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陕西省沿黄河旅游带包括4市14县(市),即榆林6县市、延安市3县、韩城市、渭南市4县市。黄河旅游带总面积约为3.06万平方千米,约占到陕西省国土面积的14.9%。省沿黄观光路北起府谷县墙头农业产业园,南至华阴市莲花雕塑广场,全长828.5千米。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从府谷县的墙头直至韩城市的龙门,黄河两岸峡谷连绵,九曲盘折,河水奔腾,造就了黄河峡谷的雄阔壮丽。沿线旅游资源丰富,太极湾、壶口、乾坤湾、黄河三门、岳渎想望等是黄河的典型代表。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黄河旅游带发展遵循国家“创新驱动、协调推进、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建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国家“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黄土高原风景道”的发展要求,以黄河为依托,以沿黄观光路为驱动轴,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以旅游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为核心,以旅游扶贫开发为责任,集中力量,打造全省旅游发展新高地示范区。将黄河旅游带建设成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和湿地景观为一体的中国黄河“山河之胜”风景道,品味五千年时空的“华夏文明”的经典旅游区。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黄河旅游带未来要形成“一河、一路、一带、三大片区、七大集散节点”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河”:母亲河是全球华夏儿女心目中最向往、最美好、最神圣的地方。要全力以赴做好黄河“水”文章,通过亲水活动、路岸观赏与景区建设,充分展示黄河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人土风情,形成国家首选黄河风景廊道。

“一路”:沿黄观光路是支撑黄河旅游带发展的“脊梁”,将沿黄观光路建成景观路、生态路、富民路、产业路。

“一带”:由沿黄河14个市县组成一个南北向带状走廊。

“三大片区”:潼关到韩城,黄河湿地-京畿道文化片区;韩城龙门到乾坤湾,黄河峡谷-华夏传说文化片区;清涧到府谷,陕北民俗—走西口文化片区。

“七大集散节点”:府谷县城、佳县县城、吴堡县城、延水关镇、韩城市区、洽川镇与秦东镇进行全域旅游集散功能布局,建设支撑黄河旅游带发展的节点城镇。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到2020年,黄河旅游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达到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0亿元;建成一批高A级景区和大型自驾车营地,建设7个旅游线路节点型旅游镇和一批专业旅游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体系架构基本形成。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黄河旅游带上现有1个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全国特色景观名镇,8个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4个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黄河旅游带共有10个贫困县,其中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6个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8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乡村旅游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本,以农事体验、田园风光、乡村民俗文化等为核心吸引力,打造一批田园风光、农业体验、运动康养、休闲度假等类型多样的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休闲乡村。建设一批独具特色、别具一格、乡土气息浓郁、能让人体味到乡愁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思路,以旅游为载体,以全面脱贫为目的,以沿线14个县(市)的125个贫困村为扶贫对象,其中以8个国家级贫困县、86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依托沿黄观光路旅游发展,直接带动沿线2.15万贫困人口、间接带动约10万人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收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实现脱贫。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黄河旅游带上现有8处高A级景区、8处中省旅游名镇、11个中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分期分批建设资源基础良好、发展潜力较大的125个贫困村。明确不同禀赋乡村的战略定位、功能分区、产业支撑、城乡统筹等方面内容;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扶贫重点村深入挖掘各地“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势资源,研发、设计、销售具有鲜明特色农副产品、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积极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和创业;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做好对乡村旅游带头人、乡村旅游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乡村旅游导游等人才培训工作。

一条旅游带,2.15万贫困人口和125个农村脱贫,有你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