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局中做好人際交往,要記住以下餐桌禮儀!

人在職場,難免會遇到很多飯局酒局。比如剛剛過去的春節,相信每個人都經歷了單位年會、同事聚餐、家庭團年等諸多飯局。在有些大大咧咧的人看來,這就是“吃個飯”的事兒。然而,社會交往中,飯局上表現出的“規矩禮儀”卻是越來越受到職場人士的重視。餐桌禮儀的學習不僅有助於建設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還有助於職場新人更快適應社會,幫助個人事業的成功。

在飯局中做好人際交往,要記住以下餐桌禮儀!

(1)座次安排。餐桌上的講究很多,選店點菜、上菜喝酒都蘊藏許多禮儀,就連看似簡單的座次安排,也蘊藏無限玄機。按照習俗,一般按照“左重右次”的排位規則,根據客人的重要程度安排座位。如果是家宴,應請家族中輩份最高者坐為上賓,其餘可按照設宴者的年齡、身份地位、親疏關係分座安排;如果純粹是同學或者是戰友們的聚餐,誰請客誰就坐在面向門口的位置,也稱“做東”或“莊主”,其他同學或者戰友可以隨意入座;如果是宴請領導或客戶,座位就相當有講究。則要注意主陪、副陪、主賓、副主賓座位的排法了。主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一順位,位置應該正對大門或者是能夠全視整個宴會大廳,作用是坐莊,把握本次宴請的時間及喝酒的程度。副陪是請客一方的第二順位,位置在主陪對面,即背對門口,主要作用是帶動客人喝酒。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這個位置是請客買單者的專屬位子,一般不安排人坐。只有在人比較多,比較隨意的場合才安排。主賓是客人裡面職位最高或者地位最貴重者坐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邊。副主賓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如果還有“三賓”,則安排在副陪的右手方入座;“四賓”安排在副陪的左手方入座。

在飯局中做好人際交往,要記住以下餐桌禮儀!

(2)上菜動筷。一般都是從主賓位置開始的,也就是主陪的右手邊。一般來說,上第一道菜時,為了表示尊敬,主人會用公用筷給主賓夾菜。這時懂禮的主賓也會象徵性的吃點,示意可以吃飯了。如果遇到主賓特別忌口的食物,主人會把第一筷夾到自己碗裡,其它人接到信號後才能開始吃。需要注意的是,在沒有上菜之前一般是不可喝酒的,喝酒預示著宴會的正式開始。

在飯局中做好人際交往,要記住以下餐桌禮儀!

(3)敬酒方式。敬酒,從古至今一直是國人餐桌上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中國民間就有“無酒不成席”“感情深,一口悶”等說法。 無論是親朋好友聚會,還是業務接待飯局,難免會喝上一杯。那麼,飯局上,該如何“勸君更上一杯酒”?一般來說,勸人飲酒有“文敬”“武敬”“罰敬”“代飲”“互敬”等幾種方式。“文敬”是傳統酒德的一種體現,即有禮有節地勸酒。“武敬”是一種通過划拳、說酒令,以輸贏判定誰喝的方式,這在民間非常流行。“罰敬”則是中國人敬酒的一種獨特方式。罰酒的理由可謂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可能是對酒席遲到者的“罰酒三杯”,有時席間說錯話也會被罰酒。“代飲”一般用在本人不會飲酒,或飲酒太多,但是主人或客人又非得敬上以表達敬意時,就可請人代酒。但切記酒桌上不能隨便找人代酒,除非那人與你有特殊的關係。“互敬”是客人之間為增進感情的敬酒,往往敬酒者會找出種種必須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無法找出反駁的理由,就得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