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牧馬人》: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37年前的老電影《牧馬人》,伴著一首緬甸歌曲“清新的小女孩”,在抖音等社交媒體突然走紅。

“從前的天黑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愛一個人……”電影裡裡許靈均與李秀芝淳樸美好的感情,感染了許多90、00觀眾。90、00甚至正在成長的10後,作為成長於物質豐富的一代人,這種不含物慾雜質的“真情”,同當年的有限的物質條件一樣,變得“稀缺”。


老電影《牧馬人》: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牧馬人》影片根據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謝晉執導、李準編劇,1982年影片上映後非常轟動和受歡迎,獲得了當年觀眾票選的大眾電影白滑精最佳故事片。

當時,故事還從電影銀幕延伸到了書籍,以70、80一代喜聞樂見的小人書,在群眾間廣為流傳,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時隔37年,這部老片穿越時代的迷霧,於2019年歲末再度走紅,事實證明了“經典永流傳"。


1


老電影《牧馬人》: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走心的感情,是這部劇走紅的最大秘訣。

許靈均與李秀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一個特殊的年代。

從11歲開始,經歷生父離家出走、失去母親的雙重打擊,年幼的許靈均獨自生活飽艱辛。親人的感情和家庭的溫暖對於他而言,無疑是缺失的;加上政治風波,這個出生封建大家庭的長房長孫,一度跌落到人生的谷底,“悲觀、絕望”一度成為他的心靈底色。

“祖國、人民、勞動、大自然,給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氣!”正如影片的臺詞,敕勒川下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善良的鄉民,讓許靈均逐漸找到了心靈層面的“父親、母親”,找到心靈的慰藉和生活的意義。

在這樣的心靈底色下,李秀芝的出現無疑是一抹靈動的亮色,又像是沉悶空氣中的一縷清風,讓這個“失意”漢子的生活真正有了生機。

兩個善良的靈魂相互依偎與滋養,在貧苦的邊遠地區,逐漸活出了生活的斑斕。

李秀芝式的情話也是影片的亮點。

“我命好,我看出來了,我遇到好人了。”“在我眼裡,他還是那個許靈均,他就是當上官我不稀罕,再放20年的馬我也不嫌棄。”

這些質樸、含蓄而又真摯的告白,蘊含了一個女子的自信也智慧,也折射了老一輩人的愛情觀、婚戀觀。正是這些像清流一般的“話語”,擊中了無數現代“少男少女”的心。

李秀芝與許靈均之間純粹真摯的感情,是這部老電影再度爆紅的原因。


2


老電影《牧馬人》: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影片的另一大看點,是男人與女人在面對困難時的不同姿態。

面對生活的貧瘠與困難,李秀芝無疑比許靈均更加樂觀和適應性好。“麵包會有的”,這句從電影裡看到的“臺詞”,成了這個弱小女子的信念。

從收拾屋子剪窗花,讓原本的破屋煥然一新;到打土坯壘院牆,養雞養鴨養鴿子成為“海陸空司令“創造新生活”,李秀芝身上所迸發的那種勞動勁頭與創造力,是無數中國女性身上美好特質的折射。

這種面對困難的韌性與積極頑強的創造力,也是中華兒女的集體群像

中華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正是中國人在一次又一次面對困難時,堅韌勇氣面對的結果。

在許靈均平凡摘帽、得到500元“鉅額”補償,尋回大企業家父親、可能會去美國的各種變故前,李秀芝這個文化不高的農村姑娘,所表現出的金錢觀、社會觀和人生觀,同樣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面對丈夫的“春風得意”和出國的可能,李秀芝以她特有的中國式婦女的沉穩、睿智以及信心,無形中影響著許靈均的內心。

“我願意和人民一起爬這個坡”,這是許選擇留下的精神信念,但背後,也是對李秀芝付出的真情、敕勒川下澆灌過的家園的選擇——在美國式的物質財富和中國人血脈相傳精神財富之間,許靈均最終選擇了後者——也是鏡頭外無數90、00後向往的財富。


3


老電影《牧馬人》:從前車馬慢,一生只愛一個人…

相對於純真質樸的愛情線,影片的另一條脈絡是許靈均和許景由之間的親情線。

許靈均與父親許景由的不同道路選擇,不僅是時代宏觀背景下的意識形態選擇,也體現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價值取向。許靈均年幼失去父親母親,加上本身的文人特質,對親人的感情、家庭的溫暖會先天重視與渴望。。

想起相似年代背景的另一部劇《溫州一家人》,類似的父子價值衝突:重視物質成功的周萬順,對賺錢興趣不大,寫得一手好字、喜歡浪漫之都意大利的周麥狗。

相似的價值觀衝突和不同人生傾向。不一樣的是一個來自社會上層的人家,一個是從底層出發的平民人家;許家跟在社會前沿,具有時代和國際視野,胸懷宏大社會使命感、和高瞻遠矚的理想情懷;而周萬順則依舊帶著封建大家長的落後色彩,以小人物的命運折射時代的變化。

同樣是破碎的家庭,許父是決絕離開放棄了一個家庭,帶著知識分子的開明、果斷當然還有幾分無情;而周萬順心心念念掛念家人,卻因為自身的頑固,封建色彩濃烈的兒子思想,和對子女專斷的安排,“有心插柳柳不發”,支離破碎。。

《牧馬人》中,李秀芝為許靈均圓滿與攜手創造了美好的家園;《溫州一家人》中,麥狗則從陝西妹子禾禾那裡,找到了缺失的溫暖。。以不同的方式成就了各自的圓滿,在生活與時代當中各自救贖,自我實現!



七月,金融圈資深編輯,優質內容創業者,喜愛舞蹈、建築、社會人文,關注社會變遷下的個人成長。心懷美好前行,穿梭於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願自己活成一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