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LAB II視為本命的我這兩年多來一直在期待final的新旗艦耳塞,比較出乎意料的是新款旗艦耳塞並不叫LAB III(據說LAB III可能是頭戴式耳機)、亦不屬於E或F系列,final開啟了全新的產品序列“A”、並賦予這款耳塞與D8000和D8000 Pro相同的數字來彰顯旗艦身份。
然而說實話,A8000的賣相讓我覺得稍有些稱不上它略霸氣的名號和定位。A8000的造型乍看之下與B系列風格並無二致,甚至還可能產生少一個切面、工藝複雜度縮水的印象。事實上final為儘量減少膠水的使用和實現四腔室結構而在A8000上所採用的工藝精度並非B系列可比,然而對於向來擅長以金屬材料打造出眾產品質感的final耳機來說,A8000從外在看談不上特別起眼——不過若是與同價位的其它產品較量顏值,A8000仍然是足夠出挑的,略顯吃虧的是A8000的不鏽鋼鏡面外殼成色很難保持,這副樣機在我拿到手前使用的時間並不長,卻已經留下了不少劃痕。
A8000內側造型非常圓潤光潔,final在設計A8000時沒有采用定製公模的形狀以減少接觸面積,僅依靠若干支撐點來實現耳機的穩固佩戴,來改善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我不是很建議在使用A8000時把耳機全部塞進耳廓、緊貼在皮膚上,此時面板有些尖銳的邊緣反而容易硌到耳廓(尤其是耳廓比較小的人群)。
配件部分同樣滿溢著實用主義的味道。收納盒在B系列的硅膠盒子基礎上增加了一層鋁合金外殼,顯著提升了抗壓性能,內部的硅膠隔檔還能避免左右單元互相碰撞,至少跟LAB II、Piano Forte系列隨附的那隻花架子黃銅盒比起來已經實用太多——但考慮到A8000的不鏽鋼外殼極易被刮花,我更建議A8000用戶單獨選購一個有隔檔和絨襯的收納盒來保護它,比如我自己常用的Dignis ARCA。
耳塞套還是廣受好評的final TYPE E,與以往不同的是A8000附帶了收納耳塞套的半透明塑料盒,固定耳塞套的膠柱在盒身與盒蓋上交錯排列使空間利用更加緊湊。另外final還贈送了一隻擁有專利設計的MMCX快拆夾子,利用槓桿原理令用戶擺脫用手生拔MMCX插針的苦惱,也減少了拆卸中損壞插座的概率。
標配耳機線是final與潤公社合作開發的鍍銀銅線,即玩家們口中的“京線”,這根線本身順滑的音色和極漂亮的外表在玩家中均享有很好的口碑。此處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小細節,A8000這條線的插針與B1、F7200一樣用黑紅來表示左右,而A8000插座與外殼間的塑料絕緣層以同樣的顏色標註,為用戶省去了記憶左右聲道的麻煩。
對我這個LAB II用戶來說,A8000整個產品的外在格調是素雅、質樸、講求實用的。相比那些帶有厚重、華美、古早氣質,承襲前社長遺風的產品,A8000無疑內斂了很多。雖然跟其它品牌中高端競品比較起來設計與質感仍舊是final的長項,簡潔的設計也更加符合當下主流用戶的審美,但對於部分老粉絲而言也許仍需要時間來習慣。
音質方面,A8000最吸引人的技術特點無疑是其純鈹振膜——這裡的用詞是“純鈹”而非“全鈹”,區別於氣相沉積工藝在PET膜上“鍍鈹”,A8000的確採用了純鈹材料,但並不表示整個振膜完全由鈹製成(也未必有此必要,不同物理特性的材料製作振膜的不同部分以發揮各自優點是再常見不過的做法)。
從鍍鈹到純鈹,鈹材料近年開始作為賣點應用在耳機上的原因在於其低密度、高剛性、高傳聲速度的特點,而順著這些關鍵詞我們很容易腦補出鈹振膜耳機應該具備明快銳利的音色。可事實卻並非如此,作為鈹材料風靡高端耳機起點的Focal Utopia恰恰是一副音色比較厚且密的耳機,在售的純鈹振膜耳機僅有A8000比較符合這一“刻板印象”。
A8000的音色恰如你對鈹振膜種種先入為主的猜想,它緊湊快速利落明亮開闊,但最令我撓頭的問題也由此產生:A8000的低頻比較“難搞”,無論能量感還是質感都容易給人以乏味的初印象,既輕又淺存在感偏弱。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比較麻煩,但並非無解。首先A8000在不同驅動力的播放器上低頻質感差距比較大,比如在SA700、SP2000和KANN CUBE上A8000的低頻就呈現出全然不同的樣貌——注意,SA700是三臺播放器中音色最厚的一臺,低頻本應該較為出彩,實際表現卻因為相對孱弱的驅動力而明顯遜色於SP2000和KANN CUBE。
然後在與@劉嘉明 老師的交流中我瞭解到,他手上的A8000在經過較長時間的煲機後音色產生了較為顯著向好的變化。一般來說我不推薦長時間的刻意煲機,因為煲機能帶來的變化是有規律(線條感弱化)且有限的,常有人誇大煲機的作用到脫胎換骨的程度,更有甚者將之作為劣質DIY產品或假貨拖延退貨時間的藉口。但反正這個假期充裕得很,煲機也好自然聽也罷總之這副A8000共計響了約上百小時,低頻質感的確有較為明顯的改善,卻也屬於意料之內的範疇。
這副已進入萬全狀態、由KANN CUBE單端高增益驅動的A8000所呈現出的低頻質感是比較理性、自然的類型,與混響極為豐滿的Piano Forte系列完全不可比,但也不像起初那般緊澀,算是無功亦無過……是的,費挺大勁為的就是讓它的低頻進入旗艦耳塞的正常狀態,但前後對比下來這個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
可如果這樣仍不能讓你滿意、或者你實在懶得折騰,還有條“捷徑”可走:嘗試更換尺碼小一些的耳塞套、將耳機塞到底,這樣一來低頻的改善遠比煲機立竿見影得多,對驅動力的需要也會有所放寬,但要略微犧牲佩戴舒適度。
A8000的中頻部分對驅動力倒是沒有太過分的需求,不會因驅動力改變而發生太明顯的變化。與驅動完全的低頻部分類似,A8000的中頻總體也是理性持重的風格,其與自家憑藉中頻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的LAB II、F7200等型號也存在較大出入。這個結象較小、人聲位置較近、密度不錯但不是特別高的中頻不太好拿final既有產品來類比,倒是官方這張圖形容得很貼切——A8000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視為調校介乎D8000和D8000 Pro之間、追求大氣全面的產品,它的人聲沒有D8000結象靠下的毛病、鮮活感好得多,但又不似D8000 Pro那麼飽滿抓耳,低頻也是同樣守序持重的風格。
不過A8000明亮的高頻可不是D8000與D8000 Pro取折衷的產物,其也是一耳朵給人印象最深的部分。A8000的高頻具備非常清晰銳利的線條感,明快紮實利落泛音豐足,雖然遠沒有自家的FI-BA-SS那麼誇張,其高頻表現力在旗艦耳塞中也很出彩的。
如此一來也造成了A8000第二個略棘手的問題:它的齒音部分沒怎麼抑制過。對於品質優秀的錄音來說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齒音稍多一點也未必會刺耳。可對於劣質錄音來說這個問題可能就比較要命,歌手的齒音、金屬樂器等對應頻段的聲音因為錄製質量不佳會變得碎糟糟。低劣的錄音質量在二次元音樂中尤其常見,A8000的音色特點會突出劣質錄音的問題令其格外不耐聽。
而解決辦法嘛,除了遠離糟心的劣質錄音外,跟解決低頻不足時一樣,換小號耳塞套將耳機完全戴嚴也能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至於換一臺音色很厚很散的播放器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對策我不是很推薦,因為在解決齒音略多困擾的同時也會抹掉A8000的其它優點。
出眾的聲場表現是A8000另一大優勢,這對於打造過注重空間感塑造的LAB II、Piano Forte系列等產品的final屬於傳統藝能環節,但實現路徑又截然不同。A8000出色的分離度賦予其良好的聲場廣度和優秀的層次感,音樂中的各個元素方位感自然舒展,雖然做不到LAB II那種依靠充足混響達成的環繞感,但在常規類型的旗艦耳塞中其聲場表現是頗為拔尖的。配合優秀的動態表現,A8000對交響樂的演繹水準明顯優於同價位的大多數競品。
總結下A8000的聲音,這是一副低頻和中頻部分取向理性中庸自然,以高頻和空間感表現見長的旗艦耳塞。A8000自身的優點和“問題”決定了它對於優質錄音具備令人興奮的表現力、相應地對劣質錄音的包容性則並不怎麼好(這一點可以說是很多final耳機的共性),音樂類型倒是不挑剔,畢竟這是一副整體比較均衡持重、講求自然的耳塞。
關於“問題”為什麼要加上引號,我在上文中已經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通過更換較小的耳塞套、更深入地佩戴能夠明顯緩解低頻不足和齒音突出的情況,對播放器和錄音的要求都會有所降低——事實上這本就應該是正確的用法。至於我為什麼如此肯定這樣戴才是對的,因為此時的聲場構造尤其人聲位置也會更加自然。而我並不完全推薦這樣用的原因在於,哪怕我的耳廓和耳洞尺寸並不算小,也必須在使用最小號耳塞套時才能保證深入佩戴不會對耳道造成明顯的壓迫感,並且外殼尾部的稜角可能會接觸到耳廓,對於耳朵比我小的用戶來說舒適度可能不會特別友好。
順便一提,部分人試聽A8000的印象是“沒低頻”、“高頻尖銳刺耳”以及“佩戴非常舒服”,十有八九是沒有正確佩戴,建議有機會重新聽一下——當然了,我覺得final不能把這口鍋推給消費者,Campfire Audio那樣的歐美牌子做出大碼產品還算能理解,你可是個亞洲品牌呢。
這是近一年我從開始聽到成文全過程中試聽時間最久的一篇評測(實打實地聽的時間,可不是拖稿天數),因為總會聽著聽著就獲得新發現、認識到自己之前“方向錯了”。就最終印象來說我無疑是非常喜歡A8000的,哪怕這副final耳機的聲音面貌與當初吸引我的那個final已經不可同日而語,A8000所表現出的細尾社長治下的“新final”仍令我深深著迷。
正如final官方對A8000的形容,它是一副幾乎綜合了D8000與D8000 Pro長項的、能夠適應廣泛音樂類型的耳塞(雖然它比D8000便宜,耳塞和頭戴式耳機的成本終究不可比),外觀、包裝以及配件設計也比較內斂。這跟過去那個追求獨特設計與個性音色、令路人一臉不解的final相比顯得親和很多,今天的final在繼承了優秀的設計功底與產品質感同時,還嘗試以較為大眾化的路線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並且頻秀肌肉、推出一個又一個硬實力令人驚歎的產品、探索新的技術可能,真正的高顏值學霸誰不愛呢?不就14000塊嘛,不用下次,這一次我就支——
——等一下,我找大統領要MCN工資去。
閱讀更多 斗室聽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