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花,在古時寓意潔身自好、高貴典雅、光明磊落、正直清廉。古時文人,喜歡以玉蘭為題材作文房修飾,以表達賦予玉蘭花的寓意。下圖這方玉蘭硯,是清代以玉蘭為紋飾的一種修飾方式。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硯長14.6釐米,寬10.4釐米,厚1.7釐米。坑仔岩石質,硯堂大片蕉葉白,一看就是一方佳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硯池雕玉蘭一支,淺浮雕刻,枝頭花朵作盛開之狀,顯得華貴大方,又不失高雅之氣。

玉蘭坑仔端硯

說到玉蘭,隨即想起前一陣子,落英山附近盛開的一片白玉蘭花,正值花季,綻放盡情,美不勝收!難怪古時文人以它為題材創作出不少雅緻的文房器物。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此硯硯堂大片蕉葉白。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蕉葉白中亦有青花,隱約還有點魚腦凍。《端溪硯史》坑仔巖蕉葉白描述中,就有對這類蕉葉白的特徵描述。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最重要的還是試硯。

玉蘭坑仔端硯

試研墨,磨感極穩,下發墨非常好,屬上等坑仔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研墨之後非常好清洗。

玉蘭坑仔端硯

下圖為一鑑齋所藏另一方玉蘭坑仔硯,以玉蘭花作硯形。

玉蘭坑仔端硯

此硯材質為極品坑仔巖,滿堂青花。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作“玉”,海棠因“棠”與“堂”諧音作“堂”,玉蘭花與海棠花搭配,諧音“玉堂”。漢代有“玉堂署”,《漢書·李尋傳》有記載:“過隨眾賢待詔,食太官,衣御府,久汙玉堂之署。”至宋以後,“玉堂”遂指翰林院。《宋史·蘇易簡傳》:“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簡牓於廳額。”“玉堂”一般用來暗喻仕途平順,高升指日可待。此題材如果再與牡丹、桂花相配,則有“玉棠富貴”之意。筆者所收的茶器中有一套茶托,亦是以玉蘭、海棠為題材的玉堂紋飾。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一鑑齋遷至落英山後,各種試硯工作都在山中完成。每每收得一方好硯,歡喜不已。鑑賞之餘,通常趁著興致會在山裡轉轉,心情極為舒暢!漁隱山房東去,是落英山東麓,有板栗林及大片毛竹。竹林茂密,林間有小道,曲徑通幽。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東去約百米,竹林中有老闆慄樹一棵,據稱有百年以上,果實較一般板栗小,味更甜一些。

玉蘭坑仔端硯


玉蘭坑仔端硯

徜徉林間小道,腳邊的草叢裡發現一個鴝鳥鳥巢。這巢築在路邊,實在太大膽!匆匆拍了照,旋即離開,生怕驚擾了鳥兒!

玉蘭坑仔端硯


要了解更多文房類文章,可查詢微信公眾號“一鑑齋之文人生活”及“一鑑齋”新浪博客、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