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峰——李貌

《兵峰》之李貌,之所以能刨到這部劇也是因為他了。那麼多主角風光卻不想去記住幾個,他們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電視劇裡面本來就應該有的人物,光鮮亮麗,高大偉岸,喜怒哀樂近乎於一樣,看多了就麻木了,扯不完的事,囉嗦不完的白話。劇之所以好呢是因為我在這些老套劇情的邊上還能看到自己欣賞已久的精神,說是兵峰,只有兵而少談峰,當然也有峰,雪峰與山峰,如果沒有李貌,我認為這劇它就廢了,這個劇的意義要減半以上,估計還得改名了,要不然確實不太好看。

既然說兵,那麼就得有個兵的樣子,既然劇為“兵峰”那麼全劇之峰我認為就是這個普通一兵——李貌。我國幅員遼闊,總要有很長的邊境線要人去守護,邊境上個把星期甚至幾個月見不到一個人都是正常的,我一直被一句話感動著“不是什麼歲月靜好,而是有人默默地為你負重前行。”

一個兵,一個兵站,一匹馬,一個堅持,守住寂寞,就守住了一顆純粹的兵心,不做作,不多餘,這就是“兵峰”,這和許三多守營房是一個道理。記得《士兵突擊》李夢的一句話:“光榮在於平淡,艱鉅在於漫長。”多好的一句話啊!許三多一個人守住了一個鋼七連而為“王”,兵王的王。李貌一個人守住了一座兵峰而為巔,巔峰的巔。如果主角們唧唧歪歪白話一大堆堆了二十多集,那也只是要為了點綴這個孤獨的士兵這幾分鐘的獨角戲,就幾分鐘足矣成峰。

兵峰——李貌

在愛與情氾濫於銀幕的時代可能會叫人們造成一種邊關與烽火與我們這一代人無關的假象,縱觀這部描寫邊關邊關生活的電視劇也不能免俗,只有李貌他清新脫俗,由於長期的與世隔絕,他除了軍號與口令以外他連和人打招呼都不會了,但是他懂得一個為兵的道理。沒有這一兵,全劇再多煽情也只能叫人們去把它當做氾濫到庸俗的愛情戲來看,穿著軍裝的愛情戲總是有點多餘或者過火。我自己沒什麼軍營經歷但是在我的印象裡,軍營就是奉獻,就是燃燒青春,軍人就要使命感和榮譽,軍營得紀律嚴明,所以我一隻有種傾向,認為軍戲裡煽情不如激情來得純粹!

無論做什麼我覺得最難得的就是敬業、樂業,幹一行愛一行,守住自己就可得初心。現實生活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邊關也不是常常熱火朝天和花前月下,我們不能活得那麼人見人愛,一如完人(這裡說的是主角)。邊關也是用每一個年年月月月月年年的小日子積累起來,有那麼一群人兢兢業業只為做好普通一兵,他們不善言辭,不懂美人芳心,甚至於做不好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但是他們爬冰臥雪、秣馬厲兵,這就是李貌他作為一個兵的日常。

古語云“君子慎獨”,人最難以忍受的就是孤獨,日復一日,沒邊沒際的孤獨,孤獨最能考驗一個人,特別是那些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朋友的邊防軍人。他們無往而不勝,這中間最叫人難以忍受的就是還要戰勝沒邊沒際的孤獨,看著人來人往他們卻要年年月月,月月年年地釘死在崗位上,始終如一地保持一顆病心。戰勝孤獨唯一的法寶就是一個字——熬,這種生活只有當事人知道,我想在這一點上,不善言辭的李貌是成功的,沒人吹哨他按時出操,沒人下令他自己堅持備戰,這就是另一個許三多,許三多能守得住鋼七連換李貌也能守得住,換許三多去兵站也是一樣的,就是他們的日常,想我們的安寧就是由許許多多的李貌和許三多這樣不焦不躁的士兵守護出來的。

我們或許無緣邊關烽火,但是我們可以從李貌身上看到這就是和平的基石,這就是奉獻,這就是兵心。往往奉獻的人是從來不會把奉獻掛在嘴邊上的。回去再看一遍電視劇《兵峰》再去看一次那個不善言辭,被高原紫外線曬得黑黑的守營人,他或許才是劇主,他才是我們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人,他就是你和我,長得不帥,不懂得浪漫,沒有高深莫測的學識,不懂得巧言令色、見風使舵,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像一顆螺絲釘,也只能做一顆螺絲釘,不求聞達於諸侯或許就已經是一種人生態度了,能被自己感動就足以交代我們這一生為螺絲釘的一生了。

兵峰——李貌

李貌請記住你在最帥氣的時候燃燒過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