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為完整的後彎做準備

聲明:本文純屬個人見解分享,無任何商業性質,若有不足,歡迎指正。

自從前兩天分享了我自己在練習下犬式的心得體驗後,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反饋(點擊“ ”可回顧)。其中,有不少朋友對於文中提到的橋式很感興趣。於是,我重新整理了一遍在哈他初級基礎教培中學習過的5個漸進式橋式練習。

對於從沒有接觸過瑜伽的朋友們,這組練習可以幫助你輕鬆開始你的第一次瑜伽體驗;

對於已經有一段練習經驗的習練者,或許可以幫助你重溫一下橋式的練習,在其中發現新的體驗!

好,我們直接進入正題吧!

橋 式

Steu Bandhasana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在哈他初級基礎教培的12套序列中,有8套序列都安排了橋式的練習,可以看出,橋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練習。

橋式屬於仰臥的後彎練習,同時會鍛鍊到闊背肌、腹直肌、臀大肌、股二頭肌、股四頭肌和腓腸肌。(具體肌肉位置可見上圖)

長期練習橋式,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瘦腿提臀效果,此外,可以很好地開肩,打開胸腔,強健背部肌群,對於提升人的整體形態氣質很有幫助。

橋式作為基礎體式,是為接下來難度更大的後彎體式,如駱駝式、輪式做準備的。

在哈他初級基礎練習中,橋式主要有5個循序漸進的變體練習,其中有2個練習可動可靜,視乎於習練者自身的身體條件自由選擇。

接下來,我會從最最最簡單的橋式開始,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練習啦!

在詳細圖解說明不同程度的橋式之前,先和大家說一下橋式的進入方式和退出方式,因為這是所有橋式練習的進入和退出方式,在下面的圖解中就不再逐一重複說明了。

進入體式:從仰臥山式開始↓↓↓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準備動作:

① 屈雙膝,與肩同寬

② 腳跟剛好與第三根手指相觸

③ 膝蓋不外開也不內扣,正對前方

④ 前腳掌微內扣讓第二根腳趾正對前方

↓↓↓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退出體式:

最後一次呼氣,上背部、中背部、下背部、臀部依次有控制地落回到地面上,回到仰臥山式。


橋式一:雙手舉過頭頂

(可動態、可靜態)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在做好準備動作之後,根據以下指令即可順利進入體式。

指令:

① 雙手伸直舉過頭頂,手臂貼耳,手背貼地

② 吸氣,大腿、臀部發力帶動下背部、中背部、上背部抬離地面

靜態:保持5-7個自然呼吸(見上圖)

動態:呼氣,上背部、中背部、下背部、臀部依次有控制地落回到地面上。

節奏:吸氣抬離地面、呼氣落回地面。

頻次:一呼一吸為一組,連續做5-7組。

↓↓↓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手臂舉過頭頂的好處:

身體得到更充分地舒展,減少雙肩內扣的可能性。

橋式二:雙手在體側

(可動態、可靜態)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同樣地,在做好準備動作之後,根據以下指令即可順利進入體式。

指令:

吸氣,大腿、臀部發力帶動下背部、中背部、上背部抬離地面。

靜態:保持5-7個自然呼吸(見上圖)

動態:呼氣,上背部、中背部、下背部、臀部依次有控制地落回到地面上。

節奏:吸氣抬離地面、呼氣落回地面。

頻次:一呼一吸為一組,連續做5-7組。

↓↓↓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雙手在體側的好處:

更好地啟動手臂力量支撐身體保持穩定,但要注意的是,很多習練者會在進入體式過程中雙肩內扣,一定要有意識地打開雙肩,使肩頭貼地。

溫馨提示:月經期只做動態練習,零基礎的初學者建議從動態練習開始。

橋式三:兩手在體下十指相扣

(靜態保持)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這個橋式的變體是在橋式二的基礎上進行的,上面提到,橋式二中雙手放在體側容易形成肩內扣,那麼,通過雙手在體下十指相扣的方式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可以更充分地讓雙肩外旋打開胸腔。

注意一點的是,雙手要交換相扣。

這是什麼意思呢?瑜伽講究的是一種穩定而舒適的平衡,比如做這個體式,一開始我是先右手拇指在上,左手拇指在下的交握方式,調整好之後,我交換了兩手交握的方式,變成左手拇指在上,右手拇指在下的交握方式,如此一來,不僅能使雙肩得到更加充分的舒展,而且兩手也獲得了平衡。

調整好之後,就在這個體式中保持5-7個自然呼吸。從這個橋式變體開始,接下來介紹的橋式都沒有動態,只有靜態保持。

退出:解開雙手回到體側,再按照橋式的退出方式退出即可。

橋式四:雙手扶髖

(靜態保持)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當你在橋式三里可以獲得舒適的穩定狀態後,可以進一步加深體驗。那就是解開十指交握的雙手,轉而輕扶髖部。

這裡要注意三點:

① 雙手扶髖的方式:大拇指朝內,四指朝外

② 雙手只是輕扶髖,不用用力頂起髖部

③ 主要發力點:腳掌、大腿、臀部、腰、手臂

保持:5-7個自然呼吸

退出:與橋式三的退出方式一樣

橋式五:雙手握腳踝

(靜態保持)

循序漸進的5個橋式,始於動止於靜(附動圖教程)

這是哈他初級基礎最後一個,也是難度最大的一個橋式練習。這個體式最大的難度在於雙肩展開的程度,只有在雙肩足夠外旋,胸腔充分展開時,雙手才可以輕鬆地握住腳踝。

如果前四個橋式還沒做到舒適穩定的朋友,建議無需著急去嘗試這一個橋式。當你練習更多的開肩練習後,回頭再練這一個橋式就會變得輕而易舉了。

以上這五個均屬於哈他初級基礎中提及的橋式練習,不管是哪一個橋式變體,有幾個要點都需要在練習中有意識地去關注:

01 大腿,特別是大腿內側肌肉,從大腿根部開始內旋,收緊上提

原因:

① 保證膝蓋正朝前方。

很多習練者由於沒有啟動大腿力量,在體式保持過程中膝蓋很容易外開或內扣,大腿發力,隨之會帶動小腿、腳掌的力量,使下肢像樹根一樣紮根於地面,保持穩定。

② 使上半身在後彎的保持中體驗更深入

02 手臂壓實地面

原因:使身體保持穩定

如果留心觀察,你會發現,橋式變體最主要體現在手臂的擺放位置上。不管是上舉手臂、還是十指交握、或是雙手扶髖抓腳踝,上手臂都是貼在地面上。

手臂有意識地壓實地面,不僅可以使身體保持穩定,而且也有助於更好地展開雙肩。

03 肩頭外展

原因:使胸腔得到充分地打開

橋式,對於打開胸腔,按摩肺臟器官的益處尤為明顯。只有當肩頭充分外展時,胸腔才能得到舒展,練習才能得到更大的益處。


呼~終於一口氣說完5個橋式練習了,你都學會了嗎?

在一開始,我的橋式做得非常糟糕,大腿使不上勁,雙膝總是晃來晃去,而且還發現兩邊髖高低不平!後來,慢慢地從最最最簡單的動態練習開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大腿肌肉力量和開肩練習,慢慢地轉向靜態,一點點地練習一點點地進步。

瑜伽很快,

快到可以立即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

瑜伽很慢,

慢到只能耐心練習等待變化的發生。

願我們保持耐心,在看似微不足道的點滴努力中聚集無限可能的創造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