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腦來了!5G讓城市更“智慧”

(記者 陳錦鋒)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指出,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城市大腦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5G建設浪潮掀起,未來基於5G的城市大腦將更加“聰明智能”,進而有力推動智慧城市發展。

什麼是城市大腦?

這個“大腦”通俗地說,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城市交通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精細化管理、區域經濟管理等構建一個後臺系統,打通不同平臺,推動城市數字化管理。

城市大腦來了!5G讓城市更“智慧”

  

城市大腦包括哪些零部件呢?就拿杭州來說,它不只是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它還包括杭州各個部門和單位837億條數據的“知識儲備”,而市民的智能手機、市民卡、交通燈、停車場、公園、醫院都是“大腦”可以直達的“觸手”,通過網絡這個“神經”和“毛細血管”的連接,“大腦”每天要協同的數據上億條。

城市大腦初衷很多是用來治堵,“數字治堵”解決了複雜的交通問題,比如杭州,就是在沒有增加任何其它設施的情況下,基本上僅用數據資源,就使杭州整個城市在快速路、高架路上的車輛通行效率平均提高了50%,這相當於利用“城市大腦”多修了“一條路”出來。通過多年的“數字治堵”,杭州交通擁堵排名從2014年的全國第2位降到了幾十名。

城市大腦來了!5G讓城市更“智慧”

(注:圖片來自杭州網)

還有,在疫情期間,廈門率先施行的口罩網上預約購買模式也是城市大腦的體現,通過每日網上預約,再通過預約情況,向全市各個藥店調配口罩數量,再對通過預約的市民在指定時間段購買,這樣能既能防止出現扎堆情況,又能保證市民都能買到口罩。

除此之外,城市大腦還能完成很多方便市民的便捷應用。

比如,看病“最多付一次”,就診結束後,既可以在院內一次性自助付費,也可回家用手機支付;

多遊一小時:包括“10秒找空房”“20秒景點入園”“30秒酒店入住”和“數字旅遊專線”四大便民服務;

一鍵護航:使救護車在不闖紅燈、不影響社會車輛的前提下,安全、快速、順利地通過每一個路口,打通全自動綠色通道。‍ 

城市大腦建設已成熱潮

梳理發現,不只杭州,還有北京、上海、深圳、雄安等城市都在建設城市大腦,這逐漸成為未來城市一個新的基礎設施。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武漢時,提出了樹立“全週期管理”意識。大城市、超大城市隨著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快速流動聚集,風險也在快速集聚、快速爆發與快速擴散。“全週期管理”必然要依託城市大腦這樣的智能化手段。

上海浦東通過城市大腦為高齡獨居老人免費安裝“居家安防三件套——煙感檢測、燃氣探測和一鍵報警。當老人忘記關火或者在家裡需要幫助時,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上門幫助。

正在建設的雄安新區,也規劃建設了深度學習、自我優化的雄安智能城市大腦。此前,雄安通過中國電信部署了新一代物聯網實驗網絡、智能市政管理等新型智慧應用,目前,基於新一代物聯網的新區管委會智慧停車示範點、奧威路智慧井蓋、智慧路燈示範點已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

城市大腦來了!5G讓城市更“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四川眉山公安局聯合中國電信進行5G+無人機的業務測試,探索城市治理智慧化路徑,大大提升防疫效率。

有統計顯示,全國提出要做城市大腦的大概有500多個城市,幾乎涵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儼然一股熱潮。在一些大城市,基礎網絡和傳感器都已佈局到位。對此,有學者認為,隨著技術發展,城市大腦將使城市綜合治理再上一個臺階。

5G賦能智慧城市發展

結合特殊時期暴露出的城市精細化治理問題,智慧城市有望成為新基建重要的建設內容。顯然,城市大腦作為智慧城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將成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的有效工具。

近日,工信部表示,將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進度,預計2020年底全國5G基站數超過60萬個,實現地級市室外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有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城市大腦來了!5G讓城市更“智慧”

5G作為最新一代的無線通信技術,其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特性對智慧城市建設產生巨大的影響。以其為基礎的泛在傳感網絡實現智慧城市萬物智聯,人、機、物深度融合發展;同時,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使5G網絡根據末端應用場景靈活配置網絡資源,滿足智慧城市對網絡差異化需求,成為支撐城市發展的重要毛細血管,會給城市管理帶來革命性變化,最終造就超強城市大腦,為智慧城市賦能。

“5G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以及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全面深刻的改變城市生產、生活及治理等方方面面。”有市場人士表示,5G網絡獨具滿足智慧城市多場景對網絡差異化需求的能力,這點對於智慧城市建設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