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某D百科,我們聊聊烤鴨、燒鵝,以正視聽。

今天閒聊一篇,聊聊烤鴨那點事。我閒來無事看了某度百科“掛爐烤鴨”的介紹時,有幾句話看的我是渾身難受。

“美國的烤火雞和北京烤鴨,源自歐洲或地中海的地區的烤鵝。”

....

“烤鵝技術被兩次傳入中國,一次是在元朝,一次是在清朝。”(元代是馬可波羅帶過來的技術,清代是鴉片戰爭後帶來的技術。)

....

“鵝在中國不如鴨子普遍,所以烤鵝在中國就變成了烤鴨”

....

“在元朝的時代的烤鴨,作法和西方烤鵝完全一樣。在中國叫悶爐烤鴨。好像已經吃不到這種烤鴨了”

....

我真的是覺得有些人懂不懂都可以說,聊個烤鴨都能崇洋媚外。

首先在南北朝《食珍錄》中已有炙鴨。

看了某D百科,我們聊聊烤鴨、燒鵝,以正視聽。

北京烤鴨

再說說烤,其實在烤鴨初期,並不是叫烤鴨,而是燒鴨,因為過去烤鴨方式有三種。一是掛爐,是全聚德的原創,用的是烤乳豬的方式烤鴨子。二是悶爐,也就是金陵烤鴨的方式,現在南京的烤鴨和北京的便宜坊都是這種方法。居然還能說吃不到了。三是叉燒,跟叉燒肉方法相同,而最為久遠,所以在過去都叫燒鴨。

看了某D百科,我們聊聊烤鴨、燒鵝,以正視聽。

南京烤鴨比北京烤鴨多了一份滷水

再說某度百科說的烤鵝,也是真的貽笑大方,廣東地區吃的燒鵝就是悶爐方式因此也叫深井烤鵝。而為什麼南京人北京人吃烤鴨,廣東吃燒鵝?第一是因為廣東不能接受鴨子羶。第二南京吃鴨歷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時期,本身就有“金陵鴨饌甲天下”的說法。第三北京吃烤鴨是在明代朱棣遷都北京,把烤鴨技術帶過去了,在《膽宮史》裡也是可考。

看了某D百科,我們聊聊烤鴨、燒鵝,以正視聽。

深井燒鵝

最後怎麼中國烤鴨技術怎麼能跟元代馬可波羅扯上關係,對不上啊。 在元代倪瓚 《雲林堂飲食制度集》記錄了悶爐燒鴨的原型。在元末明初韓奕的《易牙遺意》,記有“火肉”,這個時候工藝才基本成熟。而便宜坊成立於1785年,是南方人在北京開設的。跟清代末年被迫開關,中西文化交流差上百年呢。真的是,看到某D百科上胡說一氣,讓人不懟不快。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