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次分享:《人最終會“敗在”自己的“認知”和“時機”上》

和助理溝通《大數據技術》課後

學員反饋時,她說:“學員反饋“大數據技術”真的很牛X、很震撼、也很高效,但目前自己企業人數也不多數據量也不大暫時還用不起來”。這點也讓我陷入了深思,今天的場景在過去多年的諮詢中無數次的出現學員或企業家感覺我的“管理之道和管理技術”確實很好,但現階段還用不上這麼“高大上”的東西,因此也就與這麼牛X的東西有緣無份

記得2011年為一個企業做諮詢,在討論2012年戰略規劃的時候,我和公司老闆在一個點上產生了分歧

,他在不同的時間,說了幾次同樣的話:“聶總,我認為這個點明年應該這麼做”。當他說到第三次的時候,我腦海裡閃現了一句話:“王總,過去的知識和經驗是成就了您老爸和您用了三十年的時間,把一家企業做到4000萬的原因,也是讓您沒把這家企業做到4個億、40個億、400個億的理由”。聽完這句話,他面色蒼白沉默了幾分鐘,他忽然笑了他說:“聶總,您說的是對的,往往我認為對的東西,也許是錯的,若不錯,我怎麼這麼努力,都沒有把這家企業帶出泥潭呢”。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是認知

的差異,人無法做好他認知以外的事情,認知的邊界就決定了一個人所能觸及到的最大範圍,也就變成了TA不可逾越的天花板

第37次分享:《人最終會“敗在”自己的“認知”和“時機”上》

若大家知道中國今天的房價有這麼的高,多少人砸鍋賣鐵也會買幾套房子,但開悟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往往根據過去獲取的知識和經驗去判斷現實和未來,但這也許是錯的。巴菲特曾經說過能預測三天股市趨勢的人就可以變成世界首富。從這個點上來看,預見未來只是少數開悟人專利

1、因為預見,所以相信: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大部分人很難做到先知先覺,容易做到後知後覺

2、因為相信,所以追隨:

雖然我們不能預見未來,但我們可以讓名師指路追隨成功者腳步,減少九九八十一難的次數時間的浪費

3、即使看見,也不相信:

非常遺憾的一件事,很多人就算看見,因為自己

認知的限制,也沒有敏感的覺察到機遇機會永遠偏愛有“預見”的頭腦後知後覺也許並不可怕,但不知不覺才是最危險的。

小結:

過去的知識和經驗是成就我們走到今天的原因,也是讓我們只走到今天的理由。“正確的時空,做正確的事”是企業管理人生管理很重要的一個真理選擇往往比努力重要。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

選擇上。

雖然“緣在天定”,“份在人為”,請用您的智慧,在人生的每一個十字路口,做出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