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網紅餐飲店悄悄上調菜品價格 消費者:更注意“適度消費”

部分網紅餐飲店悄悄上調菜品價格

成本提升導致小幅漲價,消費者稱將更注意“適度消費”

“點菜時沒感覺,一結賬才發現貴了好多啊,人均消費從150元漲到180元。”4月3日,大四學生小周在海底撈長沙世紀金源店用餐後發現,該店上調了大部分菜品價格。

記者走訪發現,喜茶、西貝莜麵村、瑞幸咖啡等網紅餐飲品牌的部分商品價格也出現小幅上漲。

市場:

海底撈九成菜品調價

“點了12個菜,合計消費372元。每次來海底撈吃飯,點的菜都差不多,但以前人均消費在150元上下。”小周是海底撈金海會員,每年要進店用餐十幾次。隨後,小周將此次消費結算單與歷史消費記錄對比,發現除蔥味飛餅外,其餘11種菜品的售價漲幅在1-4元不等,“半份火鍋牛排從24元漲到28元,半份蝦滑從31元漲到34元。以前都是小部分菜品漲價,普遍漲價的情況還是頭一次見。”

4月7日,記者比對了多位受訪者提供的歷史消費記錄發現,在統計的20份菜品中,僅奶酪魚柳、撈派肥牛2樣商品價格不變,其餘18份菜品中,生菜、山藥、土豆、藕片每份漲價2元;火焰山炒飯從8元漲至10元;火鍋牛排漲幅最高,每份漲價8元。

行業:

多家餐飲企業上調價格

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漲價的網紅餐企並不只海底撈一家。如,喜茶、瑞幸咖啡、西貝莜麵村紛紛上調了部分單品的銷售價格。

“價格雖然沒漲,但感覺分量變少了。”4月7日中午,鍾先生約上三五好友去吃烤肉,上菜後發現,常點的豬頸肉分量明顯變少,“一個小號平碟,現在連底部都鋪不滿,85抵100元的代金券也下架了。”

針對上述現象,消費者反應如何?4月7日,記者隨機採訪10名消費者,僅3名對漲價表示可以接受,7名消費者表明漲價會影響往後的就餐選擇。“以後點餐時得注意適度消費了。”市民廖小姐如是說。

觀點:

多方成本驟升導致漲價

日前,飲品行業自媒體“咖門”聯合飲品行業發佈的《茶飲疫情生存報告》顯示,2020年1月25日至2月9日,茶飲企業超九成門店停業,其中,65.56%門店全部停業,25.38%門店僅剩幾家店營業;在未營業的情況下,相比去年同期,65.86%門店幾乎零收入。

“受上游供應鏈影響,原材料成本明顯提升;加之隔桌用餐限制餐廳接待能力,上座率也未完全恢復,餐企堂食運營成本明顯上漲,漲價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式。”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