀音點化在此等候取經人。就為他揭去符咒,救下了孫悟空,收他為徒,一同到西天取經。


36、“金蟬脫殼”是中國古代戰爭經常用到的一種計謀。《西遊記》中有一妖怪與孫悟空、豬八戒打鬥時就使用了這一計謀。你能簡要地把這故事寫出來嗎? 【答案】黃風嶺唐僧有難


37、閱讀下段文字,回答文後問題。(3分)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慳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過山,就送還你。我是個志誠有餘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還的小人。”

羅剎又罵道:“潑猢猻!好沒道理,沒分曉!奪子之仇,尚未報得;借扇之意,豈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孃一劍”

這段文字出自《西遊記》 哪一個情節?孫悟空為什麼稱羅剎為“嫂嫂”?羅剎說的“奪子之仇”是指什麼?

答案:“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羅剎(即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經與孫悟空結拜過兄弟,所以稱她為“嫂嫂”;她的兒子是聖嬰大王紅孩兒,曾與孫悟空幾次交戰,後來被觀音菩薩降服,收為善財童子,所以稱“奪子之仇”。(3分。每問1分,意思對即可)


38、⑴ 西遊記》中孫悟空偷吃蟠桃、盜飲御酒、竊走仙丹被捉住之後,又發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

答案:太上老君把孫悟空放入煉丹爐內燒了四十九日,以為他已化為灰燼。老君開爐取丹時,孫悟空竟跳出丹爐往外就跑。眾神打他不過,請如來佛祖幫忙,最後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


【名著導讀】中考必考名著《西遊記》38問,你記住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