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最近統計局發佈了11月的一些經濟數據:

2019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其中,城市上漲4.2%,農村上漲5.5%;食品價格上漲19.1%,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6.5%,服務價格上漲1.2%。1-11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8%。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4%。其中,城市上漲0.3%,農村上漲0.5%;食品價格上漲1.8%,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上漲0.8%,服務價格下降0.4%。

這些數據到底折射著什麼環境?

看到4.5的時候也讓小編笑了一下,毫不意外。不過明年恐怕會。。。也不會出乎意料!

雖然數據沒什麼出人意料之處,CPI的高漲和PPI的低迷,包括“穩中向好”的定調,大家都很喜聞樂見。

但是數據不能孤立的看,要把它們和一系列政策、決議綜合起來,更能明白的勾勒出當前的經濟大背景。

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9.9%,降幅比1—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

11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193.7萬輛,同比下降4.1% 。

11月11日,深圳調整“豪宅稅”標準,144平米以下住宅不用再繳納豪宅稅。

11月29日,佛山放開限購政策,

12月2日,深圳放開凍結的深汕合作區房產交易。

1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佔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

12月6日,xx治局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0年經濟要“穩字當頭”,特別是要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同時,各大地產航母紛紛創造了銷售額歷史新高: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經濟%%%疲弱的態勢沒有改變,所以地產的剎車只能再鬆一下。

但控制貨幣總量增長速度應該是達成共識的既定z策,畢竟匯率一直在承受貶值壓力。貨幣刺激不足,經濟乏力怎麼辦?靠財政赤字來解決。財政赤字怎麼解決?靠賣D。

地產銷售創新高的背後是房貸總量的進一步增加,房貸是銀行最喜歡的業務,相比於企業貸的高風險,房貸安全性要高得多。

作為最重要的抵押物,房子的價格是非常關鍵的。 一旦抵押物價格下降,銀行就會拍賣抵押物,造成抵押物的進一步下跌,最後銀行破產,產生連鎖反應,一批資產不良率高的銀行會破產,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

我們已經知道,要防止金融性系統風險,所以銀行扎堆破產是不可能的,所以,房價是不可能突然下降的。

可以看到今年地方銀行紛紛扎堆上市,一個是為了融資擴充資本金,再一個就是轉移風險。美國當年化解風險是通過次級貸,把房貸打包後在金融市場出售,我們是通過地方銀行上市——只要維持銀行的股價,就能保證銀行的總資產,房地產爛賬可以慢慢沖銷。

單看CPI指標並無驚喜,畢竟肉價在那兒擺起,食品類權重向來最高,同比上漲4.5%應該是老百姓意料之中的結果。

但是,改開後cpi超20%增長的月份不是沒有,為什麼今年大家對這個指標如此緊張?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碰到了生%%%存的高壓底線。

結合昨天公佈的其他經濟數據,經濟態勢就顯得尤為清晰了。

cpi與ppi背道而馳,也就是說居民收入下滑的同時食品支出卻不得不增加,吃飯問題逐漸成為首要問題,而能夠解決吃飯問題的就業機會依附於實體經濟發展,ppi持續走低,就業機會何處來?沒有機會存糧,這是擔憂之一。

存貸差進一步收緊,11月末本外幣貸款餘額157.56萬億元,同比增長11.9%,而本外幣存款餘額197.55萬億元,同比增長8.2%。絕對指標來看,存貸差僅40萬億元,相當於資產負債率80%,已經突破財務警戒線,再努力努力就資不抵債了。相對指標來看,貸款餘額增速明顯快於存款增速,說明貸款很多是拿來借新還舊、償付利息,並未轉化為居民存款,這樣滾雪球式的貸款趨勢再持續下去,想要存貸差拉開不太可能。不僅沒有機會存糧,還得不斷掏餘糧來付利息、吃飯,餘糧也會越來越少,這是擔憂之二。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我們普通老百姓,保住工作,多少能拉高點存款;儘量不負債,有多少錢辦多大事,不為貸款增加添磚加瓦;少吃肉,多運動,節約本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保重身體陪經濟週期熬日子的同時還可以少為cpi指標做貢獻,這也是一片丹心向紅星。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關注小編啊,為你帶來最新、最快、最有價值的資訊和故事!

如何解讀統計局發佈11月CPI數據同比增長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