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說事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一個謹慎的人,但是為什麼六出祁山出師北伐呢? 是什麼原因讓諸葛亮執著北伐?其實諸葛亮的北伐既是無奈之舉,也是不得不舉。
第一,“先帝遺願”。
劉備作為皇室宗親,以恢復漢室為己任,但是先帝中道崩殂,臨終前把北伐大業交給了諸葛亮,作為託孤大臣的諸葛亮,尊先帝遺願,屢次出師北伐,已盡忠盡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第二,“益州疲弊”。
失去荊州後,蜀漢勢力被壓縮在益州地區,成為偏僻的地方一隅,如果不主動出師北伐,時間越長,對蜀漢越不利,長此以往,遲早會被滅亡的,出師北伐,實際上是以攻代守。
第三,“壯志難酬”。
諸葛亮胸懷大志,自從出山之時,就是打算輔佐明主,匡復漢室,贏得生前身後名,出師北伐,很大原因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
因此,諸葛亮六出祁山,執著北伐。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津城沐雨
諸葛亮堅持出兵北伐,雖說實力不允許但是,也是迫於無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到底諸葛亮為什麼要堅持北伐呢,小編帶著大家來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魏蜀吳三國的地理環境綜合國力,總所周知,三國國力魏國最強大,蜀國吳國國力孱弱,三國鼎立局面遲早會被打破,蜀吳如果無法有效的合力串聯遲早會被魏國打敗。另外,地理位置來看,蜀國國土最小,而且大多是山區,人口資源稀少,兵員補給,糧食後勤供應都是問題。魏國,地處富饒之地,糧食供給豐富,國土資源巨大,兵員補給源源不斷。吳國,雖處江南富饒之地,無奈綜合實力孱弱,只能依靠長江天險可暫保無憂,\t根據史料的總結歸納:蜀,吳,魏的人口分別約為:94萬,52萬,443萬,蜀、吳、魏的軍隊分別約為:8萬,20萬,50萬。綜上所述,只要魏國願意,吞併吳蜀分分秒秒。
其次,在這種強弱分明的情況下,諸葛亮不得不強行出兵,想佔據更多的地方,獲得更多的資源補給。最重要的是,不斷騷擾魏國,搶奪魏國人口土地,同時也可以遲滯魏國的發展,只要堅持連吳抗魏的方針,北伐遲早會勝利,沒想到的是,不但北伐沒取得應有的效果,反而因為連年用兵,導致兵員,資源損失巨大,反而拖累了本國發展。 再有,隨著時間的推移,魏蜀吳的實力國力對比,蜀國遲早被滅,諸葛亮那個急啊,加上年齡上的劣勢,諸葛亮一心想完成劉備臨終託付,完成偉業,無奈之下,只能連年強行用兵,反而加速了蜀國的滅亡。
唯戀無名
漢朝一共十三州,三分天下之時,劉備佔據益州與荊州,曹操佔據冀州,幽州,幷州,涼州,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司州。孫權佔據了揚州,交州。只後荊州幾經易主,最後落到孫權的手中。諸葛亮出兵北伐之時,蜀漢僅有一州,孫吳三州,曹魏則有九州之多。以一州之力固守,無論是人才儲備還是物資水平,都遠不是曹魏的對手,相互發展下去,差距只會越拉越大,蜀國勢弱,且國內派系雜。無奈只能以攻代守,逼迫曹魏進入防守局面,將戰場拉出蜀國的區域。
蜀國的國號並不是蜀,而是漢,劉備是皇室宗親,是以興復漢室為目標的。並以此號召來招攬人才,而大漢朝的中心地帶卻一直在曹魏的手中,蜀國只有進攻魏國才能繼續擁有這種大義的名分,那些為大義而來的人民才不會棄之而去。
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這其中一方面是上面所說的形勢和大義,另一方面也是三國中的忠義的情節。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感其恩而出,作隆中對析天下大勢,為劉備制定戰略佈局,以益州為根本,奪取荊州,三分天下,進而聯吳抗魏,圖取中原。無奈關羽敗走麥城,劉備怒而伐吳,破壞了孫劉聯盟,最終荊州易主。蜀國實力大損,變成三國中最弱的一國。劉備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甚至說出若劉禪不行,丞相可取而代之的話語。自從,應了那句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一生為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的宏圖大業,他必定會為其完成。他的弟子姜維也是如此。正是這些情感的存在,三國才才是我們喜歡的三國。
簡族
1、先回答第一個問題:蜀漢實力到底弱不弱?
傳統觀點認為,魏蜀吳三國當中,蜀漢的實力最為弱小,控制區域僅益州一地,而且劉備起家最晚,所以家底也最薄。《三國志》中記載蜀漢滅亡時的一個數字,也似乎佐證了蜀漢的弱小:曹魏103萬戶,443.28萬人,總兵力約50萬;蜀漢28萬戶,94萬人,兵力10.2萬;東吳52.3萬戶,230萬人,兵力約23萬。
但我們要明白,蜀漢的這個數字是滅亡時的數字,並且前提是蜀漢連續征戰了40年,是一個政權最衰弱時的家底,並不代表其全盛時期(也就是諸葛亮北伐時期)。
首先,東漢時益州是大州,史載有戶150萬(注意是戶),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中原民不聊生,唯獨益州沒有任何戰亂,屬於人口淨流入地。所以,劉備得到的益州,實力是不容小覷的。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劉禪繼位詔書佐證。
劉禪繼位詔書中曾明確提到:“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劉禪繼位時,據劉備夷陵戰敗僅僅過去一年,劉備損失的兵力是多少呢?《傅子》記載說:“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孫權的信中說:劉備(前鋒部隊)四萬餘人。
保守估計,劉備損失的兵力不會少於5萬(除劉備本部兵力外,戍守長江北岸的黃權率1萬人投降曹魏)。
這麼看來,劉備損兵折將5萬後,益州兵力依然多達20餘萬。有這種實力,諸葛亮為什麼不能去挑戰一下曹魏呢?
2、再來回答諸葛亮為什麼要不斷北伐?
首先,在大一統觀念的驅使下,不光是蜀漢,曹魏、東吳又何嘗不想統一其他兩國呢?其次,諸葛亮北伐也是宣揚漢室正統政權的需要,否則蜀漢立國的法理就會遭到質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諸葛亮北伐是為了防守。
嚴格來說,諸葛亮一生五次伐魏,只有最後一次才算做是北伐,其餘四次其實是在攻佔雍涼,前四次的用兵地點都在祁山等西北一帶,目的就是希望攻佔雍涼後,徹底解決馬匹和道路運輸問題。
畢竟,有了雍涼這塊西北版圖,進可伐魏,退可保益州安全。所以,諸葛亮的北伐,主要目的是為了佔據雍州、涼州,靠著雍涼區域,不斷蠶食曹魏,從而最終實現“蛇吞象”。
秦皇漢武
諸葛亮堅持北伐,原因很簡單,既為理想,也為現實
從理想來講,當初他追隨劉備出山打天下,理想很遠大,恢復漢室(說白了叫統一中原),後來打下了西南一隅博得個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但無論是劉備還是接過蜀政的諸葛亮,都並不滿足三分的政治格局,總是寄望於天下有變揮師北伐一統中原,所以才有了諸葛七出祁山的北伐之舉。
從現實出發,三國之中,魏強,吳蜀弱,經濟人口文化軍事後兩者均出於劣勢,諸葛亮和他的蜀漢政權只有在與吳結盟的格局下,兩國互相配合,對魏施行持續性的騷擾戰,才能將三國鼎立的格局延續。仔細看諸葛的七次北伐可以發現蜀國其實並未拼盡全力。大多是小規模襲擾,補給也相對少,稍有不順,立即撤退,對蜀漢的消耗也少,其性質更多是襲擾游擊戰。
諸葛的北伐又為何屢屢失敗呢?最重要的原因,實力使然,蜀國的七次北伐中,沒有一次能動用十五萬以上的兵力,對魏國只能形成邊境的襲擾,形不成真正的威脅。
當然,有人指責諸葛亮用兵不當,用人不當(如失街亭),但這只是次要因素,真正決定因素的還是兩國的實力。
如果從北伐一統中原這個角度看,諸葛亮的北伐是失敗的,但要從維繫三國鼎立的政治格局來看,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成功的,難言失敗。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敬請關注《夜狼文史工作室》最新歷史專欄《一個帝國的生與死》
夜狼文史工作室
讀《三國演義》或者是《三國志》,大家都對諸葛亮鞠躬盡瘁而匡扶漢室所感動。作為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勁敵,司馬懿通過政變將曹魏變成司馬氏的天下,進而司馬氏後人建立了晉朝。川蜀一邊,諸葛亮有著比司馬懿更大的政治資本,如果他發動政變能否取得蜀漢的統治權呢?
今天,我們來討論這個話題。
司馬懿能夠通過政變獲取曹魏統治權,第一個應該感謝的人是誰呢?司馬師?司馬昭?都不是!他第一個應該感謝的人其實是曹操。如果說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是非世家大族擊敗了世家大族,那麼後來荀彧、楊修和崔琰的死則是曹操有意為之。
曹孟德所掌控的地盤比劉玄德要大得多,且大多都是經濟相對發達的中原地區。經濟越發達,越容易出現氏族化的利益集團。表面上荀彧和崔琰因為反對曹操加封魏王,楊修自作聰明,實際上是曹操在三國鼎立的相對穩定狀態下,對內部進行的一次“洗滌”。
所洗的,自然就是曹魏實力中的門閥士族。荀彧代表的是潁川荀氏,崔琰代表的是清河崔氏,楊修更不得了,他代表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結果,荀彧公元212年去世,崔琰公元216年去世,楊修公元219年去世。
從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這7年的時間裡曹操分別親身經歷或後方指揮了征馬超(公元212年)、擊孫權(公元216年),以及漢中之戰和樊城之戰(公元219年)。每次大戰,曹操除了打外部仗,還要打內部仗。
三次內部戰役結束是公元219年,也恰巧在這一年司馬懿正式成為太子中庶子,輔佐曹丕。第二年(公元220年),曹操正式掛了。這場權力的交接程序近乎完美,美中不足的就是方便了曹丕的同時也方便了司馬懿。
這才有了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多得曹魏天下。至於其中忍辱負重之事,其實算不得什麼。如果沒有曹操間接地剷除了“異己”,司馬懿想奪得天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當然了,後來開國元勳死得差不多了,另外曹氏後人太草包也是重點。
反觀諸葛亮這一頭,就沒那麼樂觀了。
對比諸葛亮和司馬懿在蜀漢和曹魏的地位,這種賬面數據肯定是諸葛亮更好一些。但分析三國魏晉,門閥士族永遠是不能拋棄的論點。相較曹操對付曹魏內部的各個勢力,曹孟德是菩薩心腸、金剛手段,一句話:你只要老老實實的,我保你不死。而劉備這一頭兒簡直是反過來的,這也和劉備獲得西川的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劉備獲得西川,實際上是同西川貴族達到了利益保證和交換的平衡。因此,在川蜀之地至少存在三大派系,即西川派、荊州派、劉備心腹。生前劉備就是平衡派系,等到白帝城託孤,一個丞相諸葛亮,一個尚書令李嚴,可謂是煞費苦心。
正史《三國志》中白帝城託孤確有此事,也是諸葛亮李嚴這二人擔此大任。《三國演義》中把李嚴搞得成了無能之輩,實際上李嚴本人曾先後受到劉表、曹操、劉璋和劉備四人的器重。
李嚴在劉表那裡幹出了名氣,曹操入荊州封李嚴為秭歸縣令(如今宜昌市)。李嚴投奔劉璋,劉璋封其為成都縣令(範圍比現在的成都大得多)。等到劉備入主西川,最終成了尚書令。從秭歸縣令到成為尚書令,從二線城市一把手到只對劉備一人負責,李嚴僅僅用十年的時間(公元208年到公元218年),能說他是嫉賢妒能之輩嗎?
劉備不對內部開刀,諸葛亮便很有壓力了,尤其是劉備去世之後。表面上看諸葛亮北伐是鞠躬盡瘁,實際上是逃避派系爭端,轉移矛盾。關於北伐,能不能勝利,諸葛亮自己都拿不準的。因此,諸葛亮在逃避的路上開始對其他派系的政敵下手,比如剛剛說的李嚴。
這種較為平衡的派系政治只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不能明說,完全靠諸葛亮和李嚴二人的默契。諸葛亮帶大軍北伐,為了平衡李嚴勢力,上表封李嚴為驃騎將軍,其子李豐督管江州防務工作。李嚴甚為高興,為此改名叫李平,可後來的宦海生涯卻沒那麼平靜了。
督糧不力,李嚴被罷。史書記載李嚴叩首認罪,實際上通盤來看只能算是回家調養身體。就剛才所說的派系平衡角度來講,不管諸葛亮北伐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旦北伐結束,矛盾重新回來,李嚴還是會官復原職的。尷尬的是諸葛亮個人既沒成功也沒失敗,而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公元234年,李嚴聽說諸葛亮半路去世了,憂憤之下自己也病死了。原因很簡單,這種心照不宣的契約只有諸葛亮和李嚴二人知道,如今諸葛亮在半路去世了,自己也永遠不會被啟用了。
因此,有著李嚴等人的牽絆,諸葛亮雖然在後期獨攬軍政大權,卻根本不可能像司馬懿一樣通過政變來完成權力的交替。
說到底這一切的原因不在於諸葛亮和司馬懿,而是劉備和曹操。
入主西川和白帝城託孤,劉備已經斷了諸葛亮自立為王之路!
王銘葦
作為戰略家的諸葛亮不會不知道,北伐絕無成功的可能,但還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為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之恩,一個政治家不會這麼感性的。其實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給出了正面回答:“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如果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斃,反而加速蜀漢政權的滅亡。這一認識基於以下實際的考慮。
隆中對
第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蜀漢集團的核心價值觀。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的很清楚,北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佔據荊州益州,二是曹魏內幕發生動亂(待天下有變)。27歲是心高氣傲的年齡,都有如此清晰認識,更何況是20年戎馬生涯後的諸葛亮呢。魏國沒有什麼衰落的跡象,反倒是蜀漢因為劉備夷陵之敗而元氣大傷。國運懸於一線(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必須找到一種凝聚力量的信仰,諸葛亮選擇了“北伐”。劉備有正統自居的政治優勢,匡扶漢室也是士子階層的政治理想。
第二,“北伐”可以起到威懾作用。其實蜀漢內部並不像諸葛亮所說的那樣“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四川自古就有排外的傳統,再加上外來戶的劉備集團又分為荊州派、東州派、益州派三股力量,之間相互抵制。劉備託孤李嚴(原著民的代表),也是出於穩定的考慮。諸葛亮借“北伐”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表明了強大的戰鬥力,使三股勢力皆不敢輕舉妄動。
北伐路線圖
第三,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荊州失掉以後,諸葛亮被迫放棄兩面夾擊洛陽的佈局。改為佔據西北,居高臨下,蠶食曹魏。後來,隋唐的關隴貴族,依靠地勢,進取中原,證明這一戰略是正確的。但對當時只有益州的蜀漢來說,要實現這一戰略構想,還需要一個前提。就是他們擁有無數的直升飛機,可以把四川盆地的糧草,穿越漫漫蜀道運於前線。或許諸葛亮的目的並不是滅掉曹魏,而是以攻代守,將其勢力扼守在秦嶺以外。如果是這樣,那北伐就是成功的。至少在丞相有生之年,國力強盛的曹魏卻從未對弱小的蜀漢構成任何軍事威脅。
三顧茅廬
最後,不得不說是男人“士為知己者死”的情節。幾千年來,中國的讀書人不管抱著何種政治理念,他最在乎的都是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曾感嘆:“孔明遇其主不遇其時”。為了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用盡了一世的光陰。或許這個世界真有那麼一個人,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執念一生,哪怕那僅是一句謊言。
素顏歷史
第一,他為的是報劉備的知遇之恩,如果沒有劉備,他可能還在臥龍崗種地呢。首先曹操一方的人,經常罵諸葛亮為一村夫,就算後來諸葛亮有所成績,還是被叫村夫,所以曹操是不會用他的,東吳也是一樣。
所以諸葛亮要養成劉備的願望,光復漢室。統一天下。不得不北伐。
第二,西蜀較孫曹兩方,地處偏僻,物質匱乏。不得不以戰爭而取得相對的利益,雖然因為常年的戰爭,給西蜀帶來一點的損失。那也是無奈之舉。
如果不北伐,西蜀的衰敗會更加快。這就是西蜀的以戰謀生存。
第三,為了光復漢室大業,而也知道自己命不將久,同時劉禪又屬偏弱之主,是安逸之君,非進取之主。
諸葛亮怕自己一旦死去,西蜀將會出現衰敗甚至快速的滅亡。不得不提前為劉禪掃清障礙。可是事不如願,此時天下已移歸晉。
第四,西蜀地處偏僻,人才匱乏,許多跟隨劉備和自己的將軍名將都相繼死去。由於這個原因。才有一句。西蜀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局面。
諸葛亮同時怕自己死後,西蜀名將之少,劉禪安逸之君,那樣西蜀就永遠失去統一中原光復漢室的機會了。
由於以上原因。諸葛亮不得不執意北伐,直到病亡。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中孚鑑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第一,轉移國內的矛盾
蜀漢國內有什麼矛盾,那就是益州地頭蛇集團和荊州外來戶的矛盾。這個矛盾從劉備進入西川到劉禪投降,一直貫穿始終。
劉備白帝城託孤的時候其實是託孤給兩個人,荊州集團的諸葛亮,益州集團的李嚴,兩大集團的明爭暗鬥一直諱莫如深,內耗之嚴重實際上是蜀漢發展的大忌。
那麼怎麼解決?對外作戰就是最好的轉移矛盾的方法,將民眾的視線轉移到北伐軍的勝敗上,將兩方的矛盾化解在對曹魏的作戰上,這是最好的辦法,於是北伐成為諸葛亮的重要任務。
第二,維持自己的合法性,護衛漢之正朔
劉備在曹丕稱帝后,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延續漢祚,稱帝,祭祀漢高祖劉邦以下蜀漢各位皇帝。劉備什麼意思?我劉備就是漢獻帝之後,大漢朝的正統皇帝,比你曹丕合規矩。
可是誰是正統向來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了,要用實力來證明。於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蜀漢各位的大任,所以諸葛北伐是保持漢之正塑的必然。
第三,戰爭中發現、鍛鍊人才
蜀漢的人才從哪裡來,按照魏晉時期的具體辦法就是舉孝廉、內部徵召,如果是這樣的辦法,統治核心力量就會越來越益州化,那麼怎麼辦?戰爭是最好的、最有效的鍛鍊人才的方式。
事實上,楊儀、費禕、姜維等等,蜀漢後期的股肱之臣,全部都是在戰爭中發現或是成長起來的,如果沒有北伐,這些人才可能都會被埋沒。
第四,在戰爭中攫取物資,提供生存條件
諸葛北伐到底是為什麼?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戰爭中搶奪生產資料,西川之地,天府之國,但是隨著人口激增等許多原因,蜀漢人民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過生活,一方面當然要大肆發展生產,鞏固基礎經濟,另一方面,就是要搶。
這一點最近的電視劇“軍事聯盟”也反映了一部分,諸葛亮聲東擊西在天水、涼州等地割麥子,這是為什麼?搶來的總是比種來的快。戰爭一直都是一種生存模式。
其實另外還有一些原因,但是就不多贅述了。總的來說,蜀漢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須不斷抗爭和戰鬥,羸弱的蜀漢為什麼可以支撐幾十年,不斷的北伐和對曹魏的消耗是最重要的原因。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魚包同學
北伐中原,復興漢室,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來的。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兇,復興漢室,還於舊都”作為他報答劉備、忠於劉禪的“職分”。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先主的重託,明知不可為而為,是他為國為民的忠心表現。
至於諸葛亮北伐的動機,很多人更侷限於“漢賊不兩立”的思路,事實難道真是如此嗎?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經這樣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將軍若跨有荊、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矣。”從諸葛亮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在一開始的戰略中是非常謹慎的,即北伐要具備兩路夾攻的條件和牢固的吳蜀聯盟。但夷陵之戰後,蜀吳關係受到嚴重破壞,雖經修補,卻已難達到戰前水平。劉備、關羽等人先後亡故,荊州已為孫權所有。北伐的各項條件已經全部喪失,諸葛亮卻義無反顧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實,這在後《出師表》中已經說得十分清楚只不過一直為人所忽略罷了。“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餘人,突將、無前、蜜叟、青羌、散騎、武騎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諸葛亮已經認識到了四川地險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擴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話,不要說進取中原,就連守住四川都成問題,所以他才改變了原先的戰略,變得異常積極主動,希望先佔領關中,然後,再打下甘、涼二州,補充當地驍勇善戰的兵員,從而改變被動的局面。如果有可能,還望在將來統一天下。
據《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及《諸葛亮傳記載,歷史上諸葛亮共與魏國進行了六次戰爭。這六次戰爭及其行軍路線大體如下:
一、建興六年(228年)春,諸葛亮用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戰術正式北伐。由趙雲、鄧艾為疑軍,進駐箕谷,揚言要從斜谷攻打城;諸葛亮率領主力,向西北的祁山方向進攻。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很快歸附蜀軍,天水將領姜維也向諸葛亮投降。諸葛亮的進攻,使魏國朝野震動。魏明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一面派大將軍曹真馳援酈縣,防禦趙雲;一面派名將張郃領兵五萬西拒諸葛亮。諸葛亮得知張郃率大軍西來,立即派馬謖扼守咽喉要地街亭。但馬謖到街亭後,自恃兵法稔熟,既不遵守諸葛亮的部署,又不聽取副將王平的勸阻,棄城不守,舍水上山。張郃見勢,切斷水源進行圍攻。蜀軍因為缺水,飢渴難熬,不攻自亂,張郃乘機帶兵出擊,結果蜀軍大敗馬謖狼狽逃出。街亭失守,蜀軍丟掉了進攻的據點和有利形勢。與此同時,趙雲、鄧艾也出師不利。諸葛亮見整個戰略部署被打亂,不宜再戰,只好放棄到手的隴西三郡,退回漢中。第一次出兵祁山,就這樣失敗了。
二、建興六年(228年)冬,曹被孫吳大將陸遜打敗,魏軍主力東下增援,諸葛亮乘機再次北伐。蜀軍出散關,包圍陳倉。陳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曹魏守將郝昭率領一千多名守軍拼死拒守,蜀軍在二十多天裡多次進攻,也沒攻下。眼看魏軍援兵來臨,自身糧食告罄,諸葛亮只好再次無功而還。
三、建興七年(229年)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軍攻取武都、陰平二郡,諸葛亮留下將兵據守,自己回到漢中。
四、建興八年(230年)秋,魏國派大將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三路進攻漢中,諸葛亮嚴陣以待,但由於連降三十多日大雨,道路斷絕,魏軍無法與蜀兵交戰,只得退去。
五、建興九年(231年)春,諸葛亮經過兩年準備,包圍了祁山。這一次,諸葛亮為解決糧食運輸問題,使用了叫做“木牛”的獨輪小車,準備與魏軍進行長期作戰。魏明帝將足智多謀的司馬懿從荊州調來,迎擊蜀軍。司馬懿瞭解蜀軍遠道而來,糧食有限,於是有意避開蜀軍力,憑險堅守。諸葛亮急於決戰,百般刺激司馬懿主力出動,司馬懿始終拒不出戰。雙方相持一個多月,蜀軍雖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戰鬥的勝利,卻一直未能與魏軍主力決戰。這時,蜀軍的糧食運輸又出了問題。諸葛亮不得不再次退兵。
六、建興十二年(234年)春,諸葛亮率領十萬大軍,出斜谷口,開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北伐。這次北伐,諸葛亮準備了三年時間。他不僅設計了稱為“流馬”的運輸工具,而且與孫權約定了同時舉兵伐魏。諸葛亮這次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營紮寨,再次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對峙。為解決糧食問題,進行長期作戰,諸葛亮一到渭水前線,就分兵屯田。司馬懿仍然採取堅壁拒守的對策,不與蜀軍交戰。兩軍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諸葛亮想盡辦法挑動司馬懿出戰,司馬懿始終不為所動。一次,諸葛亮讓人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想用羞辱的辦法激怒他出戰,也沒有奏效。這時,出兵與諸葛亮呼應的孫權出師不利,退回江南。諸葛亮不由得憂慮起來,擔心曹魏援軍到來。到這年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諸葛亮自覺不妙,密奏後主說:我如有不幸,後事可託付蔣琬。劉禪立即派李福探望病情,並詢問了多軍國大事。幾天後,李福去而又返,諸葛亮病情已經惡化。諸葛亮對李福說:我知道你返回的意思,我之後蔣琬可接替我。李福又問蔣琬之後誰可接替,諸葛亮說費禕可替。李福再問後面的接替者,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李福走後,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軍中,終年五十四歲。諸葛亮死後,軍中大將姜維和楊儀依諸葛亮生前部署,秘不發喪,整軍從容撤退。司馬懿聞訊來追,楊儀作出反擊態勢,司馬懿怕中諸葛亮計,不敢再追。蜀軍從容進入斜谷後,才下令發喪。諸葛亮北伐曹魏的戰爭,就這樣結束。
由此可見,諸葛亮六次對曹魏的戰爭中,五次主動出擊,一次被動防禦。
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直接出祁山兩次,間接出祁山二次,還有一次未經祁山。諸葛亮五次北伐,均無功而返,不僅沒得到曹魏半點土地,還因窮兵黷武,空耗國力。拿最順利的第一次北伐為例,當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應亮,關中響震”,勢如破竹,而後兵敗街亭,漢軍只得退回蜀中。孫吳大臣張儼在其《默記》中說:“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諸葛丞相誠有匡佐之才,然處孤絕之地,戰士不滿五萬,自可閉關守險,君臣無事。”這說明,經濟、軍事等綜合國力的不濟,是諸葛亮北伐失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