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說到歷史上最有可能的穿越者,非西漢的王莽莫屬。回顧王莽的一生,始終籠罩著一層略微神秘的面紗,他的一些所作所為會讓今人產生熟悉的感覺。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就拿他稱帝后所頒佈的一系列法令措施,便不拿看出此人思維的超前性。譬如土地國有,平均分配,廢除奴婢制度,修改官制和地名等,都是他的獨創。正是因為這些條例,讓我們有理由心生懷疑,他到底是不是穿越者。

不過,關於王莽是不是穿越者,歷史上尚無定論。暫且先擱置王莽的事情不提,我們先來看看河南出土的“扯淡碑”,它反倒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鐵證。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扯淡碑是比較通俗的叫法,其便是河南省淇縣出土的“泰極仙翁碑”,考古學家經過碳十四鑑定,發現此碑鐫刻於大約500年前的明末時期。

至於為何會被大家稱為“扯淡碑”,則是因為其碑上刻有扯淡二字。不過,令人生疑的是碑上既沒有刻上墓主姓甚名誰,也沒有透露具體的刻碑時間。碑文更是藏頭露尾,撲朔迷離,上下散發出一股神秘的氣息。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並且,碑上除了刻有“扯淡”二字以外,還有“再不來了”等現代化口語風格的語句,彷彿是我們平常看的穿越小說一般。也難怪被人懷疑是否真的是哪位穿越者所立。

再來看看墓碑所刻內容,碑陰圓首處豎著刻了“碑陰”二字,正中央豎著刻了“為善最樂”四個大字。在石碑的兩側各有對聯一幅,右邊刻著“不負三光不負人不欺鬼神不欺貧”,左邊則寫“有人問我修行法只在虛靈自然間”。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現代漢語意思大概就是:我沒有愧對蒼天對我的希冀,也沒有辜負廣大人民的期盼,不曾欺騙牛鬼蛇神,也從不誆騙勞苦人民。以前有人問我是如何修行的,其實我並沒有什麼竅門,只是順其自然,順從天意罷了。

是不是感覺這些內容有點眼熟?經常看小說的讀者不難發現,不管是從內容還是語氣上,這篇碑文的作者與網絡小說中的修行仙人非常相似。但結合正文的內容來看,情況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碑文的正文共有六十四個字,記載了一位隱姓埋名的修行之人在雲夢山孤居修行,活到了一百四十四歲的高壽,並且已經感念四大皆空,無依無掛。因其已經年老,所以在此立下碑文,權當是對修行生活的一種紀念。顯然,這位“世外高人”只活了144歲便仙逝,要真是穿越的修仙者,估計現在還能聽到他的故事。

而隨著對歷史不斷的深入瞭解和發掘,史學家們注意到刻在碑文上還有“水沐氏”3個大字,這不禁讓專家聯想到此碑極有可能是明朝開國功臣沐家後人所立。那麼,這沐家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根據《明史》記載,沐家的祖宗沐英是輔助朱元璋打下大明王朝江山的開國元勳之一。後來江山鞏固天下初定之時,沐英一族奉朱元璋之命,世代鎮守麓川也就是今天的雲南一帶。從此,沐家便在雲南繁衍壯大。

可惜好景不長,明末時期各地農民起義四起,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 崇禎皇帝最終命喪在萬歲山,沐家當時也參與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戰爭。可惜兵敗,之後便全族逃往河南淇縣雲夢山一帶,想要東山再起,復興明朝。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奈何一直到一百四十四歲都沒有尋得合適的時機,所以最後才會如此悲憤,死不瞑目,留下了這樣的碑文。令人唏噓的是,沐家後人卻連自己的姓氏都羞於刻在碑文之上,可見他們對明王朝的忠心不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沐家的故事可以完美詮釋碑文內容,但碑上的“扯淡”二字依然像一團迷霧籠罩在人們心頭,沒人能知道咱們現代漢語裡常說的“扯淡”放在古代是什麼意思。畢竟明朝那會的漢語屬於近代漢語,跟如今的現代漢語完全是兩個範疇。

穿越者存在的鐵證?河南出土一500年石碑,碑文:扯淡,再不來了


不過,扯淡兩字第一次在古代出現,並不是在這塊碑上。仔細翻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明代的沈德符大師曾在《萬曆野獲編》中曾提到:……每書壁及幾牌雲“精扯淡”三字……至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明朝時,“扯淡”二字已經比較常見,沐家後人刻在碑上也就不足為奇了。

比起王莽,這塊“扯淡碑”顯然更像是穿越者存在的鐵證,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