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寶寶都是一樣的可可愛愛,讓人忍不住想要親親抱抱舉高高
但是寶寶們還有一個相似點----吃手手
餓了吃手手,不餓吃手手,哭也吃手手,睡覺也吃手手........
這時候的家長就都會產生一些顧慮,寶寶的小手手天天到處抓東西會不會把細菌吃到嘴裡,肚子裡?會不會影響長牙排列?知道寶寶吃手是自然現象,但是一直吃手手家長要不要干預?
1.寶寶吃手的原因
寶寶天生具有“覓食反射”,如果將手撥弄寶寶的臉頰或嘴唇,寶寶會將頭轉享受的位置,這種反射有助於寶寶找到乳頭,是0~4個月寶寶正常的生理反射。
口欲期(0-1歲)
如果寶寶什麼都愛放在嘴裡啃啃,很可能正處於口欲期,他們會通過嘴巴,逐漸探索周圍世界,認識什麼是手、什麼是腳......
口欲期要是刻意去糾正,不僅會破壞他們的安全感,等寶寶稍微大點,可能還會繼續吃手、啃指甲、甚至咬人。
緩解長牙痛(4-10個月)
如果寶寶常流口水,又愛吃手,有時還伴有低熱,這意味著:寶寶的小牙可能要露出尖尖角啦。
寶寶牙齦癢癢、疼痛時,他們就會把手指塞進嘴巴里,來緩解牙齦的不適。
自我安慰
如果寶寶只是一個人待著,或喜歡在臨睡前吃手,大多是寶寶在尋求自我安慰呢。
當他們還不會說話時,喜歡通過吃手來緩解焦慮、飢餓,以及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
Tips:3~4個月的寶寶開始吮吸手指,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家長不要過於擔憂寶寶吃手,應當順其自然,不要強行干預,給寶寶帶來心理負擔。平時注意寶寶小手的衛生,減少細菌的傳播。
2.過度吃手
寶寶2歲前偶爾吃手,可以促進他們智力發展、鍛鍊手眼的協調性、緩解負面情緒,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幫助。
但是如果寶寶過了2歲,還在頻繁吃手且用力過度,這時候爸媽就要適當干預了......
變形、破皮
如果寶寶吃手不是單純的吮吸,而是“啃”,甚至手指被咬到脫皮,長倒刺,起繭子......,這很容易造成感染,家長需要進行溫和的干預。
影響發育
2~4歲的寶寶,過度頻繁吃手,可能會對上下頜骨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影響口腔上壁頜牙齒的排序,還會影響寶寶的臉型和容貌家長需要進行溫和的干預。
3.頻繁吃手,怎麼辦?有麼有代替物?
寶寶頻繁吃手,其實是自我安慰。家長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把經理放在其他事物上,自我安慰的情況就會減少。
- 尋找一個新的安撫物來代替吃手,例如安撫奶嘴,安撫娃娃等。
- 和寶寶一起做親子游戲,分散寶寶吃手的注意力
- 繪本引導,可以通過繪本小故事加強寶寶吃手的引導
爸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給寶寶讀讀繪本,多陪陪他們做做遊戲、跳跳舞......
只有良好的陪伴和關愛,才可以緩解寶寶的焦慮感,也能減少寶寶吃手的頻率哦。
Tips: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寶寶吃手手,會用塗苦味膏、帶防吃手套的方式刻意去戒寶寶吃手,這樣往往並不利於他們的成長,反而有可能導致吃手期的延長。
給他們一點成長的時間,在你們的引領下,帶寶寶平穩自然地過渡這一時期,相信他們一定可以自己戒掉吃手手噠。
閱讀更多 Rainbow豆媽 的文章