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過去一年多來,“粵港澳大灣區”被國家賦予了眾多榮譽:

“世界級城市群”、“國際一流灣區”、“國家級戰略”、“千年大計”

作為繼雄安新區後的又一國家級戰略,大灣區被人們賦予了太多的期待與展望,灣區規劃的發佈更也臨近節點,在香港迴歸21週年之際,是否帶來驚喜,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金融資源重新配置,金融業務與金融交易不斷向新興經濟體傾斜。在這種國際形勢下,國家逐步確定通過金融改革發展支持和促進實體經濟復甦和繁榮的思路,金融改革創新力度不斷加大。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香港、廣州、深圳是全國排名前列的金融中心,三地金融總量超過倫敦、紐約等任何一個全球金融中心。作為實體經濟運行的“血脈”,金融合作勢必成為大灣區建設的先行者,很多人看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巨大的經濟總量、人口總量和深厚的產業基礎,但也有不少人意識到這個大灣區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最大的不同——這裡存在著兩種社會制度,三種關稅制度和三種貨幣。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需要中央強有力的協調,用行政的手段消除阻礙,以打破制度間的隔閡,促進金融合作與流通。

但有利的是,目前港澳的金融發展格局相對自由而成熟,這為大灣區內部合作打下堅實基礎,也將有力推動這一世界級灣區走向國際市場。

香港

香港是亞太地區的金融中心,多年來一直在國際金融市場佔據關鍵席位

,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香港在新股上市集資、基金管理、銀行資產規模、離岸人民幣業務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

香港在新股上市集資方面處於全球領先位置。2016年港交所新股上市集資金額共計1948億港元,超過上海證券交易所(1150億港元)和紐約證券交易所(1016億港元)。截止至2017年5月,香港股市市值達28.54萬億港元,共計2027家上市公司;內地企業達1019家,佔香港股市整體市值的64%、交易額的74.9%,香港與內地聯繫日益親密。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香港銀行業資產規模龐大,列全球首位。截至2017年3月,香港銀行業總資產達21萬億港元,接近香港GDP的8.5倍,列全球主要市場首位,全球前100家大銀行中約七成在香港設有分行機構。目前全港共有194家銀行機構,包括156家持牌銀行、21家有限制牌照銀行、17家接受存款公司。

香港基金管理業發展迅速,是亞洲首屈一指的財富管理中心。有國際機構報告指出,香港以6400億美元的資產規模成為全球第五大、亞洲第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其資產在2008~2014年間以146%的增幅位居世界第一。

並且,香港是中央政府特許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在中央政府扶持的背景下,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量從2010年的107億美元等值上升到2016年的771億美元等值,增長幅度高達6.2倍。

澳門

澳門實行自由經濟政策,經濟運作靈活,稅率較低,外匯進出、兌換自由、黃金買賣自由。

由於經濟規模小,依賴性強,因此與香港對比,澳門的金融體系較單一,沒有同業拆借的資金市場,也沒有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證券市場等,澳門金融體系主要包括銀行業和保險業。

截至2017年10月,澳門的銀行中,總部設在本地的銀行有9家,外地銀行的附屬銀行有6家,外地銀行的分行有19家。澳門銀行業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對維持經濟穩定、推動經濟發展發揮了顯著作用。澳門銀行業的主要特點包括:商業銀行網點密集、資金充足率高、存款以本地居民定期存款為主、存款遠遠多於貸款、存款和信貸業務迅速增加、銀行體系對外高度開放。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澳門保險業總資產相較於銀行業總資產基數較小,保險業務分為人壽保險和非人壽保險兩種類型。截至2016年12月底,澳門保險業共有23家保險公司,其中11家為人壽保險公司,另外12家為非人壽保險公司。

澳門金融業除了銀行業和保險業外,還包括11家兌換店,6家兌換櫃檯,2家現金速遞公司,2家金融中介人公司,2家支付服務機構及1家其他金融機構的代表辦事處。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人民幣跨境市場合作新突破

為加速促進灣區內三地九城的融合,大灣區金融合作發展應當把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速和自貿區發展建設的歷史機遇,率先探索建立符合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要求的跨境融資體系,積極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跨境金融業務的創新和發展,促進金融資源在境內外更便利地流動,建立完善人民幣跨境流出和流入的無障礙通道。

在此基礎上,促進跨境金融創新,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服務功能。大灣區將依託“NRA+”賬戶開展跨境金融創新,研究探索開展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試點,進一步推動粵港澳三地金融業融合發展,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金融支持。

(金融合作政策與突破重點需要討論的還有很多,欲知更多,請關注奧策澤行近期課程——“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與產業發展規劃前瞻”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憑藉著資源實力、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及多元配套的基礎設施,大灣區正吸引著從金融到科技、服務等多元領域的全球優質企業入駐。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不日就要發佈,當下節點,對於摩拳擦掌的南粵億萬人民來說,可以稱之為“萬事倶備,只等東風”。

在大灣區發展勢頭向好的背景下,我們又能如何提前一窺未來,準確把握未來大灣區的投資點與發展機會?未來灣區的金融合作業務又將朝著那些方向發展,創造出哪些機會點?

在機會來臨時準確抓住它,才能乘風而上,這可能是2035年之前,最後一個“灣”道超車的機會

作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智庫論壇的支持單位,奧策澤行此番在大灣區規劃發佈前夕,邀請了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從最新政策資訊、全方位數據解讀大灣區的城市與產業發展規劃。

人民幣跨境融資、自貿區金融創新……大灣區金融合作突破口在哪?

文章數據來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報告藍皮書》

更多大灣區數據分析

敬請關注奧策澤行官方微信公眾號—U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