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瑞幸咖啡造了一個難以置信的互聯網咖啡夢,就在很多人拋棄質疑、信以為真時,這個“一夜暴富”的公司“暴雷”了。

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宣佈首席運營官劉劍和幾名員工從2019年二季度起從事某些不當行為,參與偽造交易相關的銷售額約為22億元。在此期間,某些成本和費用也因虛假交易而被大幅誇大。

比照瑞幸的財報數據,2019年二季度收入9.09億元,三季度收入為15.42億元,兩個季度合計24.51億元,可以判斷其中只有近3億元為真實收入。而劉劍和幾名員工究竟是“背鍋俠”還是“始作俑者”,尚待定論。

當日,瑞幸咖啡股價暴跌,盤前跌幅一度超過80%,開盤15分鐘兩次熔斷。截止4月3日美股收盤,股價收報6.4美元,市值蒸發49.5億美元,約合350億元人民幣。

瑞幸咖啡“自曝”偽造22億交易的源頭,是今年1月31日渾水公司收到一份關於瑞幸咖啡的匿名報告,而後渾水公司判斷報告屬實,併發布了做空報告。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渾水蹲點調查,圖源渾水報告

報告作者派了92個全職和1400個兼職調查員,監控時長達11260小時,並收集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得出的結論是:

2019年第3季度,每家商店每天的商品銷量至少虛報了69%,2019年第4季度虛報了88%;2019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誇大了逾150%,尤其是在分眾傳媒上的支出;根據25843份客戶收據及其報告的增值稅數字,瑞幸2019年第三季度“其他產品”的收入貢獻僅為6%左右,而非公司報道的22%-23%。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瑞幸

瑞幸曾在2月3日,否認了所有指控,並回應稱報告毫無依據,論證方式存在缺陷,屬於惡意指控。但瑞幸咖啡並未給出確切的財務數據和證據。

直到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的自查時限臨近,瑞幸咖啡別無選擇,不得不選擇主動“自曝”。

這無疑是一件可以載入史冊的要案,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連線Insight,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產生了巨大反響,是因為涉案金額高達22億,甚至可能更多,刷單比例為80%,涉案(造假)比例史無前例。

消息出來後,一系列蝴蝶效應正在發生。曾經選擇相信瑞幸的,如今被坑得最慘。

為瑞幸夢想買單的投資方、股民、加盟商、合作伙伴等,都成為鐮刀下的韭菜。受到波及的還有“神州系”的源頭神州租車,因為其創始人陸正耀是瑞幸咖啡的董事長兼大股東,因此神州租車今日股價暴跌,目前已經停牌。

與瑞幸咖啡簽訂了3年合夥協議、為瑞幸開發周邊產品的哈爾斯,也因此事導致股價下跌。此外,一直承接瑞幸廣告業務的分眾傳媒,今日股價也一度大跌6%。

對他們而言,壞事情正在發生。

神州系逃離,知名投資機構陪葬

在瑞幸咖啡造夢過程中推波助瀾的關鍵人物,最先逃離了。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到底誰是瑞幸咖啡的擁有者。

瑞幸咖啡曾被稱為陸正耀IPO工廠的產物,而在瑞幸內部,圍繞陸正耀已經形成一個“神州系”。錢治亞(創始人)、楊飛(CMO)都來自神州租車,公關團隊也出自神州,而投資方中,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和君聯資本此前均與神州優車有不同程度合作。

根據其上市時提交的招股書,大股東仍為神州系,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家族持有969,703股普通股,佔股30.53%;

創始人錢治亞家族信託控制下的Summer Fame Limited持有625,000股普通股,佔股19.68%;

Mayer Investments Fund,L.P.持有393,750股普通股,佔股12.40%;

大鉦資本持有377,877股普通股,佔股11.90%;愉悅資本持有214,471股普通股,佔股6.75%。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錢治亞佔股僅低於董事長陸正耀,她也是陸正耀的得意門生。據媒體報道,2004年,錢治亞從武漢來到北京,從通訊到汽車,跟著陸正耀打拼了十多年。2017年10月離職前,錢治亞是原神州租車COO,離職後創立了瑞幸咖啡。

但天眼查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在瑞幸上市前6個月,瑞幸公司的原法定代表人,已經從錢治亞變更為了朱志彬。

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與錢治亞,曾一起參加2020年1月9日舉辦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當時劉二海提到,“我和治亞一股股票都沒賣,捨不得。”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錢治亞當選“2019經濟年度人物”,圖源鳳凰網財經

錢治亞確實沒有出售過公司股份,但是已經通過股權質押方式套現。

1月9日,瑞幸咖啡更新了招股書,顯示瑞幸的實際控制人陸正耀和錢治亞已經分別將他們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全部管理層質押的股份數量,超過了瑞幸在2019年5月IPO和2020年1月配售的總股份。這是一本穩賺不賠的買賣。

股票減持只是上市公司創始股東套現的方式之一,其他還有股轉債、股權質押、關聯交易、虛增支出等各種手段,可以在公司崩盤之前,把大量資金轉移到個人手中。部分手段也曾被應用到了神州租車的資本操作中。

黎輝和大鉦資本也早已有所行動。今年1月,大鉦資本曾通過配股出售了其在瑞幸咖啡3840萬持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實現約2.32億美元的資金回報。近期,其又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持股比例下降到8.59%。

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也陸正耀關係密切,曾是瑞幸咖啡A輪和B輪投資人。但還有太多無辜的投資人及機構來不及撤退,只能一起陪葬。

瑞幸咖啡IPO的中介團隊中,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國際、海通國際為其聯合承銷商,安永為其審計機構,他們都不免將會受到影響。

截至2019年年底,有12家機構持有超過1000萬股瑞幸股票,其中前十大機構股東分別是資本研究全球投資者(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s)、孤松資本、Alkeon資本公司、美國銀行、Melvin資本管理公司、瑞銀、Darsana資本、瑞信、Janus Henderson和Sylebra資本。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Wind數據則顯示,截至2019年末,共有158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瑞幸咖啡股票,持股總數達4.6億股。而在2019年3季度末,僅有94家機構投資者持有瑞幸咖啡股票,持股總數也僅為3億股。也就是說,在去年第四季度,就有64家機構選擇相信瑞幸入場。

如今,這些大小投資機構都被帶入深淵。

一般投資機構入股公司都會有相應的盡職調查等程序,特別是針對擁有線下連鎖的消費類公司,其中的基本功就是蹲點數客流和訂單。

這些中槍的投資機構中不乏國際知名的,但在瑞幸咖啡自曝之前,這些投資機構都沒有發現如此致命的數據造假。

員工面臨失業風險、加盟商夢碎、股民損失慘重

為瑞幸咖啡買單的,還有無數個體。

成為一家明星公司的過程中,瑞幸咖啡的員工數量已經非常龐大。擁有全職員工超過1.2萬名,還有上萬兼職員工。如果瑞幸咖退市或是破產,很多員工會面臨失業風險。

昨晚9點多消息公佈後,瑞幸公司內部群已經炸鍋,據《科創板日報》報道,當晚就有瑞幸員工表示在找人推薦簡歷。在2020年疫情發生後,經濟寒冬持續,大量企業裁員,招聘市場冷清,上萬員工的生計和生存現狀都會受到影響。

加盟商的創業夢也將破碎。去年9月,瑞幸咖啡推出新茶飲品牌小鹿茶,並首次開放了第三方加盟模式。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網

瑞幸方面將之稱為“新零售合夥人”模式。與傳統加盟制不同,小鹿茶不對合夥人收取加盟費,在門店達到盈虧平衡前也不分成。

這並不意味著加盟商不需要投入成本,小鹿茶僅負責品牌營銷、供應鏈管理、數字化運營系統開發迭代等,加盟商需要承擔門店選址和裝修、產品製作及交付。

2019年10月初,小鹿茶開始在上海、深圳等地陸續開出線下門店,截止同年11月,小鹿茶在全國的門店已經達到50餘家。

曾經相信瑞幸而加盟的合作伙伴們,未來何去何從?

目前,瑞幸咖啡門店還在維持運轉,在其官方微博發文“今天也要元氣滿滿哦”,並配有員工正在製作咖啡的漫畫圖。諷刺的是,這條微博被新浪微博自動匹配了一條“瑞幸咖啡盤前跌超80%”的鏈接。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今天,瑞幸咖啡部分線下門店已經爆單,消費者在現場排隊領咖啡,有快遞員面對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瑞幸咖啡的單子特別多,忙不過來了,估計比平時要多一半。

用戶還能在瑞幸咖啡倒閉前,儘快用掉手機裡積攢的優惠券,但對於股民而言,損失已經無法挽回。

股民曾對瑞幸咖啡信心滿滿。不久前,瑞幸打贏了一場翻身仗。疫情期間,無接觸概念火爆,瑞幸咖啡推出無人零售,此舉曾贏得一陣好評。2020年1月,瑞幸咖啡曾最高漲至51.38美元,最高市值達123億美元。

“瑞幸確切地知道投資者在尋找什麼,如何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有精彩故事的成長型股票,以及操縱哪些關鍵指標來使投資者信心最大化。”渾水做空報告中提到。

現在,情況急轉直下,股民迎來了最壞的消息。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目前,美國股民已經發起集體訴訟。渾水做空報告發布後,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此前,該項集體訴訟已於2月13日在紐約南區地方法院立案。

加州的GPM律所、Schall律所、紐約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均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渾水做空報告發布的日子)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繫,2020年4月13日是首席原告截止日期。

可以預見,瑞信咖啡“自曝”後,將有更多股民加入這場集體訴訟。

據稜鏡報道,在集體訴訟中,賠償金額將由對投資人造成的經濟損失,來進行核算。代理投資人的訴訟律師往往需要證明,經濟損失由虛假陳述導致,而非疫情等其他外部因素,但公司“自曝”造假,將為原告律師提供有利證據。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問題是,瑞幸咖啡還有多少資金可以賠償投資人呢?

2020年1月,通過增發併發行可轉債,瑞幸融了11億美元。截至到2019年三季度,瑞幸咖啡財報顯示賬面仍有45億人民幣的現金。

即使不考慮財務造假,這一現金儲備可能也無法支撐賠償。上海漢聯律師所合夥人宋一欣對中國經濟週刊表示,2020年至今,瑞幸咖啡2020年1月7日曾觸及年內最高價每股51美元左右,事發後最低價為昨晚的每股4.9美元,而公司最新總股本為2.4億股。

他提到,由此可粗略計算出一旦面臨集體訴訟,瑞幸咖啡將面臨總計約110億美元賠償。

自曝之後,結局如何?

瑞幸咖啡會面臨什麼懲罰?

在美股市場,針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處罰非常嚴格。瑞幸咖啡造假案,可參考的,是近20年前引發市場巨大震盪的美國安然公司財務造假案。

案件發生時,這家公司連續6年被《財富》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擁有約21000名僱員,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僅2000年披露的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之巨。

2001年,安然公司被迫承認,從1997年以來虛報利潤6億美元,並隱瞞了24億美元的到期債務。當天其股價下跌75%。在調查結束後,美國證監會和司法機構給予安然公司嚴厲懲罰:

安然公司宣告退市、破產;CEO傑弗裡·斯基林被判刑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

財務策劃者費斯托被判6年徒刑並罰款2380萬美元;

安然公司全額賠償投資者損失高達71.4億美元;

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因重金被罰宣告破產;

安然公司的投資銀行,美國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被判向受害投資者分別賠付20億美金、22億美金、6900萬美金。

由此來看,瑞幸咖啡最終的結局很不樂觀。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目前關於瑞幸咖啡造假的消息,主要來自其“自曝”,實際涉及的造假金額、參與造假的高管還不可知。

等待瑞幸咖啡造假參與者的,是刑事處罰。根據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項下的一般性反欺詐條款,即著名的10b-5規則,基於對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之信賴買入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對股票發行人提出民事訴訟。同時,對實施業務造假的責任人也有相應的刑事責任予以制裁。

根據3月1日以來國內實施的新《證券法》,瑞幸咖啡亦有可能在境內受到法律追責。

新《證券法》要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匯業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天航對媒體提到,由於尚未得知瑞幸咖啡造假行為的結果是否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無法判斷是否能夠由我國執法機關進行查處。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今天,證監會發布聲明,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

聲明中提到,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目前,只能等待監管和法律給出進一步的答案。

比較確定的是,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將永遠告別美國資本市場。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前高管徐光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造假的上市公司高管,誠信盡失,在美國基本上斷了後路,他們很難有機會再進入美國資本市場,他們會被納入黑名單。

瑞幸咖啡也可能會走上退市和破產的結局。納斯達克市場規定,上市公司股價跌破一美元,狀態持續30個交易日,且在被警告在90天內仍不能採取相應措施改變股價,即宣佈停止股票交易。

瑞幸咖啡今年1月17日的年內股價最高點為51.38美元,目前股價在持續暴跌,開盤後已六次熔斷,截止發稿前,收於6.4美元,很有可能觸發一美元退市制度。

瑞幸造假的蝴蝶效應開始了,誰被它拖入深淵?

圖源瑞幸咖啡官方微博

從創立到市場,瑞幸咖啡只用了一年時間,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記錄。從曝出造假到轟然倒塌,卻只用了4個月不到。

這將不僅僅是一家明星公司的死亡,其構造巨大的騙局過程中,也連累了一眾公司。

被投資者廣泛質疑的公司最先受牽連。今天早間開盤,港股的神州租車,股價一度大跌60%以上,隨後其對外發布公告稱,暫停交易,股價報1.96港元。

股價暴跌也傳導到了同在美股的蔚來汽車,大跌近10%。因其重要的投資者是聯想集團旗下的聯想創投,而神州租車背後的最大機構股東是聯想控股。

更深遠的影響,是將會影響整個中概股的聲譽。

“2010年綠諾事件出現後,中概股IPO的審核週期增加了一到兩個月。”徐光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美國的中介機構會擔心中概股造假,他們必須更詳細的審計,審計費用、律師費用等數據的審計都會提高,這是一環扣一環的。中概股的發行價、股價、估值,可能都會受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也提到,華爾街對於中概股的偏見由來已久,尤其是一部分公司還沒有現金流正循環的情況下,產生了很不好的影響。

瑞幸咖啡成為了中國商業史上的汙點,這個驚天騙局的蝴蝶效應還在進行。希望別讓操控騙局的罪魁禍首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