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調劑進入複試的標準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轉眼都過去兩年了,春去秋來春去秋來,又一年研究生調劑開始了。這兩年時間裡一直不斷收到很多小朋友的回覆和私信,有些問題我在這裡一併更新一下。

1.關於調劑政策

國家對於調劑政策只有一個指導性的文件,具體的調劑規則都是由各家學校自己制定,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了解國家基本的調劑政策和自己想要調劑的那家學校的調劑規則,以免浪費調劑時間,失去調劑機會。

國家的調劑政策:

(1)同一學科門類下,考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即專業代碼的前兩位,01哲學,02經濟學,03法學,等等) 這幾天收到一個考新聞學(05文學)的同學的申請,她申請調劑會計學(12管理學),這種是絕對不會接受調劑的;再如考會計專碩MPAcc,這個是考管理類聯考,是兩門考試,想申請調劑到考四門考試的專業也是不可能的;再如考數學三的小朋友想申請調劑到考數學一的專業也是不行的(就高不就低)。

(2)有些專業國家有硬性規定的調劑要求,比如MPA和MBA在招生時有要求大學畢業三年才能考,如果考MPAcc的應屆畢業生想調劑這兩個專業是不可以的。 有的學校會在國家調劑政策之上,根據本校的培養需求,來制定本校的調劑規則。如有的學校要求調劑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的小朋友們必須具有N年的媒體工作經驗,有的學校要求調劑計算機系統結構的小朋友們本科時也要是計算機專業畢業的。

因此,要參加調劑的小朋友們,一定要注意瞭解政策!!!(劃重點)因為很多學校雖然看到你在調劑系統上報錯了志願,但都不會幫你提前解鎖的,等你時間到了自動解鎖了,可能大好的機會就已經失去了。

2.關於調劑標準

這個我在原來的回答裡都講過了,不過今年不能看到學生照片了,不知道是不是教育部哪位大領導看到我這個回答,為了防止以貌取人,就取消了這個功能,我們都很傷心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調劑成不成功,不僅是努力程度問題,也真是命運問題,很多事情都是機緣巧合一念之間的。一打開調劑系統,申請同一個專業調劑的學生幾百上千人,負責調劑的老師真的看不過來,可能有時候正準備打開某個小朋友的頁面,突然接了個電話,然後就沒有打開這個小朋友的信息,這個小朋友的信息就石沉大海了。因此有的小朋友為了確保自己的信息被查看到,會拼命打電話給老師,留下自己的信息,當然有的老師心情好,就查查你的信息,覺得可以,就發覆試通知了,但也許有的老師十分討厭這種電話轟炸,誰打電話不理誰。

所以在此我想提醒小朋友們,最好不要抱著那種第一志願考試的時候報一個好學校、考不上就參加調劑的心理,最好是衡量清楚自己的實力,一次搞定。老師們通常都會更喜歡第一志願的學生,學校一般在獎學金方面也會更有優待。

3.關於複試(面試)

第一,還是要收拾乾淨,清爽,沒有人不喜歡好看的生物!

第二,自信!自信!!自信!!!重要的話說三遍。

第三,不要因為某一兩個問題沒有問答出來,就表現得很低落,失去信心。複試不僅是考察你的知識儲備,也是考察你的臨場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而這些都是今後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我N年前參加碩士面試的時候,有一個問題的答案突然想不起來了,其中一位面試老師默默地提醒了一句(估計當時也對我沒啥信心了),不過我在他這句提醒下,把這個問題的相關知識點基本上講了一遍,拓展了很多內容,所以最後還是面試第一名(可見專業知識儲備還是很重要的);也是N年前,我參加博士面試時,有一個問題我真的一點都不懂,也沒有老師提示,於是我只能圍繞這個問題,延展到其他專業問題之上,算是做了一個自圓其說的回答,面試老師評價是“狡猾”,是的是的,我博士面試也是第一名。所以,臨場一定要鎮定,準備要充分,思維要活躍,就是那種很多老師都喜歡的“有靈氣”的學生。

4.說說我反感的一類情況

最最討厭那種什麼事情都由家長代辦的學生。我一般接到家長打來的諮詢電話,我都會要求家長叫學生自己來講,一是很難跟家長解釋清楚很多問題,二是都要讀研究生了,自己的事情還不能自己做嗎?有些家長真的特別鍥而不捨,曾經遇到過每天到辦公室堵門的家長,也遇到過複試時無視規矩去討好面試老師的家長,還遇到過威脅老師的家長。這些家長教出來的孩子,真沒有學校敢要。

————————以下是原答案——————————

最近正在複試調劑,遇到的一個情況得說一下。

前幾天全國各個高校的研招群中,一位老師曬出了某考生接受了7所高校複試通知的圖片。於是乎,這7所高校的老師紛紛表示,都堅決不錄取這個考生。其實不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擔心自己學校的計劃被浪費,也討厭腳踏N只船的考生。

考研調劑進入複試的標準是什麼?


就是這個……

個人建議,考生在調劑的時候,以答應2所高校的複試通知為宜。就我個人而言,我看到考生已經答應了其他高校的複試通知,我是不會再給他發覆試信息的。


我一般會看成績(但成績不要很高的,因為這類考生可能還有其他選擇,會使我這裡浪費招生計劃),本科學校水平,有沒有拿過獎學金、當沒當過學生幹部、社會活動如何(一些同學在報名的時候不認真填這些內容,但其實我們在同等條件下選人,這些就是加分項,是比其他考生佔優勢的地方)。

同等條件下,還會看臉(所以建議考生在報名的時候,千萬不要隨便照個證件照就扔上去了,大家都一樣的情況下,老師們都更喜歡乾淨清爽的一張臉)。

當然,一定情況下也會看考生的家庭情況,父母的工作是什麼(這在一定情況下決定了考生在讀書的時候,有沒有足夠的精力來做科研,不用分心去兼職賺錢養自己)。

私信【調劑】領取考研複試資料,以及調劑信息彙總群!

考研是一場“信息戰”瞭解更多信息才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