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法,讓國慶日的街頭飄滿五星紅旗

國旗法,讓國慶日的街頭飄滿五星紅旗

1988年1月,李玉坤當選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當年6月至8月,他赴美公幹,其間正逢美國國慶節——獨立日,滿街星條旗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國後的10月1日,一家人在縣城逛街,妻子隨口一句話引起他的深思:“今天國慶節,怎麼大家也不掛國旗?”

走遍一條街,沒見到一面五星紅旗。李玉坤連夜撰寫建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儘快制定張掛國旗具體辦法,以加強國家觀念教育。

李玉坤提交的這份《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喚起人們的國家觀念,儘快制定關於五星紅旗升降辦法的建議》,即是國旗法立法緣起。李玉坤坦言,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有所淡化,有必要通過法律的頂層設計來引導人民群眾,激發愛國情懷,強化精神文明建設。

建議寄出後,次年1月李玉坤就收到回覆,全國人大常委會亦認為立法“刻不容緩”:“建議很重要,我國至今還沒有懸掛國旗的法律依據,制定這方面的法規刻不容緩。”1989年11月,國務院法制局牽頭制訂的國旗法草案迅速出臺,並於次年2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旗法,當年國慶節正式施行。

僅歷經兩個國慶節,國旗法就迅速落地。其實這部法律制定過程非常審慎。李玉坤舉了個例子,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主席團頒佈的國旗製法說明,只確定了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五角星為黃色、旗杆套為白色。定性的描述而不是定量標準化,導致長期以來各重要場所懸掛的國旗以及市場上銷售的國旗顏色很不一致,亟需予以統一。

國旗法起草者之一、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孫秀如曾告訴李玉坤,五星紅旗雖然只有紅黃兩色,“但紅到什麼程度,黃是哪種黃色,花了快一年時間才確定”。當時研究所成立了專門小組,選取30多種不同層次紅色的面料製成國旗,發給2000多名群眾廣泛徵求意見,以此確定了“國旗紅”“國旗五星黃”,並用數據固定下來,形成了國旗顏色標準樣品,於1991年12月1日起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