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知識:淺談練琴─「練」的形與意


音樂知識:淺談練琴─「練」的形與意


「練」是一門藝術,也是音樂之路必定經歷、修行的,但究竟什麼是「練」呢?

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練」這個字蘊藏苦澀味蕾,「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不禁一翻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等詞句,總讓我們把「練」和「苦」當成一比一的等比存在。但在講求效率、科學的現代,練習已經不完全是推石磨般重複的動作而已,而是更著重於思考、攝取、輔助、心理,這也是我們在練琴時必須提醒自己的。簡單來說,讓練琴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而不是生活為練琴的一部份,這是格外重要的,也是在與一些演奏家對談後他們所強調的,因為生命絕不侷限在四面牆裡發展,而是廣泛在生活中發揮。

「小孩屁股有三把火,永遠坐不住。」其實,這三把火是源自孩子─生命力、好奇心、熱情,我們應該要鼓勵他們燃燒並學會〝控制〞火侯,燉出生命最談美的精華,而不是熄滅自己,這是不一樣的。「哇!這個孩子都可以靜下來主動練琴耶!」很多時候,許多家長們會這樣讚歎,但在我看來,他是在他的世界裡躍動,並且滿溢創造及自由。這才是「練」的真諦,也是我們在瓶頸中必須憶起的〝小時候〞,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對於學習、探索反而容易覺得理所當然,逐漸在「練」時少了孩子毫無保留的熱情,成為一架磨盡的石磨,嘎嘎磨著生活。反而,有時候我們還得向孩子學習獲得的期待與熱情,雖然我們都從那裡開始,但久了我們偶爾還是會迷失。

「練」的形與意,向來就不是聽到、讀到、看到的,而是必須經由自我感受,刻出自己的深度,淬鍊出自己獨有的生命痕跡。重點不再於〝靜〞、〝外在〞,而是在於〝心〞、〝念〞,這才是「練」的重點,否則就只是囚禁與自由的外在差別,如此而已。

「練」如「戀」,都是容易令人痴迷卻需要專注的衝動啊!


音樂知識:淺談練琴─「練」的形與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