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大師誤入盜墓歧途,用羅盤分金定穴,觀山脈星辰定位古墓

遼寧省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1·26”特大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第一批案件作出一審判決。5名被告人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其餘25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15至3年不等,並處罰金。無論是抓捕人數還是追繳文物數量,此案都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之最,堪稱“涉文物第一大案”。

朝陽市位於遼寧西部,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遺存,尤其是當地的紅山文化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被稱為“東方文明的新曙光”。位於朝陽市的牛河梁遺址是出土紅山文化文物的核心區域,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豐富的文物資源讓越來越多文物犯罪分子覬覦。

此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的馮某及其團伙就是主要針對紅山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盜掘。自2013年7月開始,這個犯罪團伙在16個月內瘋狂作案17次。

馮某說:“跟我一起幹的都是打小一起長大的哥們兒,平時大家不在一起,每次都由我組織到一塊兒,時間上也沒有一定的規律。”馮某稱其對紅山文化特別感興趣,平時會購買相關書籍或通過網絡進行學習,所以對紅山文物的價值有一定了解。

據辦案民警介紹,馮某團伙選擇盜掘地點的眼光很“毒”。在從馮某團伙處追繳回的109件文物中,國家一級文物就有19件。

據王紅巖介紹,馮某團伙在作案時會使用一種自制的名叫“扎子”的工具,這種工具性能高於洛陽鏟,專門適合盜掘紅山時期的文物。另外,羅盤儀、高頻大功率對講機、強光手電和高倍數望遠鏡也是他們作案的必備工具,裝備比一般的文保部門科研隊伍還齊全。

朝陽市公安局局長李超告訴記者,馮某團伙成員平時以賭博、收購農副產品、收藏文物等名義四處踩點。“他們會打聽誰家在地裡發現有破碎的陶片,甚至出價購買相關信息以確定進行盜掘的大體方位。”

馮某團伙裡還有一名懂風水的“高手”姚某某,也是被判處無期徒刑的5人之一。此人只需觀察山水的走勢和陰陽,就能把挖掘位置縮小到10平方米左右。

據辦案民警介紹,此案一號人物姚某有著“祖師爺”的綽號,博覽考古等方面書籍,“他在確定古墓葬、遺址位置方面經驗豐富,可以脫離羅盤儀的的輔助,直接根據山脈河流走勢和日月星辰位置,就可以進行大體定位,並擅長分金定穴,能把挖掘位置縮小到10平方米左右。。。。。”

風水大師誤入盜墓歧途,用羅盤分金定穴,觀山脈星辰定位古墓

據此看姚某確實是個風水高手,可惜不務正道,將在牢房中終老此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