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北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使岳陽樓揚名天下,岳陽樓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也是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歷代屢毀屢建,1983年,岳陽樓落架大修,雖說也是重建,但畢竟有55%以上構件為原物,已經不錯了。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景區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五朝樓觀展示的是: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岳陽樓的建築模型。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唐代的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宋代的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元代的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明代的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清代的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古城門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古城門和岳陽樓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四柱”指的是岳陽樓的基本構架,首先承重的主柱是四根楠木,被稱為“通天柱”從一樓直抵三樓,除四根通天柱外,其餘的柱子都是四的倍數,其中廊柱有12根,簷柱是32根。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 一樓大廳由12 塊紫檀木板組成,黑底綠字,是清道光四年(1824 年)巴陵姓吳的知縣叫人按照原件筆跡仿製的《岳陽樓記》。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二樓大廳的《岳陽樓記》雕屏為張照原跡,清書法家張照書寫的《岳陽樓記》雕屏由12塊巨大紫檀木拼成。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毛澤東書寫的杜甫《登岳陽樓》詩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洞庭湖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洞庭湖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仙梅亭,位於岳陽樓南側,為岳陽樓主樓輔亭之一,與三醉亭相對應。仙梅亭是一座呈六邊形,二層三簷,簷角高翹,純木結構,.明崇禎十二年(公元 1639 年),嶽州推官陶宗孔主持重建岳陽樓,於樓基沙石中得石一方,去其泥水,顯出二十四萼枯梅一枝,時人以為神物,稱之“仙梅”,乃建亭,置石其中,名“仙梅亭”。到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嶽州知縣熊懋獎重建岳陽樓時,在遺址上覆建其亭。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仙梅亭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遙相對,君山名勝古蹟眾多,有摩崖石刻、“星雲圖”、新石器遺址、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宋代農民起義的飛來鍾、楊么寨等。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張之洞等墨客騷人都曾登臨君山,李白的“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更使君山名聲大噪。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湘妃祠,祠裡的二妃是堯帝的兩個女兒、舜帝的妃子,後來的人為了紀念她們的功德,便在這裡修了這個湘妃祠,供奉她們,現在的湘妃祠是1986年修葺而成的。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左邊是犀牛望月,右邊是五羊看日,日月同輝的意思。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柳毅井”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柳毅井”

岳陽樓、君山——湖南省岳陽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