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遊貢品鄭宅茶

清乾隆皇帝《御賜鄭宅茶賦》

仙遊貢品鄭宅茶

鄭宅茶,取名於地名,產於仙遊縣孝仁裡鄭宅(即今聖泉村),又稱鄭氏茶。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採茶行》曰:“安得龜蒙地百尺,前種武夷後鄭宅。並自注雲“鄭宅為先別駕公所居” ,清乾隆《仙遊縣志》載:“訪鄭氏之故居,茶香將襲人也。” “茶有數種,唯鄭宅為最。而出於九座山、九鯉湖者亦佳。”又,同治《仙遊縣志》卷五三:“鄭氏茶以別緻推重騷壇。烹之,水色仍白,香氣四溢,當時古樹剩一二株而已。其傳送海內者,類取仙產茶,依鄭宅所制,然香色猶遠勝他處。採摘之煩、製造之功,勞費不少。”清代學者郭柏蒼在《閩產錄異》中寫道:“國朝閩茶人貢者,以鄭宅茶為最。”民國《福建通志》卷四引《遁齋偶筆》雲:“閩中興化府城外鄭氏宅,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雖武夷巖茶不及也。所產無幾,鄰近有茶十八株,味亦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時使人謹伺之,烘焙如法,藉其數以充貢,間有烘焙不中選者以餉大僚,然亦無幾。此外十餘里內所產皆冒鄭氏,非其真也。”從文獻記載來看,鄭宅茶不單作為貢茶,而且身價高居其時閩茶入貢之首。時人評說更勝武夷巖茶一籌。

2016年,“仙遊鄭宅茶”入選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目前,仙遊縣擁有“鄭宅茶”茶園面積3萬多畝,其中國家標準化茶葉示範基地5000多畝,茶廠100多家,分佈在全縣龍華、園莊多個鄉鎮,年茶葉總產量近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