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抓緊補籤2020年度電煤供應中長期合同

國家能源局於日前印發《關於做好有序復工復產期間電力供應保障的通知》,通知明確,各發電企業要高度重視相關外部因素,積極應對疫情引發的相關交通物流管控措施,

主動加強與煤炭、運輸企業溝通協商,拓寬電煤採購範圍和渠道,抓緊補籤2020年度電煤供應中長期合同,切實提高合同履約水平,多措並舉提升燃料保障能力,滿足疫情期間的電煤庫存要求。

中國煤炭資源網分析師趙靜接受採訪時表示,據市場消息,上週部分企業煤電中長期意向合同加速推進,意向條款中涉及535基價維持、取消捆綁銷售等,儘管正式合約暫未籤實,但時間可期。

“簽訂後有助於行業長遠發展,但市場煤規模或將增加,零散市場煤價格過快下跌時,特別是接近並可能低於綠色區間下線的前提下,行業能否堅持自律、主產地煤礦是否有序減量生產或以銷定產、比價優勢明顯的進口煤補充效應、供需兩端能否合力等不確定性因素對市場前景的影響,有待觀望。”趙靜指出。

據悉,為深入分析研討當前電煤市場運行態勢和關鍵問題,有針對性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及2020年電煤保障和生產供應工作,3月19日,中電聯燃料分會以網絡視頻形式組織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電煤形勢研討會。

會議分析了當前電煤市場形勢。預計2020年全國煤炭供需整體寬鬆,但疊加進口煤調控、水電出力、氣候變化、煤礦安全生產及徵地、國外疫情控制情況等不確定性,煤炭市場形勢仍很複雜。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的要求,顧全大局、堅持原則,增進理解、互信互利,繼續加強與煤炭企業溝通談判,爭取打破僵局,儘快簽訂2020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為保障2020年電煤供應奠定堅實基礎。

電力中長期合同是電力市場主體規避市場風險、平抑市場價格、保障電力供應的重要手段,為電力市場穩定高效運行起到“壓艙石”作用。

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19〕1982號,以下簡稱《通知》)。

這是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完善電力批發市場的一份重要文件,有利於進一步建立健全電力市場化交易機制,確保中長期市場與現貨市場的有效銜接,為深入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奠定堅實基礎。

《通知》其中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1)抓緊簽訂2020年電力中長期合同。要求儘快完成2020年電力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鼓勵市場主體在簽訂電力中長期合同時,按照國家規定的合同示範文本要求,參考應用《電力中長期交易合同示範文本(試行)》,各地可分發電類型、分用戶行業細化研究制定並推廣合同示範文本。

2)努力實現電力中長期合同高比例簽約。起步階段,應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市場主體電力中長期合同電量不低於上一年用電量95%或近三年的平均用電量,簽約達不到要求的不能成為現貨市場交易主體。鼓勵市場主體及時、高比例簽約,相關簽約信息定期對外披露,依法依規納入信用監管。

此外,3月30日,兗州煤業董事長李希勇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當前煤炭供求關係保持基本平衡,動力煤長協基準價政策維持穩定,預計動力煤市場不會有大的波動。受疫情和季節性等因素影響,預計上半年煤價將在低位波動。

但隨著國家定向降準、減稅降費等政策發力,製造業復產復工順利進行,國民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態勢不會改變。疫情影響結束後,製造業可能出現補償性需求,疊加製造業低庫存以及穩增長的政策,短期內對煤炭價格形成強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