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江津:花椒苗結出“富貴果” 蔡家鎮貧困戶脫貧記

12月3日清晨,天微微亮,濃霧籠罩著大地,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鳳儀村村民代富永吃過早飯,安頓好孩子和老人後,拎著剪子鑽進花椒林。

52歲的代富永沒讀過什麼書,也無一技之長,一直以來靠種地和打零工為生。雖然平日裡勤儉節約,但除去贍養85歲的老母親、供養上學的女兒以及平時的基本開銷後,他口袋裡剩不下一分錢,最困難的時候需要遠親近鄰的接濟。2012年,代富永被確定為建卡貧困戶。

「華龍網」江津:花椒苗結出“富貴果” 蔡家鎮貧困戶脫貧記

代富永在管理花椒。通訊員 侯祥 攝

靠天吃飯、土裡刨食,貧困就像日出日落一樣恆定。貧困的時間久了,代富永覺得在這小山村裡貧困一生就是自己的宿命。

就在代富永快要“認命”的時候,精準脫貧的春風吹到了鳳儀村這個小村莊,全鎮上下幹部群眾都在為脫貧攻堅而努力。

“這和我有什麼關係?”代富永送走來家裡摸底的村幹部,轉身又和往常一樣去幹活了。但這次真的和代富永有關係,村幹部摸底沒多久,鎮裡又來了幹部到他家走訪。“當時一位扶貧幹部拍著我的肩膀說,‘不要怕,只要自己努力,脫貧奔小康的路就在腳下。’這一次談話讓我終生難忘。”說起當時的場景,代富永的眼角有些溼潤。

“有人說:當上貧困戶,就進了安樂窩。但當上貧困戶其實令我很忐忑,我不願當貧困戶,一是給政府增加負擔,二是活得沒志氣。所以我一直給自己打氣,我好手好腳的,不能靠政府,我要自己努力摘掉窮帽。”說這話時,代富永的表情很堅定。

鳳儀村海拔約500米,多山地和丘陵,適合發展花椒產業。針對鳳儀村這一地勢特點,扶貧幹部為代富永送上了扶貧花椒苗,並聘請專家手把手教授種植技術。在大家的幫助下,他學會了椒苗移栽、病蟲害防治、修枝管理等技術。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花椒苗也逐漸長成一棵棵“搖錢樹”。誰料天有不測風雲,代富永的妻子身體又查出急症,讓這個原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聽聞這個消息,扶貧小組又為代富永提供貸款擔保,有了資金支持的代富永決定擴大花椒種植規模。

2014年,代富永花椒種植規模達到50畝,總產量約1000公斤,收入1萬餘元。

說起花椒的銷路,代富永一點也不擔心。“我們這邊的花椒質量好,收購商會自己上門來收購。明年這50畝花椒將進入豐產期,按照今年的價格,預計有4萬元的純收入。”代富永說。

俗話說,雞蛋不能放進一個籃子,脫貧也是如此。花椒種植逐步走上正軌後,鎮、村扶貧幹部又來到他家,為他規劃尋找另外的掙錢路子,幫助他將屋前的五畝水田開闢成了魚塘,併購買了幾千尾花鰱、鯉魚、草魚等魚苗進行放養,還餵養了7頭生豬。

每天,代富永除了管理花椒,還要天不亮就起床,煮豬食餵豬,然後割草餵魚……,生活更加忙碌了,但辛苦換來了回報,2015年,代富永摘掉了貧困的帽子,他內心十分高興。“國家政策這麼好,又有那那麼多扶貧幹部的真心幫助,我脫貧了,還要更加努力致富奔小康。”代富永信心滿滿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