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大力推進 “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培訓工作

山丹縣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縣關於農村勞動力精準培訓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盯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整合培訓資源,緊緊圍繞“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目標,按照“精準補助、直補到戶、學生自願、雙向選擇、政府推動、社會參與”的原則,加大政策宣傳,精心組織實施,不斷提高“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產業提升、加快全縣脫貧致富步伐,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是加強政策宣傳,確保培訓對象精準。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尤其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對的一線組織動員作用,結合“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實施,採取政府網站、微信平臺、鄉村政務公告欄、幫扶幹部入戶宣傳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雨露計劃”培訓政策, 做到貧困群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並組織專人進村入戶,深入開展“兩後生”調查摸底。凡符合條件的貧困學生,無論在何地就讀,均可申請扶貧助學補助。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生源登記表和數據庫。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新增“兩後生”培訓全覆蓋。

二是嚴格補助程序,確保政策落實精準。嚴格按照戶申請、村推薦、鄉審核、縣審定的流程申請審定,同時依託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加強學員資格審查,切實把農村建檔立卡接受中等職業教育(含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職業教育(含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的貧困家庭學生作為培訓對象,確保“雨露計劃”項目覆蓋農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努力實現應學盡學、應補盡補。同時,力求方便群眾,精簡申報資料,做到了群眾“最多跑一次”,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有效地推動了工作落實。今年計劃在去年全縣“雨露計劃”職業教育培訓341人,共計補助資金102.3萬元的基礎上,再鞏固再提升。

三是建立考核機制,確保項目監管精準。結合全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專門制定了《山丹縣“兩後生技能培訓”一卡通實施方案》,通過下鄉調研、專項督查等方式,及時發現反饋問題,通報情況,限期整改,有效促進了項目實施和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和規範化運行。同時,嚴格按照《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加強培訓補助資金管理,採取“錢跟人走”的形式,由個人申請、鄉村證明、學校確認、扶貧審核、財政通過,相關銀行直接打到農民“一卡通”賬戶,減少了中間程序,有效杜絕了“卡、拿、要”問題,確保資金足額按時發放到補助對象家庭。 (陳紅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