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38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62.64萬貧困人口有了基本養老保險

西部網安康訊(記者 毛明博)“就業是民生之本,社保是安民之策。通過努力,全市38萬名貧困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實現就業幫扶全覆蓋。”4月8日上午,安康市人社局局長汪小衛在“打贏脫貧攻堅戰 決勝小康新時代”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安康市人社部門通過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大力實施轉移就業,促進就地就近就業外,“有62.64萬貧困人口還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

汪小衛介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安康市暢通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綠色通道,組織24.74萬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深入開展蘇陝勞務協作,深化與常州對口交流,僅2019年就組織4253名貧困勞動力到江蘇就業並通過加大重點項目、新社區工廠等帶貧益貧企業的吸納力度、適度開發公益性崗位等,多維度擴大就業渠道。通過“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等各類招聘活動定向投送就業崗位,大力推廣“旬陽村級勞務扶貧服務公司”模式,在全市建立1527個村級勞務扶貧公司,將員工招聘、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勞動力派遣等就業服務延伸到村,跟蹤到戶,服務到人,解決轉移就業服務“最後一公里”。截至2019年底,安康市農村勞務收入130億元,這些已成為安康農村勞動力最大的收入來源。

為切實解決移民搬遷群眾和貧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安康市人社部門還在全市推廣以毛絨玩具文創產業為主導,電子、服飾、鞋帽、食品加工為輔助的新社區工廠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截止2019年底,全市新社區工廠(毛絨玩具企業)累計發展587家,就業總人數21307人,吸納貧困人數6879人。

“產業是就業的水源木本,是脫貧的關鍵動力。”在汪小衛看來,為保障貧困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通過積極開發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和“以工代賑”讓貧困勞動力通過勞動獲得收益,擺脫貧困。截至目前,安康市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貧困勞動力13175人。為實現貧困人口老有所養,安康市還積極探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五個不出村,服務零距離”服務模式,通過參保登記、保費補貼、待遇申領、生存認證、權益查詢不出村辦理,極大方便了參保群眾辦事,也有效實現了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目前,安康市有62.64萬貧困人口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