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卡爾卡鬆的理由又多了一個Cassoulet

菜餚:Cassoulet

餐廳: Le Rempart

Carcassonne, 2019 Jul

再次造訪Carcassonne (卡爾卡松),抵達較晚,城中城已經謝絕入客。周邊還是熙熙攘攘,畢竟夜才漸入佳境。在當地人的指引下,預訂了餐廳。由於時間還充裕,就在廣場的中心先喝東西,明顯是招攬遊客的地方,酒自然是不好喝,但也微醺,起風,領著夕陽,向著餐廳直進。

晚餐的主題早打定主意,之前還不確定是不是適合,初夏的一陣陰雨過後,有風,天氣竟微涼,正好提供了品嚐豆燜肉最適合的天氣條件。

旅行中的美食 | 再訪卡爾卡松的理由又多了一個Cassoulet

Cassoulet

查了一下 Cassoulet 的百度翻譯是豆燜肉,也多學了一下材料和做法,提煉幾個以下的關鍵點:

  1. 名字來自一種鍋具,叫做Cassole,專門用來做燉菜;
  2. Casssoulet 在各地存在各種版本,尤以圖盧茲和卡爾卡松出品最有名;
  3. 煮制的過程中用到大量的白扁豆 (haricots blancs)來襯托肉類,功效上對我來說有點像吃完剁椒魚頭後,用汁水拌個面;
  4. 一般搭配的肉類是鴨肉,鵝肉,豬肉和香腸。圖盧茲的版本用的是豬肉和羊肉;
  5. 卡爾卡松的版本類似,肉的比例做了調整,放更多的羊肉,有時候用Partridge代替鴨肉。看起來像是一種鵪鶉類似的禽。我猜當天吃的應該是這種,因為腿細小,還以為是鴿子。據說還有用烤豬的版本,應該很搭。
旅行中的美食 | 再訪卡爾卡松的理由又多了一個Cassoulet

Partridge

燉菜符合我的審美:敦實,濃郁。沒有矯情的擺盤,和葡萄酒很搭,當然是一些粗曠有勁的濃郁型紅葡萄酒。豆子幾乎在烹飪的過程中變成了泥狀,就著紅肉一起,鹹香,中和油脂,並和肉的紋理形成反差。整體來說概念上有點像吃 Cheese fondue,你不會想要每天吃,但是在特定的時間和氣候裡,能同時治癒口腹和身體的料理。

餐廳的葡萄酒也非常值得一提,本地酒,有記憶點的酒標,應該是南部特色的混釀(Aubert & Mathieu),複雜但依然順口。我的葡萄酒學習算是廢了,說出這樣讓自己都汗顏的品酒詞...哎。

最後放一張卡爾卡松的照片,印證是值得反覆造訪的地方。

旅行中的美食 | 再訪卡爾卡松的理由又多了一個Cassoulet

酒標


旅行中的美食 | 再訪卡爾卡松的理由又多了一個Cassoulet

從卡爾卡松城堡遠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