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毅: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

摘要: 在本章的最後一講,我們來討論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區塊鏈驅動企業轉型以及法律領域三個主題,作為關於區塊鏈應用的總結。在經歷了過去兩年大起大落的發展週期之後,區塊鏈技術的最不確定性的時期已經故去,技術的突破和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成為了主旋律。在過去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區塊鏈技術存在著應用場景不落地以及對實體經濟轉型變革促進較小等問題,如何實現區塊鏈技術從金融場景到業務場景、從邊緣應用到核心應用、從小幅度改善到大幅度變革的轉換,是區塊鏈技術接下來幾年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

刘志毅: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

我們在之前關於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物聯網、網絡安全等領域的應用過程中,事實上已經探討了區塊鏈技術與實體經濟結合的應用的諸多內容了,因此我們在這裡主要從理念層面來探索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內容,討論包括產業區塊鏈、通證經濟體以及鏈改等相關話題,事實上我們不能單獨的為這樣的產業浪潮創造概念,而是將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行業放在我們之前討論的智能經濟的背景下去討論,也就是如何理解區塊鏈技術在智能經濟浪潮中的作用,未來如何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先來看實體經濟目前存在哪些問題,由於我國經濟正在處於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的關鍵時刻,拉動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正在減弱,尋找經濟增長的新動能迫在眉睫。毫無疑問,發展實體經濟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具體原因說來包括三個方面:

  • (1)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至今,我國實體投資回報率、勞動生產率以及全要素生產率都出現了整體下降的趨勢。根據公開統計數據,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在1999~2007年的平均為55%,而2008年至今則回落至12.7%,其中2015年至今更下降至3.1%,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增長下滑問題。
  • (2) 相當數量的實體經濟質量較差,不少行業已經處於產能過剩的階段,產品質量仍然無法保障,與此同時,大量實體經濟企業技術落後,儘管企業在自主投資和長期研發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多,但是科技成果遲遲無法落地。實體經濟發展的傳統要素優勢減弱,剛性成本熵增,利潤空間減少。簡而言之,實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企業創新和研發動力不足,自主核心技術有限,造成競爭力下降。
  • (3) 實體經濟體制、機制改革亟待深化,政府職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仍然存在,管理服務能力不夠,資源要素價格改革還不到位,要素價格扭曲導致市場信號失真,導致產業分化嚴重以及增長緩慢。新一輪實體經濟發展將更具開放性、連通性、互惠性、競爭性,技術創新對實體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日益顯現,無論是製造業企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還是創新型平臺經濟的發展,都需要先進的技術作支撐。社會經濟“脫虛向實”,線上線下經濟的融合發展,都需要創新技術來打造新模式和新業態。

以上就是實體經濟面臨的現實情況和具體困難,需要得到相應的解決。我們的解決方法就是構建智能經濟,智能經濟的技術基礎就包括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以及區塊鏈技術。這些新技術形成了新的基礎設施,也形成了智能經濟發展的底層操作系統。因此,如果要理解區塊鏈技術對實體經濟的賦能,就要將其放在智能經濟發展的浪潮中看,而不是隻關心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發展。按時間週期來計算我們可以將中國信息技術推動信息經濟發展以及為實體經濟賦能分為三次浪潮:第一次是20世紀80年代以個人電腦、軟件和傳統電信網絡為代表的IT技術浪潮,這輪技術浪潮實現了企業的IT化,讓企業在戰略決策、設計生產、市場營銷等多個環節實現了企業內部信息技術的革新,提升了整體企業的效率,也幫助企業與參與全球貿易的互聯互通;第二次是2000年前後興起的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浪潮,在這一輪技術發展過程中最大的變化在於互聯網成為最重要的媒體交互形態,大量的消費場景在互聯網中爆發。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推動了全球科技公司上市的新浪潮,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幾乎都是科技行業,這一輪浪潮讓人們意識到不僅是企業,而是人類社會已經開始向信息文明邁進;第三次就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智能經濟浪潮,與5G、物聯網、區塊鏈、人工只能、雲計算等技術不斷髮展成熟,技術從消費端影響到了產業端,從科技行業滲透到了傳統行業,正在開啟從萬物互聯到賦能萬物的新時代。

根據很多技術專家的看法,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大型機、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變革,是人類信用進化史上繼血親信用、貴金屬信用、央行紙幣信用之後的第四個里程碑。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區塊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從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概念的1.0時代正在進入超越貨幣和金融範疇的以應用為主的3.0時代,因此區塊鏈技術接下來會深入應用到社會管理、文化娛樂、醫療健康、物聯網等多個實體經濟領域。具體說來,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 第一, 降低實體經濟的運營成本。當前實體經濟面臨高成本、低利潤的實際困難,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明顯不足。企業財務成本管理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但是在實際經營中企業的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佔營收成本過高影響了企業的盈利。區塊鏈技術通過去中心化的模式,可以幫助企業高效處理相應的財務交易信息和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和財務成本。
  • 第二, 提升實體企業的運營效率。區塊鏈技術將促進產業鏈協同效率的提升。產業協同指的是在產業鏈不同環節下通過流程、信息等要素的設置,提高產業鏈的運轉效率。區塊鏈技術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點為不同環節的信息實現即時同步提供了條件,進而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促進產業發展,推動製造業的轉型。
  • 第三, 區塊鏈技術構建商業的信用體系。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營造更加誠信的商業氛圍,構建誠信的產業環境。通過區塊鏈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賬本記錄,可以降低交易方信用信息獲取難度,便捷地查詢到過往信用信息,營造誠信氛圍,進而提高合作機制的構建效率,也可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此外,通過區塊鏈與智能合約的結合,可以有效避免違約行為的發生。當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現象仍然存在,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仍顯不足。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之間存在較為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社會誠信體系尚不完備,金融機構準確獲取實體企業真實經營信息的難度較大。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可信數字化”,進而實現實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融合”,可以有效解決資金脫實入虛的問題。基於區塊鏈系統,數據可以被有效地確權,且數據要被多方驗證並不可篡改,能較為有效地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實現“可信數字化”,從而可以較為準確地把實體經濟的運行實際情況傳輸給金融機構,為金融機構投資、貸款提供大量可靠的基礎信息,降低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風險,促進金融服務更廣泛地服務實體經濟。

正是因為以上的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特點,才推動了區塊鏈技術與真實的產業場景相結合,形成“產業區塊鏈”的新浪潮,接下來我們從產業區塊鏈的角度來討論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要點:

  • (1) 產業區塊鏈的邏輯在於區塊鏈將發揮“提高產業鏈的協同效率”和“為實體經濟降成本”的作用。增進產業協同是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在很多產業,產業鏈協同效率不高,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協助環節的信息化,大幅提升協作效率。區塊鏈可實現多主體同步記賬,很好地滿足了協作環節信息化的根本需求。此外,目前實體經濟成本高、利潤薄,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幫助企業降低這兩部分的成本。基於區塊鏈系統,只要確認系統運行的有效性,第三方就可以瞭解交易雙方賬目的一致性,而且入賬後不能被篡改,進而實現“信任傳遞”。這樣就可以減少很多對賬、審計、檢查等環節的重複數據比對工作,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和管理成本。
  • (2) 區塊鏈的應用已經在供應鏈金融、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管理等領域廣泛落地。未來,區塊鏈技術將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迎來產業區塊鏈廣泛落地“百花齊放”的大時代。區塊鏈將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基石,通過分佈式多節點共識機制,可以完整、不可篡改地記錄價值轉移(交易)的全過程。區塊鏈將大大加快數字資源的確權過程,進而賦予一切數字資源以價值,進而將數字資源轉變為真正的數字資產,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
  • (3) 產業區塊鏈可以和通證經濟(Token Economy)結合。區塊鏈技術將打造平臺經濟的升級版。平臺經濟是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創新模式。平臺的價值來自平臺用戶,特別是越早期的平臺用戶貢獻越大。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把用戶對平臺的貢獻通過Token得到量化反映。Token作為一種技術要素,是區塊鏈技術體系內的一種記賬符號,具有快速流轉、自動結算的作用,可以實現用戶與平臺所有者共享平臺價值的增值。基於區塊鏈的激勵模式推進“分享經濟”升級,這也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新型平臺經濟。

以上就是我們關於產業區塊鏈相關話題的討論,我們可以將區塊鏈技術理解為智能經濟中“網絡”部分的下一個階段的技術趨勢。如果說我們正在以產業互聯網的邏輯去塑造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等新的形態,那麼未來我們將基於區塊鏈技術以價值互聯網的邏輯去塑造未來的實體經濟的發展,為實體經濟在網絡和價值兩個方面進行賦能。

刘志毅: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