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別看水槽佔不到1㎡,它可是廚房最核心的黃金C位。

水槽選不對,每天做飯痛苦2小時;

水槽選對了,可以愛上洗碗,連洗碗機都不想要了!

單槽雙槽怎麼選

檯面小真的不要買雙槽,保留那一點可憐而寶貴的檯面空間吧。

雙槽通常一大一小,想要雙槽方便好用,大槽的長度是有要求的。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一般的雙槽,大槽的長度在40cm以內。

而中國人最常用的炒鍋,直徑通常是28~34cm,好像鍋比水槽小,能放得下?

別忘了還有鍋把,你用盡辦法,最多隻能把鍋斜著插進去。

刷洗到鍋把周圍的時候,難保不往外濺水。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有的炒鍋還是帶耳朵的,就更放不進去了。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絕大多數的單槽,長度都在55cm以上(除特別定製的迷你款)。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洗鍋、洗砧板、洗芹菜都夠長,鍋碗瓢盆全能塞下,不用擔心濺水。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也有好多人說,買雙槽就是為了分區,大槽用來洗碗,小槽用來洗水果,接受不了生熟油膩都在一個盆裡洗。

即使這樣,我還是建議你買單槽,因為單槽可以變雙槽,但雙槽不能變單槽。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盆中盆、瀝水盆、瀝水架,都能讓單槽變雙槽。

配件不用時收起來,也不耽誤單槽的日常使用。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圖源:住範兒自攝

水槽深度怎麼選

水槽深度一般是19~22cm,國產水槽普遍比進口水槽深一點點。

推薦水槽深度≥20cm,更不容易濺水。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如果還是濺水,很可能是龍頭出水太激烈,配個龍頭起泡器就行。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如果水槽深了覺得彎腰費勁,是櫥櫃檯面的高度不對。

粗略計算公式:合理櫥櫃高度=身高÷2+5cm

通常檯面高度達到85cm以上,大多數人能夠洗東西不彎腰。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圖源:住範兒自攝

水槽檯面高了才舒服,燃氣灶檯面低了才舒服。

如果你對生活體驗很在乎,櫥櫃做高低檯面是最好的,水槽要高,灶臺要低。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圖源:住範兒自攝

水槽龍頭怎麼選

抽拉龍頭能夠大大提升廚房效率。

洗碗、洗菜、接水、打掃水槽,都方便很多。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因為抽拉龍頭屬於比較高檔的配置,功能也會做得多一點,通常有2或3種出水模式。

“花灑水”模式,就相當於龍頭起泡器的效果,也能減少水槽濺水。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不過,龍頭抽拉靠一截軟管,這段軟管容易壞。

保險一點,可以選萬向龍頭,內部有一個萬向球,也能變化出水模式和出水方向。

萬向龍頭不能抽拉,但是損壞的幾率也小了。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下水口怎麼選

建議選圓形下水口,下水更順暢;不要選方形,容易留衛生死角。

避坑指南—廚房水槽怎麼選?材質、樣式等詳解以及品牌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