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大海的四萬個臺階

有很多地質現象需要人們辯證地去看待,因為人們無法解釋它們的原因,有時就算解釋了可還是存在著很多的疑點,而正是這些疑點的存在,驅使著人們不斷探常自然的奧。

由約4萬根玄武岩樁柱拼在一起的名為賈恩茨考斯韋角的階梯位於北愛爾蘭安特令平原邊的一個海角中,這是一道道異的階梯,它從大海中延伸出來呈蜂果狀。從高處望去,它就像人們沿著海岸砌築出來的道路,並且還往北延伸150米,進入大西洋。這些樁柱大部分都高達6米,有些地方的樁柱竟然高達12米。而構成這條路的4萬根玄武岩樁柱,全都呈規則的多角形,其中大部分是六角形,而且還緊密地拼合在一起,連刀子都很難插進去。

通向大海的四萬個臺階

那麼到底是誰修建了這條通往大海的4萬個臺階的呢?傳說愛爾蘭巨人芬麥科爾砌築了一條路,這條路從他在愛爾蘭北部的家門穿過大西洋,一直到達他的死敵蘇格蘭巨人芬哥爾在赫布里底群島的根據地。但沒有料到的是敵人狡猾地先發制人,芬哥爾來到「愛爾蘭。芬麥科爾的妻子騙芬哥爾說,熟睡中的芬麥科爾是她襁褓中的兒子。芬哥爾聽了十分害怕,他看到襁褓中的嬰兒已如此巨大,猜測其父定然更加巨大,於是驚惶地逃到海邊安全的地方,隨後把走過的路拆毀,令切道不能再用。傳說中芬麥科爾修建的路的剩餘部分就是賈恩茨考斯韋角.

通向大海的四萬個臺階

當然這僅僅只是神話面已。有些人認為恩考斯韋角是一片竹林石化後形成的或者是海水中的礦物沉積所致。另有一部分人認為這4萬個臺階為是源自火山活動。因為早在5000萬年前,愛爾蘭北部和蘇格蘭西部的火山活動非常活躍,不時有火山在火山口出現,那些出的熔岩流追周圍,延達180米。熔岩冷卻後硬化,但在新一輪火山爆發之後,又有熔岩覆蓋在上面。熔岩就覆蓋在硬化的玄武岩層上,冷卻得十分緩慢,收縮也十分均勻。這些熔岩的化學成分令冷卻層的壓力平均分佈於中心點的周圍,從而把熔岩拉開,形成規則的六角形。這個過程只需發生一次就可以讓基本形狀確定下來,而六角形便會在整層重複形成。這個冷卻過程遍及整片玄武岩,因而可以使其形成一連串的六角形樁柱。在最先冷卻的最頂上一層,石頭因收縮裂成規則的菱形,就像乾涸河床上的泥土龜裂一樣。在冷卻和收縮持續進行時,表面的裂縫向下伸展達整片熔岩,從而把石頭分裂成直立的柱柱。千萬年來,因海洋的侵蝕,堅硬的玄武岩柱形成了今天高低不一的現象。石柱的顏色亦因冷卻的速度而有差異。石內的熱能漸漸散失後,石頭因熱能散失後漸漸氧化,圓色由紅到褐,再轉為灰色,最後成為據色。

通向大海的四萬個臺階

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對這種看法,為什麼在地球上那些火山活動同樣活躍的地區沒有形成這些臺階呢?所以,迄今為止,這些臺階的形成原因仍然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