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傷先生敘命筆記系列六十八---放得下

阿春半年前來找過我,那時老闆安排他當一個部門的經理,帶領一支團隊做業務。公司有兩個業務部門,阿春的部門始終不如另外一個。雖然我教了一些方法給他,但是我已經感覺到阿春的能力不太適合做管理。

今天阿春來找我,說老闆把他的部門撤銷了,讓他去做另外一個部門的副手,卻什麼工作都沒有安排他做,他覺得這是逼他走。

看著他憂鬱的樣子,我笑著說:不要緊的,只要你放得下,就能得的到。他詫異的看著我:放下什麼,得到什麼呢?

我說給你講一個故事。有一個鄧經理,年紀輕輕的就成為了一個國企的大區經理。但是後來因為一些事情並沒有符合董事長的期待,被降職降級。其實跟他一起被處分的中層幹部有很多,絕大部分都選擇了辭職。只有他選擇反思錯誤,和領導溝通,進而提升自己。經過了三起三落,最後成為了新一代的董事長。 (有人反映這段寫的有點假,其實是真事兒,這國企真挺大,老大了。)

你只要放下面子,就能得到提升,而且是脫胎換骨一樣的提升。你要認清楚事實,你的確是缺乏管理的能力。現在把你的管理崗撤了,普通人就辭職走人了。但是如果你辭職,你就不是普通人。

做一個管理者你不行,那麼做一個員工呢?你能成為一個管理者,說明你一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員工。公司會不會缺少優秀員工?一定會。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能讓你退回去當優秀員工呢?其實不是老闆不想,而是他認為你不會甘心和願意,大部分人都不會願意。

人們有慣性思維,能上不能下,能升不能降,能獎不能罰。因此老闆才會給你安排一個閒職,並不是要你走人,而是讓你自己做個決定。

你要認清楚事實,的確是自己的能力有問題需要磨練,的確是對這個行業很瞭解不願意換個環境,的確是希望自己能夠進步,那麼就坐下來和老闆好好談談,自己能放下之前的身份好好學習,願意做一個普通的員工,願意為企業繼續工作。這樣老闆一定求之不得,又怎麼會讓你走人呢。

當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懂得適時後退時,他的格局就有了大幅提升。只懂進攻的將軍只能以多打少,是沒辦法在逆境生存的。而人生,哪會沒有逆境?

阿春說他懂了,豁然開朗。

我說你先別開朗,一旦你到了新的崗位上,一定要真正進入角色才行。給你講一個越王勾踐臥薪嘗屎的故事。阿春說五哥,是臥薪嚐膽。我說就是屎。嘗膽是提醒自己,嘗屎是給別人看的。當初吳王之所以放勾踐回越,就是因為勾踐願意嘗夫差的屎來診病,夫差才會留他一命,新崗位千萬別和領導有衝突,要比其他人更加服從領導。

阿春說五哥,這次我真的懂了。

前幾天閒聊中小冬跟我說,小夏最近壓力特別大,有抑鬱傾向。小冬和小夏都是我培訓班的學生,也都是某醫學院的研究生同學。在別人眼裡,小夏是人生贏家,他一路順風順水的讀完了博士,並且順利的拿到了國家科研項目,屬於高知人才。但實際上小夏過得非常焦慮。永遠都做不完的科研工作,還有醫院的醫療工作,還要幫其他的在讀博士修改論文。

我專門給小夏留言。沒什麼值得焦慮的,心情不好的時候來找我。

昨天小夏來找我了,他一開口就是太累了,做不完的工作。他告訴我已經連續四五天沒怎麼睡覺了,有幾篇博士論文還沒有修改,已經答應別人兩三次了,就是沒時間。所以感覺有點崩潰。

我說小夏,你沒有想明白一件事兒,你之所以這麼累,是因為你太渴求完美了。你希望每一個事情最後都能解決,你希望每一個人的要求都能滿足,但是隨著你的能力越來越大,需要你解決的事情也會越來越多,把所有的壓力都一個人扛,會讓你特別累,要適時地懂得放手。雖然追求完美的目標,但一定要能夠接受不完美的現實。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在我最早從事諮詢的時候,一天也就三四個人。那時候我會認真耐心的解答每一個提問。再後來越來越多一天有八九個人,這時候我做的就非常吃力。我儘可能的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回答好每一個問題。但是大家的問題不是一次性問好的,可能時不時的問一個,那段時間是我過得最焦慮的。一方面每天幾乎是二十四小時的待機狀態,隨時接收諮詢信息。另一方面不想錯過任何一個來諮詢的人。

慢慢的問題就出現了,精力不足導致經常出錯,驢唇不對馬嘴。張三的事情會安到李四的身上。另外因為每一個人都想顧及,結果哪個都沒照顧好。

“那後來呢”小夏問。

後來我想明白了,人要懂得放棄,沒有人能做到十全十美,盡力就好。把要做的事情排好順序,從重要到不重要一件一件做,能做多少做多少。

“那要是都差不多,分不出前後呢?”

那就隨便抓一件做,做完了再做下一件。而且有些事情你是沒辦法馬上解決的,就去選擇那些很容易完成的工作。比如說我每天都要寫文章,還要做飯,還要看書,還要練字,送孩子上學。看書隨時都可以看,利用邊角時間。做飯只要是下午什麼時候做都行。送孩子上學必須做,但是有時間限制,沒到時間就不去想。練字有時間就練,沒時間可以省略。寫文章需要靈感,那麼平時做之前那些事的時候就構思,想好了馬上寫。這樣一來,看起來很多的事情,因為井井有條而顯得特別輕鬆。

還有一點,就是不懂得知足。現在我老婆成天因為兒子不好好學習的事情氣乎乎的。我前幾天跟她說,咱們孩子還有半個月就出生的時候,醫生誤診說是有腦積水和腸梗阻,說有可能需要引產。那時候你快崩潰了,許願說將來學習好不好無所謂,只求健康。現在孩子健健康康的,只是不太喜歡學習,按理說你心想事成了,為什麼還這麼焦慮呢?孩兒他媽想了想,笑著說:人哪會知足啊。

是啊,因為人不知足,所以才會焦慮。你現在所取得的成績,已經超出了你剛剛讀書時候的目標,所以回想一下那時候的心情,你就不會這麼焦慮了。

小夏開心了起來:五哥你說的對,我心情好多了。

所以人,放得下,才拿得起,才能生活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