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優品 陳歐的逆境生長

“陳歐去哪了?”在新浪微博,陳歐擁有4200多萬粉絲,發的每條微博都會被關注甚至放大。但這次,當外界對聚美優品私有化的爭論之聲四起,漩渦中的陳歐卻異常低調,打破了他在人們心中的固有印象——那個熱衷創業且樂於發聲的企業家。現在的陳歐,似乎更願意專注業務。

不可否認,陳歐創立了聚美優品,但另一方面,聚美優品並不是他的所有可能。在垂直電商之外,他曾力推母嬰社區寶寶樹,跨界投資共享充電寶街電,甚至謀劃了新的好牌準備擇機打出。

陳歐變了嗎?

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陳歐曾對記者說,“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可能會有一些寂寞。” 那一年,聚美優品陷入低谷,陳歐力排眾議收購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並出任董事長;那一年,業界不看好街電,質疑共享充電寶的商業模式,篤定它無法持續盈利;那一年,陳歐沒有直接反駁,而是不斷加大對街電的投入,據知情人士說,陳歐當時大部分精力都在街電身上。

很多人刻意忽視垂直電商市場的萎靡不振,將聚美優品電商業務的沒落,單純歸咎於陳歐的多元化發展戰略,“不務正業”的標籤被貼到他身上。面對質疑,陳歐選擇了少說話、多做事。他深知,多領域試水只是手段,找到新的、可持續發展的好業務才是最終目的。

於是,陳歐開始加速試水,即便試錯也不怕。斥資3.72億元投資寶寶樹,為聚美優品帶來了超值的資金回報;影視劇投資不僅獲得相應的財務回報,還額外提升了品牌效益。令人不解的是,陳歐大多數投資收益都是超預期的,卻很少因此被認可。對此,陳歐的態度倒很淡然,在街電被屢屢看空時,他說,“街電如果做不起來,就當給大家做公益了。”

逆境生長

不懂陳歐的人,把他的淡然看作沉淪,熟悉他的人都搖頭否認,“他不會輕易認輸。”

事實證明,陳歐選擇的新賽道和堅持開拓新賽道的決策都沒有錯。2018年8月,街電實現了盈利,成功在行業頭部梯隊佔領一席之地,然而,陳歐的創業之路可能註定坎坷,穩打穩紮的街電在2020年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鼠年春節前,新冠肺炎疫情意外來襲,大多數國內民眾被迫進行自我隔離,實體經濟遭受損失,極度依仗線下消費場景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也難逃此劫。不久前,小電CEO唐永波在一封公開信中坦言,疫情對公司業務造成致命打擊,收入驟降至冰點,與此同時,小電還要解決員工工資以及供應鏈和各地辦公租金等多項支出。

面對疫情,街電科技CEO萬里有著同樣的擔憂,但他更想對外釋放的,是街電能夠挺過這一艱難時刻的底氣和決心:“這個世界沒有跨越不了的困難,也沒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新的危機反而帶來了新的跨越發展。”不少網友依然看好共享充電寶,因為5G時代即將來臨,行業繁榮肉眼可見。

聚美優品 陳歐的逆境生長

為給街電等新業務帶去更大的發展空間,以陳歐為代表的買方團於1月12日向聚美優品發起了私有化要約,最新消息顯示,交易雙方於2月中旬達成了最終方案,預計在今年二季度聚美優品將正式辭別美股。有分析人士說,通過私有化,聚美優品將走出既要在資本市場爭取更好的業績表現,又要在業務轉型上投入大量資金的兩難境地。

若把創業比作一次大考,沒人敢保證每次都交上完美的答卷。在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中,不斷成長,不斷提升自我,恐怕才是創業的真正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