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前有養龍賺錢騙局,現在又出現個養魚賺錢騙局,套路如出一轍,下載APP每天操作就會有“收益”,然而有人卻因此被騙了近20萬,具體怎麼回事?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正文共:1760 字
閱讀時間:6 分鐘

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題圖:主題配圖


防騙說463:養魚騙局詐騙套路來自防騙大數據00:0006:33


手機遊戲“養魚”賺錢,被騙近20萬元

近日,濰坊市民小李因為“養魚”虧了一大筆錢,她養的“魚”可不是一般的魚,而是一款手機遊戲裡號稱可以賺錢的“魚”。


小李通過親戚的推薦,在手機上下載了一款名為“海底世界”的手機遊戲。玩家在平臺內購買虛擬魚苗,購買魚料進行餵養,魚養大後賣給平臺,即可獲得收益。


遊戲中的每一種魚都有著不同的價格,從200元到9600多元不等。小李第一次投入了15000元,沒幾天就賺了好幾千元。“我是從1月28日開始玩的,第一次買了三條魚。一週後就陸續收到平臺返給的432元、719.78元、2400元。”小李說,感覺收益可觀,她繼續投入8萬元“養魚”。而且,這個遊戲還規定,每個平臺會員邀請其他人加入遊戲,還能獲得分享收益。


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沒幾天,小李在遊戲中養了46條魚,總價近20萬元。就在她準備大賺一筆的時候,平臺突然說要進行數據維護,暫停交易。此時,小李的本金及所有利潤都在平臺之中,從3月7日到現在,遊戲平臺雖然可以打開,但是無法交易,錢也沒辦法提取。(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據瞭解,和小李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很多參與者,他們針對目前的問題建立了微信維權群,群內共200多名玩家,涉及金額高達四五百萬元。小李已經報警,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除“海底世界”外,還有“海底奇觀”、“海洋世界”、“海世界”、“奇妙海洋館”等套路相差無幾的騙局存在。


有律師表示,這是借用遊戲的外殼,通過高收益吸引用戶進入,再讓會員介紹朋友參與進行非法集資。遭遇到這樣的騙局,市民應該去公安機關報案,登記損失金額,配合警方的調查。識破這樣的騙局也是很容易的,畢竟這麼高的收益很不正常,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的利益而抱有僥倖心理。


延伸閱讀:“養龍”賺錢遊戲是網絡傳銷騙局!

巴彥淖爾市公安機關經偵部門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發現一則消息,該信息稱“養龍號稱不充值,每日卻穩穩收益300元”,“分享到朋友圈邀請幾個朋友來玩,你每天都會獲得幾十塊收益,別人看了你的廣告你就有錢,還會增加分紅龍概率。”、“每天完30分鐘,不影響你做其他事情。”


但是,看似充滿誘惑性的遊戲廣告裡存在欺騙陷阱,稍有不慎就會深陷其中,迷失理智。(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掃描二維碼,下載遊戲,註冊登記成功後,領取虛擬寵物恐龍,各種等級的龍隨時間每秒產出相應的金幣,然後用所得的金幣去合成更高級的龍。兩隻1級恐龍可以合成一隻2級恐龍,兩隻2級恐龍合成一隻3級恐龍,以此類推。


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最終合成到38級,會按概率生成一些特殊的恐龍,如紅包龍、算力龍、情侶龍等,並且可以獲得對應的金錢獎勵。不過按照遊戲規則,收益最高的是分紅龍,可以平分每天全網廣告收入的20%,通過38級合成的福、祿、壽、喜、財五龍合成。操盤方號稱全網最多將只有10萬隻分紅龍,稀缺性和躺賺模式無疑就是分紅龍的價值所在。


如果等時間養龍,合成一隻38級的龍至少要一個月,更別提要5只38級的龍才能合成的分紅龍。所以,為了獲得更快更高的收益,遊戲用戶們必須去做一件事:拉人頭。


手機“養魚”賺錢?騙局


當你微信朋友圈裡的其他人,掃了你的二維碼後,你就成為了遊戲裡其他人的“師父”,建立了師徒關係,其實他們就成為了你的下線,下線每天合成恐龍的活躍度、看的廣告、合成紅包龍的收益,都會轉化成你的一部分收益,你的“徒弟”再收“徒弟”,自然而然成為了你的“徒孫”,以此類推,你拉的人越多,你的收益越高。


平臺的新註冊用戶免費贈送新人紅包0.3元,幾十元才可提現,每個徒孫每天估計給你貢獻0.15元(通過玩遊戲、看廣告獲取的收益),假如你有10個徒弟,每個徒弟為你介紹10個徒孫,邀請的有效用戶越多,額外收益加成就越高,推廣速度就越快。(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此類遊戲模式存在多種違法風險。這裡的“躺賺”模式其實就是“靜態收益”(炒幣升值獲利)和“收徒”模式就是“動態收益”(發展下線獲利)為誘餌,吸引公眾投入資金,並利誘參與者發展人員加入,不斷擴充資金池,具有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特徵。


警方提醒:

請廣大市民遠離短期誘惑,理性參與。切不可輕信網頁、朋友圈一些所謂不用投資,玩遊戲就能掙錢的詐騙信息。發現自己被騙,要第一時間報警,保留好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通過法律途徑制裁犯罪,維護自身權益。


內容來源:本文由防騙大數據(FPData)轉載於濰坊日報,記者|李楠;巴彥淖爾經偵,杭後公安局經偵大隊,特此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