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你知道,小孩子最盼望的是什麼嗎?

小時候,我最盼望的,就是生病。

因為生病的時候,可以獲得額外的豁免權。

這一天,我可以心安理得不上學,不用寫數學作業,母親還會特意請假不上班,給我做很多好吃的。

那一天偷來的時光,讓我倍感幸福。

但在成年後,我最怕的,卻是生病。

因為生病,意味著很多計劃被打斷、意味著之後要花費大量時間收拾爛攤子、意味著與各種機會擦肩而過。

經歷過幾次,我忽然明白:原來成年人,是連生病都不能放假的。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前陣子,看《奇葩說》,邱晨自爆患癌,她的經歷,觸動了我。

她說,自己是年初查出患癌的。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第一時間,她感到惶恐、焦慮。

任誰聽說,年紀輕輕的自己得了癌,都感覺是晴天霹靂吧?

邱晨也是,她坐在醫院的走廊上,一個人坐了很久,才將這個消息消化掉。

但還沒走到最後一步,又怎能輕言放棄?

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

她回過神來,花了一個小時,將以後要做的事,安排的滿滿當當。

安排了做手術的醫院;查了患病注意事項;和同事交接了工作;甚至還不忘和健身教練請假......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做完這些,她又想起自己報名參加公司內部的分享比賽,第二天就要舉行了。

於是,她連夜做了二十幾頁PPT,參加了比賽,還拿了第一名。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做完這一切,她才安心的開始對抗自己的癌症。

很多人都對這個女孩的堅強敬佩不已,我也是,但敬佩之餘,又莫名感到有些心酸。

因為對於成年人而言,就連生病,也不能得到生活的豁免。

該做的事要做,該承擔的責任要承擔,自己要安排好所有,不能因為生病,就連累別人。

我有個同事,之前病了,需要去打吊針。

但那幾個小時內,他用左手打吊針,右手敲完了一份項目報表。

輸液室很吵,老年人閒談,小孩子哭著向母親要好吃的。

他一個成年人,無人可依,一邊治病,一邊工作。

心酸嗎?心酸。但這就是成年的真相:

成年人,就連生病,都是沒有放肆的資格。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上次無意看到一個視頻,心裡頗不是滋味。

去年年底,一位母親去醫院做檢查,沒想到,查出乳腺癌。

為了不讓女兒擔心,母親選擇隱瞞。

近一年的時候,她獨自一個人去醫院化療,繳費,拿藥,接受各種好的壞的結果。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女兒回來的時候,她藏起藥瓶、病歷,假裝無事,和之前無數個普通的日子一樣,給女兒做好吃的,關心她的學業和生活。

不僅如此,她還跟女兒談起,某阿姨說網購買的東西要比實體店便宜,而且很方便。

於是,女兒幫母親註冊了一個淘寶賬號。

今年雙十一,女兒看周圍人都在買東西,就登陸母親的賬號,想看看母親買了什麼。

結果,她在購物車裡,發現了母親加的假髮。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她想,母親是不是不舒服,懷著疑問的她,回了家,翻到了沒藏好的病歷。

女兒這才知道,原來母親早就查出了乳腺癌,已經獨自治療了一年多。

這一次買假髮,是因為做了放化療,頭髮沒了,怕女兒知道後傷心,也怕女兒接受不了,所以選擇遮掩。

成年人生病,自己的生死倒無所謂,卻害怕拖累家人。

愛,讓成年人束手束腳,即使生病,也要為家人考慮。

《鎌倉物語》裡,得知自己生病將死的編輯本田,絕望之後,想的不是自己要死,而是,自己走了,妻子和孩子沒有錢怎麼活。

這不是電影獨有,而在生活中十分常見。

曾看過這樣一個採訪:如果你病了,會告訴家人嗎?

接受採訪的大部分人,都選擇不告訴。

小病,自己抗一抗就過去了,沒必要給父母添堵;

大病,更沒有必要告訴,因為害怕他們擔心,害怕自己成為負擔。

生活已經這樣難,作為父母,沒有給孩子更好的起點,很抱歉,所以只能儘量不給孩子添麻煩。

成年人連生一場病,都要瞻前顧後,體諒他人,絲毫不敢任性。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人越長大, 越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而是整個家庭的脊柱。

而疾病,就像是生命中突如其來的風暴,會將整個家庭都吹得搖搖欲墜。

前不久,看過這樣一則新聞。

派出所民警接到消息稱,一位獨居的老人,已經三天沒有進食了。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到了現場,民警發現,老人躺在地上,十分虛弱,看到民警帶來的飯,連感謝都來不及說,直接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

等老人吃完飯,大家才知道,長期臥床的老人,是由兒子照顧的,但三天前,兒子因為心臟不適去了醫院,再也沒了消息。

民警聯繫醫院,準備找老人的兒子,但隨後的真相讓所有人都心酸不已。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原來,在老人的兒子進醫院後不久,就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了。

但醫院一直聯繫不到家人,所以也沒辦法傳遞消息。

老父親等著兒子回家,誰曾想,兒子因病去了另一個世界。

並不是兒子不想回家照顧父親,而是,他再也不能了。

疾病帶走了壯年的他,卻留下了年邁的、無依無靠的老父親,獨自在家三天,差點餓死。

何其悲痛,又何其心酸!

我有個朋友,年輕時天不怕地不怕,現在卻和我說,好怕生病。

怕自己病了,孩子和老人沒人照顧;怕老人或孩子病了,萬一有個好歹,自己可怎麼活。

很慫,但卻是成年人心照不宣的現實。

朋友圈,曾經盛傳過這樣一張圖: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一間病房,兩個床,床上一邊一個,躺著父母雙親,而身為獨生子的孩子,只能坐在中間,一心二用,照看兩個老人。

工作是沒法做的,醫院支出也是一筆鉅額費用,只進不出的財務壓力加上父母患病受苦的精神壓力,誰遇上心底都是一片荒涼。

想一想,在中國,還有多少這樣的家庭?

單親的、喪偶的、獨生子女的家庭,只要有一個人生了大病,就幾乎相當於天塌了,而普通的三口之家也好不到哪裡去。

曾看過一張ICU的發票,61天,因心腦血管疾病,花了104萬。

正常流程,也是按照規定收費,但大多數家庭,都很難承擔的起。

正如媒體評價的那樣:一張發票,擊倒了中國95%的家庭。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誰都想歲月靜好,但對於很多成年人來說,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卻時常可望而不可及。

成年了,不論我們多不情願,都要為“生病”操碎心。

可能是為孩子,為父母,也可能是為自己。

一個人的一生,會充當很多重要角色。

你可能是兩個孩子的溫柔寶媽,也可能是某個調皮鬼的嚴厲老爸,還可能是,孫輩們慈愛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不管你是誰,都應該好好愛護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守著你愛的人,陪著愛你的人,快樂的生活下去。

願你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始終保有健康,將疾病牢牢擋在門外,無病無災的過完福澤深厚的一生。

《奇葩說》最戳心一幕:成年人,不敢病,不敢死

專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