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受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等因素影響,秸稈還田在我國各地的實施效果相差較大,如何處理作物秸稈,是三農領域被持續關注的熱點話題。基於這一現狀, 在赴日本農業考察期間,格外留心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兩個月前,結合在日本的見聞發表了題為 的頭條號原創文章,介紹了日本有效利用秸稈的一種方式,引起了農民培養的廣泛討論。

目前,正值春季備耕,秸稈處理問題,再次被中國農業生產者廣泛熱議,很多正為秸稈處理發愁的農民朋友(以秸稈禁燒的的黑龍江為主)留言,想更詳細的瞭解日本在處理秸稈方面的經驗做法。這兩天通過翻看日本研學筆記,並與日本的從事農業研究的同學進行交流探討,筆者對日本秸稈處理方面的做法進行了彙總和思考。

本文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探討:日本人對待“有機”的態度?日本獲取有機肥的途徑?日本處理農業有機廢棄物的做法。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一、日本對待“有機”的態度

在中國,栽培過程肥料全部施用有機肥只是“有機栽培”的一個最基本要求,此外,還有農藥、水源、空氣質量等標準,但是“有機農產品”在日本的門檻卻很低:完全用有機肥種出來的農產品就是有機產品(這是日本農業專家親口告訴我的),中國廣泛採用的“有機肥+化肥”方式栽培出來的農產品,在日本被稱為“半有機”(這個概念在中國是不存在的)。

日本農協的農產品超市裡,有機和半有機栽培,會在包裝袋上明確標註,日本人對本國產的農產品信賴度都很高,有機農產品並不像在中國那樣受推崇,日本買有機產品不是出於安全健康的考慮,而是因為有機栽培的果蔬口感上更勝一籌,沒有了對安全性的焦慮,日本有機農產品在價格上比普通栽培售價並不會高太多,筆者所見日本的有機農產品較普通農產品產量低15%左右,價格比普通栽培貴大約30-50%,而中國有機農產品價格則要高出普通價格的15倍以上。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二、日本獲取有機肥的途徑

日本農業資源稟賦有限,秸稈產出量遠遠小於中國,而日本人又特別注重培肥地力(日本果園有機質含量平均約為中國的4-5倍,這是其水果好吃的秘訣所在),在新潟園藝研究所期間,在與一位蔬菜栽培專家討論到施肥的時候,他說在日本包括水稻在內的大部分作物栽培上都主要依賴於化肥。但在蔬菜和果樹栽培上對有機肥的需求量較大。

在跟他提到中國的蔬菜每年施入有機肥量一般在5000kg左右的時候,日本農業專家,睜大難以置信的眼睛,問:你們哪裡來的那麼多有機肥,我說,在中國有很多大型的養雞場、養牛場,只要自己去收集、運走這些排洩物,很多時候,這些有機肥都是不用花錢的。

聽到我的回答後,這位日本專家搖搖頭,沉默良久,然後低著頭說:在日本沒有那麼多有機肥。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由於秸稈產量有限,有機肥源成為日本農業生產的稀缺物,為增加有機肥的供應量,日本將樹皮、魚類加工後的廢棄物、鳥糞等都作為重要的有機肥源。

在日本所見的所有蘋果園、葡萄園、梨園等果園都採取了植草刈割肥田的做法,並且各種型號的割草和翻耕設備一應俱全(見下圖),雖然這種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的過程非常漫長,但是年復一年,卻成為日本果園有機質含量高,並確保產品品質的重要原因。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三、日本處理農業有機廢棄物的方法

1、堆漚

在新潟園藝研究所,接觸到一位年輕的葡萄專家,在介紹完葡萄的病害調查方法後,他帶我看了果園旁邊的一個小池子,池子上覆蓋著塑料布,掀開塑料布後,他說這是從果園裡收集起來的落葉,正在發酵,等到秋天就可以肥田(見下圖)。我說這也太少了吧,他笑笑說,葡萄園每年只有這麼多葉子,不過沒關係,一年年積累下來,數量還是很可觀的。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2、覆蓋

日本鮮花的消費量很高,普通市民對鮮花的消費就像國內購買水果一樣,是一種日常,花卉中百合很受青睞,而在日本幾乎所有的百合地都覆蓋有稻草(見下圖),具體方法,為卿畫眉說三農在 一文中有詳細介紹,此處不再贅述。

但通過日本從事農業的同學瞭解到,這種畦面覆蓋稻草的做法,不僅應用於百合,向茄子、番茄等蔬菜栽培上也在廣泛採用,覆蓋的稻草經過一個生產季,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和微生物的分解,已經非常酥脆,翻耕入土很容易與土壤融為一體。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百合田裡覆蓋稻草

3、水稻秸稈不還田但殘茬還田,

日本的稻田秸稈沒有還田的做法,在中國,水稻秸稈還田對耕地的影響比玉米等旱田更大,原因在於會漂浮併產生持久的異味,而日本不還田的原因,是因為日本的研究結果顯示:秸稈還田後的水稻更容易倒伏。

不過水稻收割後的殘茬會雖翻耕進入土壤。日本多雨,稻田往往持續長久積水,土壤結構和土質造成不良影響,為了晾曬土壤,他們採取的方式就是收穫後立即深翻,以為筆者觀察,翻耕的深度大於結語50cm左右,在擴大土壤表面積提到散溼的同時,水稻殘茬可以被埋在深層土壤,從而大大降低對下茬作物栽培的影響。

4、其它方法

所見到的農業廢棄物用於生產的做法還有稻殼的應用,有三種方式:

其一、用作無土栽培的基質。國內也將稻殼用作無土栽培基質,但使用前一般要將稻殼進行碳化,但是日本則不經過碳化處理,而是直接用做栽培無花果和番茄,且長勢良好(見下圖)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上層為薄薄一層椰糠,前面全是生稻殼

其二、是輔助菜地消毒並還田。為了防治番茄青枯病等病害的發生,日本對病害嚴重的菜地採取的方式是高溫悶棚,在悶棚前將土壤做完基本的處理後,在表層撒一層稻殼,噴水後,嚴密覆蓋地膜,並放下大棚膜,日方專家解釋說,

稻殼作為有機物,可以吸引病害聚集,而這些有機物在發酵過程中會放熱,從而提高悶棚的溫度,並在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後,將富集在稻殼和土表的病害給殺死(見下圖)。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其三、輔助農田水利建設。為解決稻田積水過多的問題,日本現在推廣實施的一種方法是,按照一定的行距,在稻田下1m處,鋪設可以透水並將水分排出的管道,為防止管道上面的透水孔堵塞,就在管道上部鋪上稻殼過濾(

見下圖,每畝地成本約合1萬人民幣,官方出90%,個人出10%)。

秸稈處理成中國農業心病?看日本咋變著花樣變廢為寶,值得借鑑!

白色大布袋裡全是稻殼

思考與探討

秸稈在中國被“嫌棄”,秸稈處理成為中國農業生產的心病,是因為其潛在的價值尚且沒有找到合理開發應用的方式。中國幅員遼闊,日本的做法在南方地區值得借鑑參考,但是在天冷地寒冬季漫長的黑龍江等地,就會出現明顯水土不服,在處理秸稈上只能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一刀切”,不科學,難奏效。

解決秸稈問題的具體方式有待研究,但是,從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充分發酵後還田,這是應該最終要達到的目標,而在自然發酵週期漫長的地方,採取集中發酵的處理方式,可能也是難以被取代的基本思路,而我們探討的重點,則是集中發酵的低成本高效實現方式。

日本在秸稈處理上的做法對您有什麼啟發?秸稈處理您有什麼好的建議?期待您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